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如果想要入手一款音質、降噪、舒適度同時兼顧的耳機,華為 FreeBuds 4 就是目前最佳選擇。

想要入手一款支援主動降噪功能的真無線耳機,其實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在電商平臺鍵入關鍵字,你能搜尋到各種各樣來自不同品牌的相關產品。但如果將目標範圍限定為半入耳式耳機,可選擇項卻少的可憐。

由於其天生隔音效果就不如入耳式耳機,想要將降噪能力做到足夠令人滿意的水準,無論技術難度還是成本投入都要高很多,怎麼看都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所以儘管大家都知道半入耳式耳機的綜合佩戴體驗更有優勢,廠商們依舊不願意在它的基礎上去做主動降噪。

早在 2019 年的時候,華為便釋出了全球首款支援主動降噪功能的半入耳真無線耳機 FreeBuds 3,之後的兩年時間裡,雖然也有少數廠商推出過類似產品,不過綜合表現上,其依舊屬於最值得入手的一個。現在終於有了更好的選擇,它便是華為 FreeBuds 4,這代產品在延續半入耳設計的同時,進一步強調了「舒適降噪」體驗。

戴著舒服,拿著方便

如果以關注點優先順序前後順序來給真無線降噪耳機進行投票,大多數人排出來的結果應該是降噪能力、音質、佩戴舒適性,或者音質、降噪能力、佩戴舒適性。

之前,我也是「大多數人」中的一員,直到去年長時間佩戴入耳耳機感覺耳道不適之後,我才發現,佩戴舒適性或許才應該是決定你是否下單最重要的那個因素。

這就像平時大家買鞋子一樣,無論它多好看,又或者有著怎樣強大的緩震能力,假如穿起來擠腳,可能最終也難逃吃灰的下場。

華為 FreeBuds 4 無線耳機很大的一個優點就是佩戴舒服。由於採用了半入耳設計,它能很大程度上緩解由於出汗對耳朵造成的不適感,尤其是在氣溫較高的夏季使用,整體體驗要比頭戴式耳機以及入耳式耳機好很多。另外,其也從硬體層面上直接解決了入耳式耳機普遍存在的沉悶感問題。

這次華為對耳機重量做了進一步控制。雖然為了支援主動降噪,在耳機內部塞進了更多電子元器件,但單個耳機也只有 4.1 克,長時間佩戴時,耳朵會輕鬆不少。

比較麻煩的地方在於,半入耳式耳機沒辦法像入耳式耳機一樣,後期可以透過更換耳套來提高對不同耳型的適應性,想要將佩戴舒適性做到足夠令人滿意的水準,只能在人體工學設計上下功夫。

從官方那裡我們瞭解到,為了讓耳機儘可能符合大多數人的佩戴舒適性要求,華為不僅採集了上萬個不同體徵真實使用者的 3D 耳膜資料,並且對耳機與人耳的 8 大區域受力做了分析,才最終敲定了現在華為 FreeBuds 4 無線耳機用到的這版方案。

就我個人的實際體驗而言,華為 FreeBuds 4 無線耳機在佩戴穩定性和舒適度之間取了一個平衡點。日常使用時,耳機不會對耳朵造成明顯擠壓感,而在跑步等動態場景下,你也無需擔心它會輕易脫落。當然,每個人的耳型不同,佩戴感多少還是會有差異,入手前建議先到線下店體驗下。

耳機充電盒依舊採用了大家比較熟悉的圓形設計,厚度為 21.2 毫米,38 克重。對比上代來看,它的充電艙體積減少了 6.3%,同時輕了 20.8%(官方資料)。小巧的個頭加之扁平的整體形態,外出時無論放在包裡還是裝在口袋裡,都挺方便。

還有一個比較細節的地方在於,我們手裡這臺冰霜銀配色版本華為 FreeBuds 4 無線耳機的充電盒沒有選擇亮面,而是改用了噴砂處理,很好解決了之前比較容易出現劃痕的問題,同時抗指紋能力也要來得更好一些。對了,它還提供「陶瓷白」配色,以及女孩子應該會很喜歡的「蜜語紅」配色。

更「細緻」的降噪,和極佳的音質表現

下面來說下可能大家更感興趣的降噪和音質表現。通常來講,入耳式降噪耳機的降噪系統由主動降噪和被動降噪兩部分組合而成,但正如文章開頭我們提到的那樣,由於半入耳式耳機自身密閉效果相對差一些,相當於其天生就缺失了一部分被動降噪能力。

此外,半入耳式耳機的佩戴方式對於降噪演算法也帶來了很大麻煩。客觀來說,即便產品設計之初儘可能多地進行耳型資料取樣,最好的結果,也只是讓耳機儘可能滿足更大比例使用者對於佩戴穩定性,以及舒適度的要求。

相對穩定的佩戴情況下,相當於減少了耳機所處環境變數,可能只需要一套降噪演算法就夠了。但如果耳機在進行降噪工作時位置發生了偏移,繼續沿用固定演算法顯然沒辦法達到預想中的降噪效果。

