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1年,幾乎所有家電廠商的新品釋出會上,宣傳重點不外乎“MiniLED”。隨著TCL、創維、LG、小米、康佳、三星、長虹、海信、飛利浦等廠商陸續公佈自家MiniLED電視產品,MiniLED呈現一片大熱之勢。此外,蘋果、京東方、華碩、群創、友達等巨頭也紛紛推出MiniLED顯示器或車載顯示等終端產品,帶動MiniLED高速增長。誠然,MiniLED雖好,市場前景也很廣闊,但MiniLED若要真正實現大規模應用落地,技術和成本的關鍵,離不開整個產業鏈的通力合作。這其中,MiniLED產業鏈的裝置廠商,在推動MiniLED技術開發、工藝簡化及提升效率良率上起著關鍵的作用。MiniLED裝置廠商鉚足幹勁點測分選等封測裝置廠商作為能夠最佳化製程控制良率、提高效率與降低成本的關鍵,在MiniLED產業鏈中的地位將會日益凸顯。作為蘋果MiniLED點測分選裝置供應商,惠特科技計劃投資逾12億人民幣建廠搶佔商機;並於今年2月份正式啟動MiniLED檢測代工業務。惠特預計今年MiniLED檢測代工裝置機臺規模將建置1000臺。作為較早進入MiniLED領域的國產品牌,華騰半導體在分光、編帶的細分領域一直保持非常高的佔比。目前,華騰半導體Mini四合一裝置已經開始出貨,客戶包括國內的幾家龍頭顯示封裝企業。當前,各家封裝企業仍在嘗試不同的封裝工藝,如Chip、Top和COB等,華騰半導體始終與各工藝的代表企業保持合作,在產品研發階段為客戶提供裝置方案支援,在新的工藝上形成了自己的裝置解決方案。由於MiniLED尺寸比傳統LED晶片的尺寸更小,所以對原有的裝置技術在轉移速度、放置精度、以及生產良率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所有相關裝置中,巨量轉移裝置尤為關鍵。來自新加坡的半導體封裝裝置廠商K&S攜手Rohinni聯合推出MiniLED轉移裝置PIXALUX,此裝置是第一臺真正實現MiniLED巨量轉移的裝置。目前,K&S與ROHINNI共同研發的巨量轉移技術已被證實能滿足更高產量的需求。除此以外,K&S還透過收購美國科技公司Uniqarta的智慧財產權及其專利組合,加強和擴充套件了K&S的整個Mini/Micro LED技術產品組合。除了K&S,ASM太平洋也擁有獨特的巨量轉移接合技術,推出全自動巨量焊接產線 Ocean Line,提供的精準排序、轉移與接合方案,最佳化MiniLED製程效率及操作過程。此外,ASM太平洋還推出AD420固晶裝置,全面覆蓋封裝解決方案。值得一提的是,ASM太平洋聯手希達電子,在2020年共同打造了基於Mini COB封裝技術的智慧生產工廠,新增MiniLED產能7000KK/年。MiniLED裝置關鍵技術難點眾所周知,速度、精度和良率涉及到MiniLED產品最終的價格競爭力,是MiniLED裝置廠商致力於提升的技術指標。MiniLED顯示屏畫素數量巨大,畫素顆粒十分微小,巨量轉移的效率和良率成為限制MiniLED顯示規模化應用的最大瓶頸。K&S專注於巨量轉移相關裝置領域,認為MiniLED直顯產品生產過程中,巨量轉移速度依然是瓶頸,需要進一步提高精度和良品率,才能凸顯巨量轉移的成本優勢。目前,K&S的PIXALUX裝置現已量產成熟,能夠處理大約125μm左右的晶片。相較於過去的傳統單顆拾放技術,K&S的裝置將轉移速度提升了3到5倍,實現10到15μm的精準度,達到一小時180000的轉移數量,並且轉移良率非常高。未來隨著巨量轉移技術的進一步突破,MiniLED的生產成本將進一步降低,MiniLED商用程序有望加速。由於MiniLED屬於微尺寸顯示範疇,封裝工藝難度也有所增加,對點測分選裝置的精度和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得益於測試技術的突破和換向測試功能的最佳化,目前,華騰半導體MiniLED分光機的執行速度已突破18K/h,是2019年的三倍,精度和良率依然維持在一個非常高的水準,亮度測試偏差低於3%,波長小於0.3nm。然而,華騰半導體認為,儘管MiniLED分光機在執行速度上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分光、測試編帶裝置的速度和精度是最需要突破的難題,同時也是決定顯示封裝產品效能和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