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數碼愛好者,也喜歡在眾多平行領域探究摸索,讓生活多一點樂趣。
我和移動電源的故事早在 2011 年我就開始購買移動電源,當時的價格不便宜,不過也買那麼誇張,可以看到 10 年過去了,移動電源進化的只是充電協議,容量體積也沒太大的變化,因為能源科技一直是世界各國都想有新突破的一個領域,扯遠了。其實我個人是比較操心的型別,總是萬事備全,身邊的妹子要去 WC 需要紙可以找我,同行的朋友手機沒電了也可以找我,我一定能從兜裡掏出他們需要的玩意,我就不明白這些人出門都沒有焦慮感嗎?
所以移動電源是我隨身必備的一個東西,因為有這個需求導致我每年都在關注,所以移動電源的產品迭代我都比較清楚,儘管飛毛腿、羽博是比較老的牌子,但是做出來的產品也只是中規中矩,價格也不便宜。直到後來小米生態鏈的紫米品牌的出現,從移動電源做起,出現了許多出色的產品,可以說是當時的移動電源界的第一梯隊,遠甩其他選手,10000 毫安的移動電源支援快充,體積小巧,價格也不貴,後來出現的 4G 隨身路由器也解決了我公司沒有外網的艱難期。
最厲害的是紫米 10 號的出現,65W 的輸出完美配合 Switch,HUB 功能方便辦公,做工出色,儘管價格不便宜,依然是放眼望去沒有一個能打的。
只是我認為紫米 10 號之後就再沒見過出色的移動電源產品了,紫米的步伐似乎也慢下來了,後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廠家入局移動電源領域,技術方案越來越透明化,大量的移動電源產品迭代的比手機還快,20000、30000 毫安的移動電源比比皆是,價格更低,普遍是 18W 快充,偶爾好一點的支援 22.5W,不過體積都不小。我個人認為移動電源並不是一樣的價格就買容量最大的,因為不同品牌的轉化率都不一樣,許多產品便宜是便宜,確實一分錢一分貨,也因此許多人看到低價就忍不住入手,手上幾個全新的移動電源放那吃灰。
我個人還算比較剋制,自紫米 10 號之後一直沒看到合適的產品,去年倍思有一款 18W 的無線充電寶價格不錯,重點是支援蘋果無線充,算上 USB-A 和 USB-C 介面,一次可以同時充電三個裝置,還有支架可以追劇用,體積也不大,所以入手了,用到現在也很不錯。
後來買了 16 款 MacBook Pro,供電94W,有幾次現場辦公,電量不夠,找不到可以充電的地方,還用這小小的 18W 充電寶應急,特別窘迫,於是一直想再升級一款高功率輸出的移動電源。
紫米 20 號從宣傳開始就吸引了我的眼球,感覺紫米終於開竅了,實力確實很強,但是移動電源市場已經很飽和,沒有當初紫米 10 號那麼驚豔,我感覺這個就是我需要的移動電源了。
結果廣告播的太早,一直遲遲不開售,好不容易開售了,我把 16 寸 MacBook Pro 賣了,換上了今年真香的 M1 晶片 MacBook Air,30W 的供電就能滿血,於是也對紫米 20 號沒啥興趣了,覺得 18W 的倍思移動電源暫時都夠用。
直到最近錘子商城開工價出現了一批商品,用券後都是好價,比如這款堅果 DP201 移動電源,20000 毫安,支援 45W 輸出,這款我記得是 2019 年末上的移動電源,當時做工造型協議都不錯,不過售價要 249 元,因此也談不上價效比。今天合理湊單 80 元就能拿下,這還猶豫啥,絕對是目前最香的選擇。
堅果 DP201 開箱包裝是純白色的,白色包裝加上正面紅色介面圖點綴很符合早期錘子的風格,想起之前我那臺白色堅果 R2 也是尾部有紅色的錘子 logo,比較好看。
白色的資料線,白色的移動電源,白色的說明書,比較可惜的是隻有一根 USB-A 資料線,移動電源本身支援 PD,要是有 C-TO-C 資料線就更好了。
這款 USB-A 資料線大約只有 20cm 長,我覺得挺好的,許多人都有多根資料線,但是缺的就是短線,充電時太長不好收納。
而堅果 DP201 配備的這根資料線也有設計亮點,除了兩頭都和主體一樣模擬行李箱的防磨紋路外,USB-A 寬口部分還有一個小的圓形凹槽,非常明顯是為了方便手捏插拔髮力的,這種貼心的設計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錘子的產品有些細節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的。
再來看堅果 DP201 移動電源本體,白色的造型比較耐看,全身都是豎條形模仿行李箱的紋路,握持感很好,也比較防滑防磨,正面還有 smartisan 錘子的 logo。
側面有五顆 LED 指示燈,錘子的設計也是小而美那種,和一般的雜牌做工都不一樣,不亮眼很柔和,其實只有一顆是狀態指示燈,四顆是電量指示燈,不同的充電模式會有不同的狀態顯示。
