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滑鼠“打洞”,是對傳統的一種顛覆,它被一些人嗤之以鼻,卻是另一些人眼裡理所當然,雖然羅技雷蛇敬而遠之,但賽睿似乎沒什麼包袱。這款AEROX 3,正是將頗有好評的RIVAL 3進行了“打洞”改造,延續TM CORE引擎輕至57g的同時儘量做了相應的內部防護,好像“仁至義盡”,那麼售價449元能否憑實力在洞洞鼠領域立足?拆解部分也是一個客觀的參考。

掀開AEROX 3的四塊圓形腳貼,再卸4顆螺絲即可分離滑鼠上下蓋,結構比RIVAL 3簡潔,上下蓋都是鏤空設計,沒有排線牽連二者,電子部分全在下蓋,按鍵則全在上蓋。

這是個一體式的上蓋(側蓋、尾蓋),簡化組裝的同時可適當減輕重量,AEROX 3透過圓角方形鏤空來實現大範圍減重,所以模具並沒有採用GPW、毒蝰終極和A960那種超薄殼體設計,另外,為了保證握感,側面沒有打孔。

從這裡可以清晰看到,左、右鍵的力臂是無連線的,也就是說它是個100%完全分體式的按鍵設計,他們和DPI鍵的力臂透過螺絲鎖死在上蓋內側。鑑於AEROX 3並無主動預壓的按鍵設計(主動預壓設計可查詢羅技張力系統、達爾優KBS),這樣獨立的結構更有利於組裝時人為調校左右鍵,確保出貨時的按壓一致性和避免空行程。

按鍵柱依然是寬十字型的ABS裸面,沒有墊片,耐磨性還是會差一些,面對高強度玩家、大力型操作會消耗的更快,而可能出現空行程。

上蓋很容易完全分離,殼體細節處理一般,但整個殼體的減重思路非常明確。再看看它的電子電路和用料情況。

主機板採用賽睿一貫的黑色板,但沒有RIVAL 3那樣的豪華金邊,整塊板的元器件主要採用SMT工藝,看起來簡潔許多,也更容易做防水塗層。繼續對TRUEMOVE CORE引擎加裝了“棺材蓋”,因為SENSOR是8DIP封裝,在這裡更可防止液體、灰塵從滑鼠鏤空上蓋落入。

左右鍵把定製的60M壽命的微動換成了80M的TTC金微動,並且自帶防塵特性,用在這裡很合理,並且是顏值和壽命雙雙升級。編碼器則改為TTC白芯,手感和ALPS接近,但滾動聲音稍微大了一些。

滾輪採用三幅鏤空結構,配合約0.6mm的PCB板一起能減掉一些重量。

側鍵採用非常見微動,沒有獨立的PCB板,L腳焊接在主機板上,因此做了支架加固。

TRUEMOVE CORE引擎在RIVAL3上取得了成功,在這裡也繼續使用,引數8500DPI、300IPS和35G,能力不算很高,但在過去RIVAL 3測試上,測試精準度還是不錯的。

MCU為合泰32位ARM處理器F52341,整個核心配置與RIVAL3基本保持不變,板子因為外殼模具結構變化而重新LAYOUT,還因為整個PCB版做了防水塗層,IC看起來和PCBA表面油光黑黑的。

PCB背面很簡潔,有5顆LED燈為AEROX 3提供尾部U型RGB燈帶,基本滿足燈控玩家。

雖然底蓋是鏤空的,但這個馬蹄U形的霧化導光件的存在,並與下蓋進行疊加,可以阻絕灰塵從底部侵入,使用了一段時間,一些灰塵會殘留在導光件的外側,滑鼠底部和一般滑鼠的防護性基本一樣。

底蓋結構和RIVAL 3相似,但因為產品市場定位改變,模具也是新開的,並做了中文字標示方便區分和組裝。

從拆解來看,AEROX 3是個針對性非常強的產品,它延續了RIVAL 3的經典握感,同時搭上輕量化的快車,以滿足追求極致操控的電競玩家。這個結果下,必然犧牲了一些顏值和防護性,但賽睿也做出了相應的防護補救,作為洞洞滑鼠的後來者,以及賽睿對滑鼠多年的沉澱經驗,AEROX 3比市面上不少洞洞滑鼠考慮更全面,整體用料也沒什麼問題,至於精準度/LOD/DPI的測試,我們後續在《GWT報告篇》在為大家介紹。

10
最新評論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盧偉冰誠意滿滿!驍龍888僅2799元,還買啥小米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