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模式與睡眠質量有沒有關係?究竟是尋求心理安慰還是真的有用?這確實是一個非常難了解到的答案。不過就在近日楊百翰大學心理學的兩位教授Chad Jensen 和 Cincinnati就針對手機的夜間模式進行了測試。
這兩位教授與兒童醫療中心的研究人員,研究了三種使用手機後的睡眠結果。分別是睡前開啟夜間模式、睡前不開啟夜間模式與睡前不玩手機。在測試了167位青年的睡眠質量後發現,實際上晚上玩手機時開啟夜間模式,並不會與我們的睡眠質量有太大的關係,因為三組測試結果的差異非常非常小。
當然了,此次測試也是有前提的。據悉,這167為青年的年齡都在18到24歲,並且在測試階段,每個人必須保證每天有著8個小時的充足睡眠時間,從而讓測試人員的腕部感測器收集到最準確的睡眠質量資訊。
此外教授還表示,不僅僅是手機的夜間模式,雖然很多訊息表明螢幕有害藍光會讓人更難以入睡,但實際上這一結論更傾向於我們的認知與心理作用,說白了就是心理作用,並沒有在實際層面對我們造成物理傷害。那麼對於此事,大家又是怎麼看的呢?
最新評論
熱門排行
- OPPO Reno 8 pro:再次愛上你的智能手機
- 全新形態多終端、全場景融合互聯 魅族正式官宣FlymeAuto車機系統
- 顯示卡近期持續降價,6K預算裝機的玩家看這裡
- 目前這三款12+256GB值得買,大內存才夠用,最低千元起
- AirPods Pro 2 對比 AirPods Pro:有什麼區別?
- 正面與蘋果對抗,華為Mate 50新機遭遇網友嘲諷,沒有5G純屬無奈
- 蘋果:首家使用臺積電的3納米工藝芯片,英特爾AMD高通隨後跟進
- 12G+512G才兩千出頭,1億像素+5000mAh巨能量電池,摩托羅拉很香
- 3499元格力雲錦掛機怎麼樣?你屬於哪個階層?
- 摩托羅拉 razr 2022 評測:它是否比 Galaxy Z Flip4 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