正面是 USB-C 介面負責輸入輸出,最大支援 45W,三口同時使用時最大 30W。兩個 USB-A 介面負責輸出,規格全部一樣,最大支援 18W 輸出,如果同時使用時,最大支援 15W。一顆功能按鍵,全部居中顯示,充電規格在下方都有標明,後面我會測試下充電協議。
電池尾部有清晰的銘牌資訊,這個非常重要,去機場和地鐵過安檢時可能都需要查驗移動電源,許多人買移動電源時都會問能不能帶上飛機,民航規定移動電源最大不能超過160Wh,小於100Wh是肯定沒問題的,而且每個人可以帶 2 塊,不能託運只能隨身攜帶。這款堅果 DP201 尾部只要看電池能量是 74Wh,可以完全放心了。之前我在看紫米 20 號的時候,電池能量是90.7Wh,其實也是沒問題的,但是看評論許多機場規定不一樣,有時候還要看安檢心情,沒收或退運的案例也有,所以當時也擔憂這一點。
整個移動電源的面積比 iPhone 12 大一點,主要是長度多一點,寬度一樣。
至於厚度應該是我覺得唯一的槽點了,差不多有一個一元硬幣的高度,不過兩萬毫安以上的移動電源全是大塊頭,可能只有紫米 10 號稍微薄一點。
和我手上的倍思 S10 支架板移動電源對比,厚度也是它的兩倍,重量也是它的兩倍,這款堅果 DP201重量為 432g,屬於平均水平。
正面介面對比,區別就是一個 USB-A 和 micro USB 介面,算上倍思 S10 的無線輸出話,其實都是三輸出,S10 多一個 micro USB輸入,儘管有點慢,出差可以充一晚上,同時把移動電源和三個裝置都充滿電。我本來也想堅果 DP201 多一個 micro USB 輸入就好了,不過未來本來就是 USB-C 全面統一化,我個人也討厭 micro USB 介面,該放棄的時候還是要放棄,大家身上攜帶的線越少越好。這兩個移動電源不是同級別產品,只是正好拿在手上對比一下。
堅果 DP201 協議測試首先直接用 USB 檢測儀測試 USB-C 口,支援 PD3.0 45W\BC1.2\DCP 5V 1.5A\QC2.0 5V 9V,三星的 AFC、華為的 FCP SCP 都不支援,協議不算多,但是主流的 PD45W 是大部分人的需求。
再來測試 USB-A 介面,兩個介面協議是一樣的,支援 APPLE 5V 2.4A\BC1.2\DCP 5V 1.5A\QC2.0 5V 9V 12V\QC3.0\三星 AFC 9V 12V\華為 FCP 5V 9V,這下協議就很全了,正好和 USB-C 介面互補。不過華為的 SCP 不支援,還有沒標識的VOOC 閃充和小米自家的協議估計也不支援,手頭沒有裝置就不好測試了。
接下來用裝置實測,USB-C 口連線 iPhone 12,典型的握手 2 次,第二次成功達到 18W 以上,支援 PD 協議快充。
然後是USB-C 介面給 M1 晶片的 MacBook Air 充電,28W 輸出以上,這款筆記本原裝充電頭是 30W,所以說堅果 DP201 是完全符合供電要求的,MacBook Air本身 18 小時的續航加上移動電源,這是之前 16 寸 MacBook Pro 想都不敢想的續航。
而且日常使用中,MacBook Air 還會接 HUB 使用,如果上面接上顯示器,鍵盤,移動儲存裝置等時,本身 30W 的充電頭可能就無法全部供電給 MacBook Air 了,用堅果 DP201 連線 HUB 充電顯示超過 30 W,本身 45W 的上限也能保證供電有餘量輸出。
順便拿出 PSVita 測試了下充電,也能正常使用,只是沒想到功率這麼低,畢竟是10 年的產品了。對了,這款堅果 DP201 也是完全滿足 switch 充電和 TV 模式的,網上有許多人測試過了。
總結堅果 DP201 握在手裡就像板磚一樣,和其他大容量移動電源一樣,畢竟能源科技一直是瓶頸,即使是新能源車大部分也是 18650 電芯組合而成。所以哪怕是 19 年釋出的產品,放在現在也絲毫不過時,設計語言也是一般小廠無法比擬的,換了 M1 版本的 MacBook Air 後,45W 的輸出已經完全覆蓋我所有的使用需求了。不過這麼大的移動電源,只有揹包出差,或者全家旅行時會攜帶,日常使用我還是會拿著 1W 毫安的倍思 S10,減輕負擔。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是,249 元的原價,現在 80 元就能買到,那還有啥缺點存在嗎?妥妥的最香選擇沒有之一。
看著 smartisan 的 logo,這款移動電源釋出時,老羅還在釋出會說相聲,錘子公司也還在,堅果手機也還在,現在皆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