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紅米Redmi K40的釋出,將側邊實體指紋又重新拉回大了家的視野。而在另一邊,Realme GT這一K40的競爭對手,則在強調自己使用的是屏下指紋。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消費者,應該選屏下光學指紋識別還是實體側邊電容式指紋識別?

指紋識別技術的實現思路,大致為:對手指紋路的溝壑資訊進行識別和記錄,將每個人特有的指紋資訊作為鑰匙,從而進行驗證解鎖。現如今,筆記本、手機、智慧門鎖等,應用指紋識別模組的裝置越來越多,指紋識別技術的發展也愈加完善。使用得最多的,當屬我們今天的兩位主角:電容式指紋識別光學指紋識別

這兩種技術的區別主要在於,使用了不同的介質實現對手指溝壑資訊的記錄。

電容式的原理是手指與導體間形成的微隙,構成了一個個簡單的平板電容器。不同的微隙大小對應不同的電容值,記錄不同電容值的相對位置就可以得到指紋資訊了。

而光學指紋識別則是透過光線反射,利用一個短焦鏡頭,在可透光的OLED螢幕下方獲取到指紋的影象,從而記錄和識別指紋資訊。說起來,不較真的話,每個屏下光學指紋識別的手機,都有一顆畫素不太高的屏下攝像頭……

電容式指紋識別使用得比較早,甚至在智慧手機出現之前就已經有過概念機。這部概念機來自西門子公司,甚至還是背部指紋識別的設計,果然時尚是一個輪迴。所以電容式指紋識別的研發歷史更加久遠,再加上是識別電訊號的原因,識別時對手指狀態要求並不高。

光學屏下指紋由品牌OPPO帶入大家視野,一經發布,一時間風頭無兩。科技感滿滿的屏下指紋設計,讓人驚呼這就是未來。也正是這個時期,我深深被屏下指紋的科技感打動。但等到真的用上屏下指紋,才發現,透過光學影象識別的它,對手指表面狀態有很多要求。

溼手解鎖不行,冬天手太乾也很容易識別不成功。此外,觸發的亮光在夜裡很刺眼,強光下可以看見指紋識別模組,還不能隨便貼膜,都是槽點。

尤其是冬天那段時間,按好幾次都解鎖不能,實在是勸退,讓我直想重回實體指紋的懷抱。好在冬天過去了。

可惜實體指紋的冬天還沒有過去。前置指紋識別也還行,大家還記得背部指紋識別在審美上如此炸裂的設計是如何大行其道的嗎?全面屏的普及。

全面屏的普及是不可逆的,所以側邊指紋出現了。但事實上,早期的側邊指紋模組是一個凹槽,和背部指紋一樣,對手機一體性和美觀都有一定的影響。而且有些設計不合理的側邊指紋,甚至有割手感。

好在Redmi K40帶來了新思路:加厚加高識別模組,讓它在視覺上與傳統電源鍵無異。這可能是目前最好的側邊指紋識別外形設計,視覺上和傳統電源鍵區別不大,對手機美感破壞不大,觸控手感上也和傳統電源鍵差不多,使用體驗無縫切換。

強烈呼籲智慧手機廠商普及這項設計。

(上:舊式側邊 下:K40新設計)

怎麼選?我的回答是,除非從未嘗試過光學屏下指紋帶來的科技體驗,選K40這種新式的側邊指紋就對了。電容式指紋識別普遍有著超越光學屏下的識別準確率和識別速度,如今在美觀度上也有了改善,我認為沒有太多理由放棄這項選擇。

拓展:在實體電容式指紋、光學屏下指紋之外,還有其他技術路線。分別是小米8透明探索版首發的壓感螢幕指紋和三星一直在用、魅族也將要用的超聲波指紋識別。壓感螢幕指紋已經很少看到了,超聲波指紋識別的識別速度也在逐年上升,溼手可用也是一大亮點。可以期待一下魅族新機的表現。

你的手機是哪種指紋識別方案,體驗如何?

9
最新評論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iPhone13mini渲染圖:螢幕四周倒圓角劉海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