前不久,魅族悄然更新了魅族18的訊息。
魅族官網顯示,魅族將在3月1日釋出宣傳短片《這十八年》,3月2日釋出Flyme 9,3月3日正式釋出魅族18系列。
從海報上看,魅族這次採用了雙旗艦戰略,一大一小。小一些的魅族18將搭載高通驍龍870處理器,頂配採用8+256GB儲存組合,背部相機分別是6400萬主攝+1200萬長焦+500萬副攝;
大一些的魅族18 Pro採用,高通驍龍888處理器,配合LPDDR5記憶體和UFS3.1快閃記憶體組合。
另外魅族還公佈了18系列的快充資訊,魅族18 標準版搭載4000mAh電池,支援36W快充。半小時從80%。魅族 18Pro 則支援40w快充。
最後,魅族也相應號召取消了附送充電器。這點上倒是緊跟國際大廠的。
迷失的魅族
魅族可以算是老牌的手機廠商了,作為數碼愛好者。大家大概都聽說過魅族的名諱吧。可能各位用過的前幾部智慧手機中就有魅族。比如魅族M8、M9和魅族MX都是很經典的機型。
我記得當年小米還在賣1999的時候,魅族MX已經賣到了三千元左右。可以說是國內第一批成功進軍高階的手機品牌。
但近些年來,魅族手機的使用者越來越少見。我們拿資料說話,2020年全年魅族手機的市場份額已經跌出了國內前十,份額只有0.1%。已經是妥妥的other品牌。
在過去的十年中魅族線上,線下拼OV。與這三大一線廠商互為對手,但到最後線上線下都一敗塗地。
這些年,小米一直牢牢把控著供應鏈成本,專注於把產品做到質優價廉。從1999見到了如今的4999。OV則深深植根線下市場,在自己的目標使用者中有著非常好的口碑和使用者體驗。穩固了線下市場之後,在透過子品牌滲透到線上和海外市場。
而魅族卻沒有始終堅守的定位,過去幾代產品中一會兒與小米拼價格,一會兒又與OV拼顏值和輕薄。到最後把自己“拼”成了“珠海小廠”。
魅族的小廠病
如今的魅族哪裡出了問題?我收集了下使用者們的意見。
有吐槽系統的:flyme安卓版本過低(兩年前的16T一直停留安卓9),系統bug多,廣告多。友商有的功能遲遲沒有。
有吐槽售後的:售後維修點太少,壞了地方難找還賊難修。
有人說:魅族旗艦機發布的太晚了。比如魅族17系列是去年5月8日才正式釋出的,而同樣搭載驍龍865旗艦晶片,競品小米10去年2月份就釋出了。魅族17整整晚了三個月……
而且魅族每年只發布一款手機,別的品牌幾乎隔一段時間就有新機發布。魅族手機的品牌熱度無法保持。
還有人吐槽魅族手機充電速度慢,相機素質差等等毛病。
為什麼發展較早的魅族,會淪落到處處不如人的地步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珠海小廠”的實力太弱了。這裡的實力包括資金,供應鏈、研發實力和售後。
為什麼每年只發一款手機:因為每款手機從研發、備貨需要幾億元甚至十幾億的資金。沒那麼多資金自然就做不了。
沒法維持大規模團隊的研發,系統更新、相機最佳化、快充技術都無法跟上友商的速度。時間一長自然而然就會落後很多了。
供應鏈話語權不過硬,導致無法拿到旗艦晶片的首發權。各種配件無法得到優先供應,釋出時間自然落後很多……
釋出時間晚了首發價格自然就上不去了,只能參照友商的價格再往下壓一點。利潤自然比紙還薄,只能在系統中放點廣告來彌補。但如此一來使用者體驗下降,銷售量就更不如友商。
以上的種種都是“小廠病”的表現,之前的那些“著名”的二線品牌紛紛倒閉,也都是因為“小廠病”。優勝劣汰是市場法則,遊戲玩到後期難度升級小玩家退場是正常現象。而魅族就是那個還在遊戲裡掙扎的小玩家。
難以重回主流的魅族們
羅永浩曾經說過:“都是一個供應商的貨,你在那裝什麼孫子?”
但事實證明,即便現在的手機配件都來自同一個供應鏈。體驗還真天差地別,如今的大廠對於手機效能的把控都已經做到非常極致。二線廠商在競賽時總會有一兩項功能掉鏈子。
就在今年1月堅果手機宣佈放棄智慧手機業務,背靠著位元組跳動這樣的金主爸爸還是無法立足市場。也證明了羅永浩對智慧手機產業的理解還是“太傻太天真”了。
相比堅果,魅族手機的日子相對好過一些。透過多年品牌經營積累,目前還有0.1%的份額。不要小看這0.1,那也是幾百萬部的市場,足夠魅族苟延殘喘偏安一隅。(值得慶幸的是,魅族去年還盈利了)
不過手機市場的已經“階級固化”,魅族手機如今的體量還不及一線廠商的一個子品牌。想要重回主流基本已經無望。
雖然無法迴歸主流,但相信大家對魅族這個品牌還是有感情的。如果哪一天聽到魅族手機停產的訊息,很多人會跟我一樣冒出“爺青結”的感慨。即使只能做到“小而美”,國內的手機市場還需要魅族手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