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是靠“線下渠道+群星代言+廣告”發家的,產品聚焦中低端,在高階市場遲遲未能開啟局面。過去幾年裡,OPPO也做過努力和嘗試,試圖在國內高階市場分得一杯羹,但效果並不理想。不過,OPPO並未因此退卻,反而加大了攻勢,最新發布的OPPO Find X3系列,售價直奔7000元,似乎要跟蘋果等高階品牌搶地盤。當然,這也引發了爭議——OPPO手機能撐起這個價嗎?
OPPO Find X3系列
OPPO能否分食高階市場蛋糕?
高階是建立在核心能力之上的,沒有捷徑可走。國內的8848鈦金手機,曾憑藉王石代言,以及鋪天蓋地的電視廣告,勉強支撐了一段時間,但其本質是圈錢,所以註定不可能長久。正真的高階手機不需要群星代言,也不需要廣告轟炸,蘋果沒有這樣做,三星沒有這樣做,華為也沒有這樣做。過多依賴明星和廣告,是不自信的表現。
市場研究機構IDC的資料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市場售價600美元以上的智慧手機(高階機),華為與蘋果佔比之和達88.1%,具有壟斷優勢,小米排名第三,份額為4.0%,OPPO列第四,份額佔比為2.6%。這也可以看出,OPPO在國內高階市場影響力不足,甚至與小米有一定距離。
IDC資料
或許有人會說,現在華為遭打壓,空留的市場對OPPO是一個機會。但高階市場不同,即便華為的份額降下來,很多手機廠商也難以分到一杯羹。人們對高階手機品牌的認知,就是那麼幾家,從全球來看,蘋果、三星在高階市場的優勢明顯,國內主要是蘋果、華為,三星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在中國高階市場有了起色。
去年第四季度,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銷量大增,似乎就能說明問題。IDC的資料顯示,2020年Q4,蘋果在中國市場售出1670萬部手機,同比增長34.7%,遠超過市場預期。憑此,蘋果該季度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上升至19.3%。
IDC資料
很長時間裡,一些國產手機推出高階手機(準確說是“高價手機”),就會有網友說,“價格這麼高,我買某某某不香嗎?”這並非他們崇洋媚外,而是消費者劃定了清晰的品牌範疇,一個市場一個只有1到2個高階品牌。就像奢侈品一樣,每個領域,奢侈品品牌就那麼多。
高階旗艦僅靠配置還不夠
回到OPPO身上,剛釋出的Find X3系列,它能在高階市場立足嗎?除了配置,似乎缺乏足夠的亮點。來看看OPPO Find X3 Pro,其搭載驍龍888處理器,支援65W超級閃充、30W無線閃充。在拍照方面,採用5000萬畫素雙主攝,搭配兩顆與索尼聯合開發的感測器IMX766,此外還有60倍顯微鏡等。
初一看,硬體配置似乎還不錯,但也僅限於此。OPPO Find X3系列的這些配置,小米等手機廠商也能實現,甚至可做到更好。屬於供應商的能力,只要花錢就能買到。OPPO Find X3系列最高售價高達6999元,直奔7000元,沒有核心競爭力,僅靠配置是難以支撐的。至於60倍顯微鏡,則有點噱頭的味道了。
姜文代言
另外,軟實力是見功底的地方。對OPPO來說,如果軟實力上不來,即便是同樣的配置,效能也要打一個折扣。
高階建立在核心能力之上
高階旗艦產品必須有自己的殺手鐧(核心技術),靠配置堆疊和講故事,是無法打動消費者的。比如蘋果12系列,你會發現,它的配置(畫素、電池容量、快充)不如一些國產手機,但蘋果有自己的作業系統、晶片,在設計上卓爾不凡,有自己完整的生態,能打造出具有完整體驗的產品,具備了高階品牌的一切要素。
蘋果CEO庫克
三星也有自己的核心能力,其擁有全球最出色的顯示屏,這是智慧手機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另外,三星是產業鏈條最完整的手機廠商,這也讓其具備一定的差異化能力。因此,它的高階旗艦機在全球市場擁有一定影響力。
再來看看華為,如果不受打壓,其智慧手機的核心競爭力是很強的。華為是5G領導者,麒麟晶片在效能與能耗上實現了很好的平衡,再加上華為在基礎通訊領域的積澱,讓華為高階旗艦手機贏得了廣泛認同。
OPPO要想在高階市場立足,必須拿出自己的殺手鐧。或許有人說,OPPO有快充,但在今天,快充已經普及,沒有多大差異化優勢了。而且,對於快充,也存在一定爭議。個別廠商盲目為快而快的快充,對手機電池損害較大,影響電池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