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很多人的愛好,熱愛音樂的人都知道有個進階的玩法,叫Hi-Fi,這是個行內行外都覺得很懸的東西。
Hi-Fi,是英文High-Fidelity的縮寫,直譯“高保真”,其定義是:與原來的聲音高度相似的重放聲音。
記得有篇帖子是這麼說的:“耳機沒資格談HIFI”
意思就是要想玩HIFI只有玩音響。”
What! 還有這種說法?
不過,很多音響發燒友確實是不屑於玩耳機的,你想啊,音響一響,澎湃之感排山倒海不絕於耳,戴著耳機怎能體會這氣勢這聲場?
難道
音響的聲場就一定比耳機的好嗎?
其實很多人明白,耳機和音響是沒法比較的,因為耳機雖為便攜而生的,之所以有人拿來和音響相比,是因為有些大耳搭臺機組建一套完整的HIFI系統也是啥音樂都能聽。
然後肯定有人會說,
音響的功率要比耳機大得多,
難不成弱一點的音響在聲場和動態上也比不過耳機?
說到這,我想說關於聲場,很多人的認知應該是有誤會的。
雖說音響的功率較大,分貝也比較大,有人就覺得這就是大聲場,甚至還會覺得聲場再大大不過廣場舞大媽用的音響。
簡單來說,隨便一個稍微入點門的桌面音箱只要擺位合理,都能明顯感覺到聲場。耳機要感受那樣的聲場,拼的是腦放。
但玩音箱不像玩耳機,音箱系統對空間的要求很高,家裡得有足夠的空間擺放。
什麼意思呢?
得有個大房子,最好還能有一間單獨的聽音室。家裡空間緊張的可能就此打住了,要是有地方能擺,那又得開始琢磨玩什麼箱子的問題了。
所以在聲場上,
音響只是更容易獲得空間感,
耳機卻更容易獲得聲場定位。
不過,雖然耳機沒有音響那麼容易獲得空間感,但也不代表它不會有科學的空間感,你也可以理解為更復合真實現場的意境。
因為,動圈耳機其實就是一隻小型的動圈揚聲器,相當於超迷你的音響,它的聲音會更為自然,更有樂感,但無論哪一種,只要搭配合適,調節到位都可以在有限的聲場裡獲得更好的定位。
如此看來,咱也不能贊成說玩音響的玩的就是HIFI,玩耳機就體會不到HIFI的真諦。
再想想當年MP3,那是成了多少80、90後的永恆記憶,只要有人喜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