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看過這個畫面,一部5G手機執行著一個網速測試連線成功的瞬間速度直接拉滿,指標死死的壓在錶盤的最大值。5G為什麼能有這麼快的速度?它比4G先進在哪裡?它憑什麼是新一代的移動通訊技術?
要說清楚這些問題,我們需要一點水的幫助。為什麼要來幫忙呢?大家都知道,無論是1G,3G還是5G,無線通訊靠的是電磁波,但是通訊用的電磁波人眼是看不見的,而水波就可以被輕鬆的觀察到。所以這個影片開頭先透過水波給大家講講無線通訊的基本原理。
要說明白這個只需要三個道具,一個可以擺動的方片裝做手機,一個海洋球裝作基站,一個充氣泳池裝水。
他們的通訊過程是這樣的,壓動海洋球也就是我們的基站產生水波,波把資訊傳遞給方片,那這個波是如何攜帶資訊的呢?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我們壓它時用力一點水波就會比較大,就可以推起來方片;而我們壓它時小心一點,水波就會比較小,就推不起來方片。如果我把推起來當作1推不起來當作0,那麼我們就獲得了一個非常低效的無線通訊系統。
比如我想發一個字母Y給手機,查表發現Y的ASCII碼是01011001,那我們只需要製造小大小大大小小大的水波就可以了。那麼問題來了,在這種機制下,如果讓資料傳輸的速度更快呢?很簡單,你發波發的快點不就可以了嗎?這就是5G速度快最重要的原因。
我們每秒發波一次,那我們的頻率就是1HZ.4G的最大單載波頻寬是20M,也就是20乘10的六次方HZ。現在商用的5G頻譜頻寬可有100MHZ,行動通訊發展最明顯的趨勢就是頻譜不斷變寬,2G使頻譜只有200kHZ只能滿足語音和文字的傳遞,3G時頻譜擴大到了5MHZ,讓移動網際網路成為可能,4G 20MHZ就可以流暢播放影片。而5G就可以支援AR等更需要網速的應用落地了。
但是為了安放更大的頻段訊號本身的頻率也會變高,這就帶來了一些問題,大家都知道電磁波的波長乘以頻率等於光速,而光速是一個定值,頻率變高了,波長就得變短,而波長變短的話,路徑損耗會變大,訊號的繞射能力也會降低,基站的覆蓋面積就會變小。
那有什麼辦法能改善5G的覆蓋呢?很簡單,再建一個基站就可以了。5G時代除了很大的宏基站來保證訊號的覆蓋,還有很多微型基站來補充宏基站的盲區,但是光建基站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下個技術就很重要了,也就是波束賦形。
還是在水裡,現在這種模式下水波是全方位擴散出去的,但是使用者只是一個點而已,這就意味著很大的資源都被浪費掉了,有沒有什麼辦法把資訊定向的傳送給使用者呢?還真有,根據高中物理,如果我們在一個波旁邊放一個一樣的波,那麼這兩個波波峰相遇的地方會傳得更遠,而波峰和波谷相遇的地方會抵消掉。
而當天線足夠多時,我們就可以定向的傳送電磁波給使用者,不只是單純的把它全方向擴散出去。這麼做覆蓋距離就更遠,訊號強度也更強。透過大規模天線還可以形成多個波束,同時服務多個使用者,大大提升效率。
除了這些,5G還可能實現一個叫全雙工的技術。什麼叫全雙工呢?
這裡我們來兩個錐形瓶舉例,這兩個瓶子,一個代表終端,一個代表基站,裡面的水代表資料。終端可以收到基站的資訊,也可以將資訊發往基站,但是它並不能同時同頻發出並接收資訊,因為在同一頻段裡會有嚴重的干擾。
所謂全雙工,就是上傳和下載可以同時同頻進行。那麼可以打電話不就是全雙工嗎?是這樣,現有的雙工技術有兩種,一種叫時分雙工,就是把時間分開,在這種模式中上傳和下載是在不同的時隙中進行,只是這個時間分割得太短,感覺不出來而已。還有一種叫頻分雙工,在這種模式下,把已有的頻寬分開,分別用於上傳和下載。這兩種一種犧牲了時間的利用率,這種犧牲了頻譜的利用率,而在5G下就有可能實現真正的同時同頻全雙工。這些就是5G高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