回到華為 FreeBuds 4 無線耳機。它的降噪原理和其它很多支援主動降噪功能的真無線耳機一樣,依舊是由耳機生成降噪聲波來抵消外界噪音,但實現路徑比較特別。具體來講,華為在這款產品上用到了「半開放主動降噪 2.0 技術」,其中比較重要的是「雙麥克風混合降噪技術」,耳機內外各設定有一枚麥克風。

耳內麥克風用來拾取耳內殘餘噪音,巧妙之處在於,華為在其相鄰位置增加了一個幫助麥克風更好拾取耳內噪音的拾音導管結構,以此來獲得更高的拾音精度。

總的來說,雙麥克風混合降噪技術的核心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噪音拾取精度,讓耳機做出正確判斷,繼而達到更出色的主動降噪效果。

另外,針對半入耳耳機容易因為位置偏移導致演算法不準的問題,華為也給出瞭解決辦法。華為 FreeBuds 4 無線耳機採用了華為自研的 AEM 人耳自適應降噪技術,開啟降噪功能後,耳機會自動根據佩戴者的耳型和佩戴條件,在預先設定好的多套降噪引數中挑選出最優解。

就實際降噪效果而言,華為 FreeBuds 4 無線耳機對低頻噪音的過濾效果還是不錯的,也能很好地保留下人聲、廣播等關鍵高頻資訊。不過受限於半入耳的產品結構,它比較適合辦公室等非強噪音環境使用。如果你對降噪能力有嚴苛要求,入耳式耳機華為 FreeBuds Pro 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音質部分,華為 FreeBuds 4 無線耳機用的是 14.3mm 超大直徑動圈式揚聲器結構,這在同類產品中還是比較少見的。另外,它的振膜材質也很特別,選擇了剛性相對更高的 LCP 液晶複合振膜,使得其頻響範圍來到了 40kHz 這樣一個非常出色的水準。擁有大尺寸動圈的同時,華為也為這款產品帶來了全新的「低頻增強引擎」。

瞭解華為 FreeBuds 3 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為了讓耳機具備更好的低音表現,華為用到了低頻管聲學結構,到了華為 FreeBuds 4 無線耳機這裡,其低音管體積更大,後主板和低頻管組成的獨立聲腔密閉性和振動壓強也都有所提升。

以聽《Faded》這首歌為例,華為 FreeBuds 4 無線耳機能夠很好展現 10-30 秒之間女聲嗓音的空靈感,而在伴奏逐漸由弱轉強的過程中,人聲和不同樂器所發出聲音也沒有出現混在一起的情況,層次感非常強。總的來說,這款耳機的三頻表現是比較均衡的,不過更讓我印象深刻的可能還是低頻部分,雖然個頭不大,但量很足。

延時和連線性也有改進

和很多同類產品一樣,華為 FreeBuds 4 無線耳機同樣支援全場景裝置雙連線,你可以在智慧生活 APP 中自主選擇需要優先連線的裝置。延時性較上代也有降低,配合搭載 EMUI 系統的華為手機為 150ms。

儘管大家都在提全場景戰略,但在跨裝置連線這件事情上,至少目前華為依舊是國產廠商中做得最好的一個。耳機和手機之間的開蓋即連功能大家都很熟悉,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這次華為將 PC 也納入到了支援的裝置中,你可以很方便地將它和華為 MateBook 16 進行連線。

操控性方面沒啥可說的,通話狀態下,輕點兩下耳機可以接聽/結束通話來電,長按拒接;非通話狀態時,輕點兩下耳機可以控制音樂播放或暫停,長按則可開啟或關閉降噪模式,滑動則可以控制耳機音量大小,也支援個性化設定。使用過程中我們發現,由於它的耳柄相對較長,手勢操控起來會比較方便。

可以錄製 Vlog 的半入耳主動降噪耳機

華為 FreeBuds 4 無線耳機還有一項 Vlogger 應該會很喜歡的能力。在高靈敏度麥克風的支援下,其支援使用者錄製 48 kHz 取樣率的高保真聲音。並且,你還可以在智慧生活 app 中自主選擇清晰人聲或者真實現場模式,以獲得更好的錄製效果。有了它,外出遊玩時就不必帶那麼多專業裝置了。

除了以上我們提到的這些,華為 FreeBus 4 無線耳機依舊保留有無線充電功能,平時不使用的時候,隨手放在無線充電板上就能很方便地為其充電。

華為 FreeBuds 4 是一款優點很明確的耳機,其有著優於大多數入耳式耳機的佩戴舒適度,同時具備常規半入耳耳機無法提供的安靜聆聽體驗。另外,上佳的音質表現和音訊錄製能力,也讓它在面對不同使用場景時,都能應付自如。

不過,華為 FreeBuds 4 並非「降噪特長生」。就像文章前邊我們提到的那樣,如果你只看重降噪效果,它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希望入手一款各方面能力都不錯的真無線耳機,比之更出色的同類產品確實少之又少,999 元的售價也比較容易接受。

12
最新評論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從降噪說起,為何華為FreeBuds 4是半入耳主動降噪的新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