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商品名稱

小白DIY裝機入門指南

適用人群

愛折騰的裝機小白

商品功效

價效比高,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不良反應

配件極多,安裝繁雜,費時費力

注意事項

明確自己的需求

DIY主機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所以第一步你必須要明確自己的需求。

是做設計,還是玩遊戲,或者只是普通辦公?

如果是普羅大眾,一般只要選擇較為中庸的配置,遵循木桶效應,兼顧生產力與遊戲娛樂即可。

明確自己的預算

有錢任性選大品牌,聽從B站那些大UP的建議可能是最優的選擇。

有動手能力當然是自購配件DIY,不僅價效比高,而且自己動手,吃喝不愁。

明確自己的DIY能力

DIY裝機是一個費時費力的過程,但也是一個其樂無窮的過程。

從CPU、顯示卡、主機板、機箱、記憶體、硬碟、固態、散熱、電源...這些硬體的搭配和組裝還真是挺磨人的。

如果你確定自己的動手能力還OK,那麼恭喜你,你將開啟一場探索與發現的奇妙之旅。

適用人群

CPU

先感嘆一句:CPU真是人造物的巔峰啊!

當你想要配置一臺主機的時候,首先要選定好的便是CPU。

CPU相當於人的大腦,起到運算的作用,是決定電腦執行速度的主要部件。

CPU的引數包括:頻率、核心、執行緒、快取大小、架構、製程、功耗、介面等等。

打個簡單的比方:

CPU就好比是一個工廠,核心是生產車間,執行緒是提高生產車間(核心)的使用效率,架構是工廠的佈局設計,製程和功耗是工人的體型和飯量,頻率是工人的生產效率,而快取則是工廠裡的小貨車,專門用來運輸和寄存原材料(資料)。

總結:核心代號>核心/執行緒>頻率>快取>製程>其它

目前CPU主要是兩大陣營:英特爾和AMD。

產品定位:

英特爾:i3<i5<i7<i9

AMD:R3<R5<R7<R9

關於效能,可以參見下面的CPU天梯圖。

一般而言呢,同樣定位的前提下:AMD的綜合性能勝出,英特爾的遊戲效能勝出,但是AMD 的價格卻又低了一點。

所以,AMD YES!

但是,如果你只是一個純粹的遊戲玩家,那還是比較建議購買英特爾的CPU,然後再配上老黃的顯示卡,這可能真的是目前最穩妥的打遊戲解決方案。

主機板

選完CPU,接下來就是主機板了。一般在選擇CPU的時候系統都會自動匹配相對於的主機板型號的。

主機板和CPU一樣,也需要區分英特爾和AMD系列,兩家可是不能互搭的喔。

主機板的引數包括:主晶片組、供電、各類插槽、各類介面、主機板大小

定位分別是:

英特爾:X/Z/B/H系列

X:最高等級,定位發燒級,一般搭配的CPU也十分高,例如X299主機板,價格自然是高不可攀的。

Z:定位高階級別,普通民用級裡檔次最高的,能夠支援超頻,例如Z490主機板,一般最佳搭配是英特爾處理器型號後面帶K(支援超頻)字尾的處理器。

B:定位中端主流級別,價效比最高,不支援超頻,例如B360主機板,一般酷睿不帶K的處理器都是上B系列主機板。

H:定位低端入門級,便宜一些,同樣不支援超頻,例如H310主機板,一般建議搭配英特爾賽揚、奔騰級別的處理器。

AMD為:X/B/A系列

X:高階系列,支援超頻,例如X570主機板,一般搭配銳龍R7 3700X之類的處理器。

B:定位中端主流級別,支援超頻,例如B550主機板,一般搭配銳龍R5 3600、R7 3700之類的處理器。

A:定位入門級,不支援超頻,適合偏入門的處理器,例如A320主機板,一般搭配速龍入門級處理器。

使用者需求一般都是:介面夠不夠、插槽夠不夠、大小根據機箱大小選,超頻玩家當然是首選高階啦~

顯示卡

不得不承認:顯示卡是超越CPU的存在,我說的是價格。

GPU也分為兩大陣營:英偉達和AMD。

GPU的引數包括:流處理器(核心)、視訊記憶體、頻率以及功率、架構製程、其它技術支援、長度、介面等。

關於效能,可以參見下面的顯示卡天梯圖。

使用者需求大概有兩類:軟體和遊戲。然後呢,不同的軟體或遊戲需要的硬體也不一樣。

或者可以這麼說:A卡是一個會玩遊戲的畫家,N卡則是一個會畫畫的職業選手。

所以:

有錢喜歡or打遊戲,選英偉達高階。

影片剪輯 or 繪圖,選AMD,價效比擺在那兒。

不過,最近老黃推出的30系顯示卡價效比是真的香啊,就看蘇媽這邊怎麼接招了?

