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糖電飯煲”宣傳要有尺度,不能模糊功能
最近,被譽為“減肥利器”“降糖神器”的低糖電飯煲在電商平臺頗受歡迎,銷售成績十分亮眼。該產品廣告聲稱,此類電飯煲可透過“溶、離、燜”三步或依靠人工智慧技術,將米飯中所含澱粉全部或部分分離出去,使其含糖量降低約50%,進而蒸出所謂的低糖飯。此外,該產品廣告中還稱,此類電飯煲能提升米飯中鎂、鋅、鉀、鈣等元素的含量,甚至可以給米飯增加一種名為“高抗性澱粉”的物質。
或許,我們可以相信這種電飯煲降低米飯中含糖量的功能,能夠對糖尿病患者或預防糖尿病產生一定作用。但是,降低米飯中的含糖量,並不一定代表可以降低人體中的血糖,這是兩個概念,不能混淆起來。否則,會影響糖尿病的預防,特別是糖尿病患者的治療。
我們説,積極探索更有利於人類提高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質量的方法,開發有利於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產品,不僅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也是每個企業、每個公民的責任。企業能夠順從形勢需要,不斷創新,不斷研究新技術,努力開發新產品,特別是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產品,是值得讚賞的。但是,這不等於說可以誇大產品的功能,盲目擴大產品的內涵。如果這樣,就違反了廣告法等相關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低糖電飯煲到底能不能降低米飯中的含糖量,到底能降低多少糖分,在降低糖分、分離澱粉的同時,有沒有降低米飯的質量,使米飯中其他人體需要的元素也被過濾了、分離了,所謂提升米飯中鎂、鋅、鈣等元素的含量,有沒有科學依據,特別是可以增加“高抗性澱粉”的功能,到底能否像廣告中所說的那樣“神奇”,到底對消費者能夠帶來多大的好處,還是應當由權威部門用資料說話,用實際效果說話,而不是企業自說自畫。而資料和效果,則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檢測,才能得出科學結論,僅僅憑一次或幾次的資料結果,是沒有說服力的,也是缺乏科學依據的。否則,會導致消費者盲目使用,留下風險隱患。
事實也是,如果企業商品宣傳中的功能,沒有在低糖電飯煲中體現,那些患有糖尿病或者血糖偏高者按照企業廣告宣傳的去購買了低糖電飯煲,卻並沒有這方面的功能,那麼,就會導致這些消費者延誤治療的時機,對身體帶來傷害。在這樣的情況下,虛假廣告、誇大宣傳就會產生不良後果。縱然能夠降低米飯中的含糖量,是否就一定能夠降低人體中的血糖呢?顯然,這是兩個並不相同的概念,如果混淆在一起,同樣對預防和治療糖尿病會帶來不利影響,會讓那些不太懂醫療常識的消費者受到廣告宣傳的不利影響和誤導。
廣東省消委會在對低糖電飯煲的功能進行檢測時,承認低糖電飯煲對降低米飯中的含糖量有一定效果。但是,也提醒廣大消費者,該產品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米飯中的含糖量,但這與降低人體血糖完全是兩個概念。如果有相關產品以降血糖為賣點,消費者就要特別小心。如果產品宣稱的降糖率過高,或是以與實際降糖效果核心指標關係不大的降低澱粉率做宣傳,消費者也需謹慎,應科學看待低糖電飯煲的功能效果,必須清楚食用低糖飯不能作為降血糖的主要方式,特別是不能替代藥物。
這就意味著,低糖電飯煲只是透過過濾功能,降低了米飯中的含糖量,但與降低人體中的血糖是沒有太大關係的。業內專家也認為,這種過濾方式,在降低米飯中血糖的同時,一些對人體有益的元素也被過濾掉了。如果這樣,豈不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這畢竟不是治病,而是防病。防病應當統籌兼顧,而不是益害同存。
我們希望看到的是,無論是企業還是商家,都要實事求是地進行宣傳,不要誇大產品的功能,不要隨便延長產品的功能效果,避免對消費者產生誤導。誤導消費者,最終受傷的還是企業。因為,消費者可以用腳投票,可以將企業踢出市場。類似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被消費者踢出市場的企業也不在少數。誠信,才是企業最根本的出路。低糖電飯煲,對預防糖尿病有一定作用,但決不能誇大,更不能編造依據,要給消費者公平、公開、透明選擇商品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