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索尼 WH-XB910N 這款耳機作為索尼 EXTRA BASS 系列中的旗艦產品,在前代 WH-XB900N 市場表現並不是很出色的情況下,沒想到還是更新了。如今我也使用了快一週的時間,對於索尼 WH-XB910N 這款耳機有了基本的認識,今天就分享給大家。

利益相關:自費購入,主觀體驗,僅供參考。

索尼 WH-XB910N

前排一些引數快速一覽:

藍芽5.2 SBC/AAC/LDAC支援雙裝置連線40mm動圈單元續航:降噪開約30小時,降噪關約50小時充10分鐘,約可用4.5小時

在聊這款耳機之前,首先你還是要對這款耳機的定位有一個基本的認識。WH-XB910N 是一款頭戴式重低音降噪耳機,重點在“重低音”這三個字。 並與 1000X 降噪系列相比,其定位也是整整低一檔的。所以心理預期這東西嘛,收一收。

開箱:

早在今年年中 WF-1000XM4 釋出的時候所宣傳的環保包裝時,我就一直好奇索尼在較大包裝中會如何改變,作為步入包裝環保時代後的第一款頭戴式耳機,終於見到“廬山真面目”了。

索尼 WH-XB910N 外包裝

與傳統的抽屜結構不同,這次採用的是“包書皮”的包裝方式,開啟後發現還有一層包裝,非常簡潔,上面印著“SONY”logo。

索尼 WH-XB910N 內包裝

再進而開啟包裝,才能看到耳機的本體(實則為收納盒)。很驚喜的發現這一次索尼竟然為非 1000X 降噪系列的耳機搭載收納盒了,近兩年的低檔位的耳機只有收納袋。

索尼 WH-XB910N 內包裝

這一次的收納盒和 1000X 降噪系列的是一樣的,不過有個小細節是正面這次多加了個“SONY”logo,信仰感滿滿。

索尼 WH-XB910N 收納盒區域性

最後,再簡單的瀏覽一下 WH-XB910N 包裝的主要內容:

索尼 WH-XB910N 包裝主要內容

耳機收納盒USB Type-C 充電線3.5mm 公對公音訊線說明書+參考指南+保修卡

外觀與佩戴:

首先還是簡單的看看這款耳機的外觀,整體的輪廓形狀和前代及 1000X 系列沒有太大的出入,主要還是在轉軸部分,這次有一點小改動,具體直接見下圖 2。

索尼 WH-XB910N 正檢視

左:WH-XB910N 右:WH-1000XM4

耳機整體的觸感還是偏“塑膠”一點,的的確確和 1000X 系列的質感沒法比。但相比於前代 WH-XB900N 還是提升了不少,前代的塑膠感更強烈。這一回在耳罩外側,以及頭梁部分都還是有最佳化提升的的。但我和某國產耳機相比,索尼這款的做工還是會好一些的。

左:WH-XB910N 右:WH-1000XM4

回到實際的佩戴體驗,這次最大的感受就是耳墊加厚了許多,上耳後包裹感的確很強。剛到手的耳墊是有點偏硬的,手動的擠壓一下,佩戴了三四天後就“變”軟了。

WH-XB910N 耳墊

但是相比於 XM4,這款有點夾頭,兩側耳罩向內的那個“力”有點大,使用了三四天也沒有改善,我想這和這次頭梁輪廓的改變有很大的關係。

紅圈 後反饋麥克風

最後要吐槽一點的就是這次後反饋麥克風設計得不合理。這次麥克風它用了一個很大的不明的方形結構來保護麥克風,可是就導致了上耳後擱耳得很,佩戴十分鐘就感覺到強烈的不適,甚至耳朵被它擱的有點疼,不得不摘下耳機。

我不曉得是我的耳朵真的太大了,還是就是它設計得不合理,反正我的體驗是負面的,希望有使用過的朋友路過這個回答可留下你的佩戴體驗。

總的來說,佩戴部分頭梁、耳墊的加厚會使得耳機整體的佩戴穩固度及包裹感更強一些,但也隨之可能會造成夾頭,捂耳等現象。同時,耳罩內側的麥克風很有可能會擱耳,使得無法長時間佩戴。比較建議有條件的朋友去線下實體店體驗一下。

降噪效能:

降噪效能是大家問得最多的問題,同時也非常關心 WH-XB910N 和 WH-1000XM3 或 WH-1000XM4 的對比,是否能夠趕上 XM3?

