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華為Mate 40系列已經上市四個多月了,根據銷量以及使用者反饋可以看出,該系列的風評可是兩個極點,網上更是很多人直言,還是放棄入手Mate 40系列吧!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1.Mate 40系列缺貨嚴重,“我”已經失去耐心了過去一整年,5G手機成為了市場主導,所有手機廠商都將研發重心放在5G手機上。就連千元機市場也開始湧現5G產品(畢竟天璣晶片的採購成本並不高),加上手機市場風雲變幻,大家不再去買4G手機,廠商必須透過5G手機來打通市場通路。
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從5G手機初期就一直是行業風向標著稱的華為,卻在新品上栽了跟頭。
因為受疫情影響,國內大部分代加工廠只好宣佈停業,其中包括給華為手機加工元器件的LG、京東方、臺灣大立光等。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由於美國再三限制華為,臺積電方面也無法為其正常供給麒麟晶片。
在這種背景下,Mate 40系列的產能受到了嚴重影響,面對這種供不應求的情況,對於那些早早就預定卻依舊沒拿到貨的客戶來說,這種苦苦等待的煎熬,還不如下手其它安卓旗艦,畢竟現在的驍龍888旗艦可是完全不輸麒麟9000的一把好手!
2.我只是想買個手機,怎麼比買房子還難?儘管Mate 40系列受晶片缺貨影響較大,但這仍阻擋不了粉絲的熱情。2020年10月23日0時,華為Mate 40系列開啟線上線下全渠道開售通道,但從實際情況看,搶到的人非常少。
本來還好,但二手平臺上但這種怪象就讓我這位朋友難以接受了,因為在Mate 40系列正式發售後的第二天,卻在各種二手交易平臺上出現不少轉賣預售購買名額的賣家,就是要一個所謂的“補位費”,300元左右,看到這些可把我朋友氣的憋屈!
而後,又私聊了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粉絲,他表示:“為了搶到Mate 40系列,我甚至託關係找華為公司員工購買“優購碼”,這樣才能直接剁手Mate 40。”
更加離譜的是,在Mate 40系列發售不久後就有網友爆料:“不少人在官網搶到貨之後,加價1000賣給黃牛,黃牛繼續加價,再兜售給一些線下店。”總而言之一句話:華為Mate系列溢價率高,市場亂象層出不窮,消費者無法第一時間拿到貨源,自然而然又消磨了不少使用者的購買慾望!
3.既然搶不到貨,乾脆買蘋果還有一部分網友表示:除了選擇華為,我們還可以選擇蘋果。iPhone 12是小而美的藝術品,更何況還有5G和軟體優勢,出於對系統的熱愛,自己心甘情願“往裡跳”。
個人觀點:蘋果一年就釋出那麼幾款機型,不會像華為一樣走機海戰術,同時這種經營模式不會被“缺貨”和龐雜的產品鏈影響。也正是在這種優勢下,iPhone 12才能在主流市場中脫穎而出。
總結:大多數人不是因為不喜歡華為Mate 40系列,也不是對iPhone 12情有獨鍾,只不過在現在這個節骨眼上,當你著急換手機時,可供選擇的給力產品本就不多,買一款華為手機還要預約或者加價。
既然有這工夫,倒不如先買一款iPhone 12嚐嚐鮮。這樣看來,Mate 40系列無奈被消費者放棄,便也是在情在理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