記憶體

購買記憶體時,如果注重效能要注重記憶體的顆粒和記憶體的大小,現在一般遊戲主機16G記憶體就已經足夠了,如果工作需要可以選擇更大的記憶體。

目前記憶體主要購買DDR4,頻率主要2666、3200、3600三種,價效比最高的是3200MHZ。

記憶體的顆粒廠商主要是三星鎂光海力士三家,選口碑比較好的大品牌就行。

在這裡必須強烈推薦一下國產高階記憶體,比如光威,穩定很好!價格便宜!非超頻使用者省錢必選!

最後再提一嘴,選購記憶體時請務必注意主機板的相容性。

硬碟

現在市面上的硬碟主要分為三種:傳統的機械硬碟、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M.2介面的固態硬碟。這三種硬碟的效能是依次大幅提升,價格當然也是水漲船高,但是體積和重量卻是依次大幅減少的。

硬碟的引數包括:速度、容量、協議、介面型別、轉速(HDD)、快取、主控等等。

可以自主生產記憶體顆粒的廠商有:

英特爾

三星

鎂光

海力士

東芝

閃迪

長江儲存(2020)

不能自主生產記憶體顆粒的廠商,但是用的是以上廠商生產合格顆粒的品牌有:

建興

浦科特

建議購買時選擇可以自主生產記憶體顆粒的廠商產品。

目前市面上還有很多“白片”“黑片”的固態硬碟,建議還是要選原片,不要被賣家騙了,沒有價效比,更別覺得高性價比。

電源

電源是整個電腦的能源核心,電源的供應穩定性將直接影響著所有配件的穩定。

所以,選購一個好的電源是必不可少的。

電源必須滿足兩個核心條件:穩定和足夠的功率。

個人建議在不含顯示卡的情況下,以300W起算,再加顯示卡TDP,再加盈餘量。

當然了,要提醒一下:並不是電源越大就越耗電的,電源的功耗是與電腦的執行需求成正比的。

如果你是一個長期玩遊戲全高畫質,顯示卡高負載的遊戲玩家,電源當然是越大越好,這樣還可以減少發熱和噪音,豈不爽歪歪?

機箱

機箱分類那可就多了,有簡潔實用的,也有狂拽酷炫的,其實能用就行,鞋盒都OK的。看個人喜好和需求吧。

機箱主要考慮三點就成。

1. 散熱,需要優秀風道設計,支援水冷和風冷的尺寸

2. 共振,一般建議鋼板,電源下置

3. 外觀及光汙染和介面方便性

最後注意一下機箱的大小和厚度,你是喜歡霸氣的龐然大物還是喜歡精緻的小巧玲瓏呢?

機箱的常見尺寸:

E-ATX>ATX>M-ATX>ITX

一般的機箱詳情頁最後都會給出一個引數配置表,你可以看它的主機板支援項,如果上面寫著支援某某板型的話,就可以放心選擇了。

CPU散熱器

通常情況下,CPU盒裝都有自帶風扇散熱器,但是散熱效能一般,無法應對一些超頻需求。

目前給CPU降溫主要就只有兩個方案:

水冷散熱

風冷散熱

水冷散熱器相對於風冷散熱器的優點在於體積小,不影響機箱內部風道,加上RGB燈非常好看,而且熱量大部分在機箱外進行交換,極大降低機箱的溫度(顯示卡成為主要發熱源),可以選擇輕盈美觀的小型機箱。水冷還分為軟管和硬管,後者比較適合極客玩家,價格自然也非常昂貴。

簡單分為入門級、主流級和發燒級。

入門級散熱主要是4熱管風冷和120水冷。

主流級散熱主要是6熱管風冷和240水冷。

發燒級散熱主要包括8熱管風冷和280冷排、360冷排的水冷。

這個要看整個機箱和配置的需要而定。

至此,整個主機裡所有的硬體基本都敲定了,少數有特殊需求的還可以增加其它硬體。比如:

RGB 燈光帶、手辦等等...

最後再提一下與DIY主機手足相關的顯示器。

一個好的DIY主機當然離不開一臺優秀的顯示器。

顯示器一般分為家用顯示器、專業顯示器和電競顯示器。

顯示器的引數包括:尺寸、解析度、面板材質、亮度與對比度、色域、色差、色深、重新整理率、響應時長和介面等等。

詳細的介紹可以參考之前寫過的《顯示器入門指南》

商品好評

哇喔~原來機箱還能是異形

哇喔~原來記憶體條還能發光

哇喔~原來排線也能發光

哇喔~原來風扇還能聯動發光

哇喔~原來水冷真是一個神奇的東西

哇喔~原來DIY主機可以搞得這麼酷

商品差評

配主機,只看圖拉丁和顯示卡吧就可以了。

比如自己隨便寫一個配置,然後截圖發帖,配文:我這應該是1萬預算中價效比最高的配置了吧?

當天晚上再挑一個最高贊,就按他的清單配,準沒錯兒~

畢竟,釣魚要釣在刀刃上!

10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德生PL990收音機與LA400環形天線,堪稱“最佳拍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