透過實際的體驗,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WH-XB910N 在低頻部分的降噪處理並不是乾淨,還會有轟轟的聲音殘餘,甚至可以說是很明顯的;而對於人聲,處理效果也是比較有限的。和 XM4 是完全沒法比的,而根據我之前 XM3 與 XM4 比較的印象來說,應該也是沒有趕上 XM3 的。

左:WH-XB910N 右:WH-1000XM3

我的結論也得到了評測網址的資料支援,在低頻部分這次表現真的不是很好,高頻部分差距有點明顯。當然,不得不承認 XM3 現版本降噪效果有一定的“縮水”,資料僅供參考,但基本結論是不變的。

就是 WH-XB910N 的降噪效果還是無法和 1000X 降噪系列的耳機相提並論。當然,倘若你不追求極致的降噪效果,僅僅是日常通勤使用什麼的,那它的降噪也的確是夠用的。

聽感表現:

作為一款 EXTRA BASS 重低音系列的耳機,其聽感表現是可以預期的,會有強有力的低音表現,較好的氛圍感表現。實際聽感也的確印證了這一點,低頻出色但不渾,空間感也不錯。除了一些本就契合這款耳機的類別的歌曲,聽一些 Live 歌曲也還不錯。

總的來說,WH-XB910N 在聽感部分是個偏科生,倘若你不是重低音愛好者的話,那麼它可能就不太適合你,就比如那鼓聲你可能就會被“轟”的受不了(描述,非貶義)。

索尼 WH-XB910N

連線/續航:藍芽5.2,SBC/AAC/LDAC 編解碼

在藍芽連線的穩定性部分,透過這幾天的使用,還未出現過斷連、卡頓的現象,暫且認為穩定性還行(待使用一兩個月後,還會跟進更新)。

延遲部分表現也還不錯,音影片部分沒有出現音畫不同步的現象;遊戲部分(AAC模式下)即便是對延遲要求較高的 fps 類遊戲也沒有明顯的延遲感,槍聲、聽聲辨位等都是能夠“跟上”的,幾乎不影響遊戲體驗,moba類遊戲更是沒有問題的。

雙裝置連線的加入的確是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同時連線手機和電腦的使用者比較友好,和 WH-1000XM4 一樣,該功能需要功能 APP 進行啟用。

支援雙裝置連線

在連線部分除了藍芽版本“順應時代”的升級,最大的改進還是加入了雙裝置連線,終於在索尼偏低定位的頭戴式藍芽耳機中也能夠同時連線兩臺裝置了,這對於我這種需要同時連線手機和電腦的使用者來說太友好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WH-XB910N 也是需要同 WH-1000XM4 一樣,在 APP 中啟用該功能,並對第二個裝置進行配對。最後,索尼的這個雙裝置連線有一個缺點,就是手機會搶電腦的聲道,也就是手機刷微博略過影片時就會使得電腦端聲音暫停。

APP 截圖

有線連線:3.5mm音訊線

同樣的,作為頭戴式耳機還是支援 3.5mm 有線連線的。即便耳機沒電了,也能夠透過有線連線進行使用。同時,還需要了解的就是開機狀態下進行有線連線,也是能夠使用降噪功能的。

索尼 WH-XB910N 有線連線

續航:降噪開 30 小時,降噪關 50 小時快速充電:充 10 分鐘,約可用 4.5 小時

這個官稱的降噪開 30 小時的續航,其實是在 SBC/AAC 模式下表現。而倘若使用 LDAC 連線的話續航則是在 25 小時左右,不過無論是那種連線方式下的續航,這都是出色的,它不會令你有電量焦慮,就不多說了。

USB Type-C 充電口

小吐槽:最近幾款的索尼耳機都取消了曾經自己一直宣傳的 NFC 連線功能,不是很能理解。

其他一些補充:

再就是一些其他功能或優先順序不是很高的東西,想到啥就寫點啥,不具體描述了。

通話:嘈雜環境下,有點吃力;相對安靜環境,完全沒有問題;

操作:左側實體按鍵(電源鍵與降噪切換鍵),右側觸控面板;

功能:自適應聲音控制、環境聲音控制(含風噪模式)、快速聲音提醒、均衡器調節、語音助手等。

總結:

關於索尼 WH-XB910N 這款耳機並沒有太多驚喜。降噪效果並不驚訝;聽感整體如定位一樣偏重低音;佩戴舒適度一般;連線表現的確還行,也加入了雙裝置連線,但相比前面的幾條優先順序沒有那麼高。

總的來說,若你是一位重低音愛好者,可以選擇 WH-XB910N 嚐嚐鮮,否則選擇WH-1000XM3。我相信也有因為 WH-XB910N 是新品,而糾結選不選 WH-1000XM3 的,那我可以打消你的疑慮,還是選擇 XM3 吧。

63
最新評論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顏值高還很實用!雙十二送女生的數碼好物,這幾款可閉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