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還記得給家人初次換智慧手機的時候嗎?筆者依然記憶猶新,智慧手機買回來後可以說是非常排斥它的,因為“太麻煩了”!操作都要比之前麻煩很多,年紀大了搞不清楚……不得不說智慧時代的發展確實給了人們很大程度上的便利,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也給部分老人帶來了不便。

根據國家統計局分析的資料顯示,從2000年開始我們國家就已經開始步入了老齡化社會,且速度正在逐漸的加快,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重大達到了7%,2005年65歲及以上人口突破1億人,超過了多數發達國家總人口,2010年,60歲及以上的人口數量達到了1.78億,佔據了總人口的13.3%,隨著高齡人口的不斷增加,部分老年人對於網際網路和智慧產品依舊比較陌生,甚至有些老年人不願意使用這些科技產品,“介面繁瑣”、“步驟記不清”、“文字太小”等等,這些都是使用難題,尤其是在後疫情時代,很多的管控措施(如:健康碼)都是透過智慧手機來完成的,各地的老人可能因為不會使用智慧手機、不會掃碼而被各種公共區域拒之門外,還有些地方竟然僅支援手機支付給現金還不收的情況,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為此,央行也發文稱:“禁止任何拒收或者排斥現金支付的行為!”

國家政策還圍繞著“解決老年人運用智慧技術困難”展開了相關的專項行動,工信部鼓勵智慧裝置推出“長輩模式”方案。在此之後,很多的科技產品都紛紛推出了“長輩模式”,大屏智慧裝置自然也不例外。

我們再來說說電視好了,主要的受眾群體就是中老年人,智慧電視的出現讓很多老年人一下子不知道怎麼操作得好,而長輩模式的推出很輕鬆的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即便是家裡的電視沒有此模式也可以透過其他智慧裝置彌補,電視盒子就可以,拿筆者家裡用的當貝Z1 Pro來說就有長輩模式。針對老年人來說大眾化的智慧產品其實是一種知識超載,精細的畫面對於視力下降他們來說其實是一種負擔,長輩模式的主要作用就是打造“純淨化”的介面,能夠一目瞭然,超大號的字型更加顯眼,天氣預報和萬年曆的圖示也一一放大,打造出老年人日常使用的習慣。內容方面也主要針對“經典懷舊”,“戲劇”,“紀錄片”為主,同時也抓住了老年人的興趣愛好。

除了長輩模式外,很多的智慧裝置還推出了“兒童模式”,在此模式下內容資源主要也以“動畫”,“講故事”,“學知識”,“聽兒歌為主”。

那麼當中老年人學會使用智慧裝置之後都會出現哪些變化呢?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透過CNNIC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調查的資料顯示,在我國的網民結構裡,60歲以上的使用者達到了6.7%,並且還出現了每年都在增加的趨勢,這其實也說明了老年人群體在逐漸的習慣智慧科技產品,同時正在融入如今的智慧科技時代,與時俱進。

至於變化嘛,很多網友則表示:“家裡的老人熟悉了智慧裝置後也學會了玩遊戲,看影片,甚至家人們交流的時候還學會了玩梗,家庭氛圍也變得更加輕鬆了”。

8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翻折屏版“iPhone 13"來了?蘋果M1+小劉海+無線充電簡直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