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春節,中場休息。
這恐怕是包括華為、小米、vivo和OPPO等在內的絕大多數智慧手機廠商,在2021年2月的新品釋出策略。
由於2月(11日至17日)幾乎有半個月以上都處於“過節”狀態,所以廠商也並沒有太多的新機發布。
當然,這種“中場休息”,也是蓄勢待發的一種表現。
於是就有了春節剛一結束,就迎來一波新機發布的熱潮,搶抓二月的“尾巴”,卡位三月的春天。
而旗艦機也一反常態,除了競爭4000元檔位、3000元檔外,甚至2000檔位竟也成了旗艦機爭奪的“領地”。
2021年2月底,紅米成為率先競爭2000價位的旗艦機,同樣也被網友調侃為新一代旗艦機守門員。
那麼,對於已經結束的1月和2月,在智慧手機新品釋出方面,都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地方?
盤點一:二月廠商新機發布數量“觸底”,僅紅米一家釋出新品
2020年2月,包括三星、小米、vivo和realme等在內的四家廠商共計釋出6款產品,所有手機均為新款旗艦機,釋出時間集中在2月中旬及2月底。
因為2020年的“春節”在一月,廠商旗艦基本沒有在春節前做安排,年後旗艦釋出節奏明顯加快。釋出方式上,小米與三星均採用比較流行的中杯、大杯的機型釋出方式。
反觀2021年2月,僅小米一家手機廠商進行了手機發布,也就是紅米K40系列,釋出機型分為小杯,中杯大杯三款。而釋出時間位於2021年2月底。
這一點與2019年的走勢基本一致。
如果說2020年釋出節奏提前的話,這次新機發布速度更是提升了一個檔次,在去年年後(春節後)釋出的旗艦機在今年年前(春節前)全都發布了,導致2月進入了一個釋出會的“空檔期”。
同樣,後面的旗艦機也被迫加快節奏,早早預告了3月的旗艦新品。
不過,趕在2月底釋出的紅米旗艦機“不講武德”,把驍龍888處理器的旗艦機價格壓到了3000元以下。給其他廠商新品釋出埋下“絆腳石”。
有趣的是,雖然紅米K40系列新品旗艦機價格壓到了3000元以下,但是後續廠商的釋出價格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像魅族和紅魔遊戲手機價格依然還是處於4000元檔位,不知道是後兩者太過自信,還是對紅米品牌太過“不屑”。
需要注意到是,3000元檔位也成為類似realme等一些新起之秀的爭奪“領地”。
盤點二:紅米外觀風格大變,“居中打孔”設計逐漸開始流行
除去在手機設計以外,今年包裝的改變也引來了不小的熱議,先是蘋果取消附贈充電頭的行動一出,後續就有小米與三星在自家旗艦機身上做嘗試。
小米還好,給使用者兩種方案進行選擇,而三星可能是對自家產品過於自信緣故,直接只提供“環保”版的包裝。
不過,蘋果取消充電器的方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更有可能是變相引導使用者嘗試新的Mage Safe磁吸充電,這一改變與當年取消耳機接口出售AirPods如出一轍,取消掉耳機介面催生了各個廠商無線耳機的推出。
殊途同歸的是,小米和三星已經很早就一直在手機上裝有無線充電這個功能,說明小米與三星也開始有想法擴大無線充電這一方案。
手機外觀方面,螢幕設計與去年基本相同,打孔設計依然流行,在一月與二月釋出的手機中所有手機都採用了打孔屏設計。
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與2月釋出的手機中所有手機重新整理率都是120Hz高重新整理率,當前高重新整理率基本成為2000元及2000元以上檔位手機的“標配”。
在上一年由於大部分遊戲還沒有推出90幀甚至更高幀的模式,依然會有廠商沒有使用高重新整理率,而現在高刷基本就是一項基本引數了,同樣120Hz也基本成為起步版高刷,有些遊戲手機會比較激進採用更高重新整理率,不過對於後續的最佳化來說,120Hz才是當前主流方案,更高的有點多此一舉的感覺。
背面設計上,手機基本依然採用玻璃後蓋,不過素皮也開始逐漸流行。
一月在小米以及vivo上都開始採用素皮版本。同樣素皮定位也是更高階的旗艦。相機上廠商基本都採用矩形模組設計,在攝像頭的放置位置上可能會稍有不同,攝像頭數量也以三攝為主,1月2月釋出的手機中採用3攝方案的手機共7款,採用四攝方案的手機3款。
盤點三:驍龍870當千元機賣,888當中端機賣,聯發科開始陷入被動
往年驍龍新款處理器在最初發布都會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畢竟剛釋出的處理器都會出現數量不夠分配的局面,價格再便宜也不會低於3000元,更何況在5G時代來臨,高階處理器手機價格更應該向上漲。
而今年卻一反常態,先是驍龍870處理器手機價格定在2000元檔,接著又是不到3000元驍龍888處理器手機的釋出,這樣的價格無疑讓聯發科也陷入被動局面。
曾經聯發科可以靠著價效比來佔領1000元檔以及2000元檔的手機,而現在似乎又要面臨找不到可以合作廠商的局面了。
在1月與2月釋出的手機中,採用驍龍處理器的手機共9款,採用聯發科處理器的手機僅一款,驍龍處理器基本成為每家廠商優先選擇的處理器。
電池方面,由於手機重量的關係,電池容量在5G時代基本都維持在了一個比較固定的區間,1月與2月釋出的手機中電池容量大於4500mAh的手機共6款,小於4500mAh的手機共4款。同樣在重量上大於200g的手機共四款。可以看出基本4500mAh手機重量都能保持在200g以內。
充電方面,手機充電功率大於30w的手機共6款,大部分手機充電都可以達到50-60w,基本不到半個小時即可充滿,同樣在除去三星和聯想外,最小的功率也達到33w,在當前快充也成為手機的標配,日後手機功率估計30w只能成為起步充電功率。
整體來看,已經結束的2021年2月,各大智慧手機廠商都處於“蓄勢待發”階段,而已經過半的3月,則明顯看出各大廠商奮力表演的一幕,新品手機發布之密集,讓人感覺5G手機市場熱度已經達到“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