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米K40系列釋出前,盧偉冰就表示今年晶片很缺,所以搭載驍龍888和驍龍870晶片的手機,能現貨的沒幾款。說到最缺芯的手機廠商,那肯定是華為,受制裁影響,新一代的5nm麒麟9000晶片無法生產,導致去年10月底上市的Mate40系列,上市4個多月了都要限售。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機難求的Mate40 Pro,也終於不再難買了。
華為Mate40 Pro不再難買在華為商城和京東這兩大線上平臺,Mate40 Pro部分版本已處於可下單狀態,而不是此前的“無貨”和“售罄”。
可以看出來,Mate40 Pro的熱度已消退,使用者沒有非買這款手機不可的理由。
Mate40 Pro限售是因為缺乏晶片,而華為庫存的麒麟9000晶片,也比想象中的可能要多很多。根據之前的資料,Mate40 Pro的啟用量已超過451萬臺,如果麒麟9000真的只有800-1000萬左右的存貨,那後續機型也不用釋出了,基本上買不到。
論轉賣的賺錢效應,Mate40 Pro也遠不及2月22日釋出的摺疊屏新機Mate X2,這款手機售價高達18000元,第三方商家標出的價格,都達到了數千元甚至萬元。
Mate X2的上市只是一方面的原因,Mate40 Pro面臨最大的壓力,來自友商新機扎堆釋出,以及P50系列即將官宣。
買新不買舊:新機扎堆上市,P50系列即將釋出任何時候,使用者買手機都是“買新不買舊”,除非是預算真的太低,無法承受新款的價格。畢竟新款相比舊款,硬體的升級可不是一丁半點。iPhone11賣得比iPhone12還好,還是因為後者價格太高,而不是iPhone11真的有這麼香。
小米在去年年底就釋出了首款驍龍888手機小米11,隨後國內各大手機廠商紛紛跟進,iQOO 7、vivo X60 Pro+等機型一一上市,魅族也剛推出了魅族18系列。
更重要的是,3月已至,按照發布節奏,P50系列有望在本月釋出。就算延期1個月,4月底左右也肯定會登場。
P50系列有望採用中置單打孔屏,幹掉了Mate40 Pro上難看的雙打孔,顏值更加出色。而且拍照實力會進一步提升,P系列向來比Mate系列便宜一些,預計P50 Pro在價格上也會比Mate40 Pro更加實惠,價效比更高。既然P50 Pro都要來了,還搶什麼Mate40 Pro?
Mate40 Pro不再受寵的另一個原因,在於配置上有塊短板,不巧的是,這個短板,正是友商在集體發力的方向。
Mate40 Pro的短板—螢幕作為一款售價達到6499元起的旗艦機,Mate40 Pro在晶片、拍照、續航方面的表現都能稱得上是無可挑剔。唯獨有一個短板—螢幕。
Mate40 Pro搭載的是1080P解析度、90Hz重新整理率的螢幕,小米11、魅族18系列等機型已經將螢幕升級為2K解析度+120Hz重新整理率,即將釋出的小米11 Pro、一加9系列等機型,也肯定是標配2K解析度+120Hz重新整理率,甚至可能會採用三星S21 Ultra同款的LTPO自適應重新整理率面板。
在眾廠商的助推下,現在使用者對於手機螢幕的要求越來越高,Mate40 Pro的螢幕素質,真的是連1999元起的紅米K40都打不過。
但對於喜歡華為旗艦機的使用者來說,或許能接受這個缺點,能買到這樣一款搭載麒麟9000晶片的手機,已經不錯了,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