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CPU市場,隨著AMD推出全新的銳龍3000系列處理器,AMD與英特爾在CPU市場上可謂分庭抗禮,尤其是DIY市場更是處於五五開的局面。其中AMD的銳龍處理器憑藉更多的核心以及更高的執行緒在許多跑分軟體中取得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於是就有人稱AMD在處理器上已經全面碾壓英特爾,呈現一邊倒的局面,那麼事實的確是這樣的嗎?跑分高是不是就是意味著綜合性能更強嗎?顯然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或者說是完全片面的。
在今天的媒體交流會上,英特爾與廣大媒體以及硬體KOL們共同探討了這一個行業現象,那就是消費者憑藉跑分去決定系統的綜合性能。英特爾稱AMD在宣傳上主要是以多執行緒的測試軟體為主,比如說CineBench、CPU-Z等,而在綜合性能測試軟體上包括了PCMark 10,這些軟體可以完全發揮多核效能,因此擁有更多執行緒的AMD能夠取得十分優秀的成績。不過這種跑分成績與實際應用尤其是遊戲應用有很大的區別。
英特爾以PCMark 10和SYSMARK 25為例介紹了兩款基準測試軟體所測試的專案,以說明不同測試軟體對於實際應用的模擬度不盡相同,比如說在PCMark 10的測試中,官方主要測試了Google Chromium,FFmepg,FireFox、LiberOffice、GIMP等軟體,這些軟體和PC緊密相關,同時也是真實的軟體,但是卻並不是流行的軟體,因此實際的測試結果不能反映絕大部分消費者的使用習慣。
而與之相比的是,SYSMARK 25的主流測試專案則是微軟的Office、Google Chrome以及Adobe全家桶,在流行度上遠比PCMark 10的軟體要高,其中Office軟體擁有12億的使用人群,Google Chrome則是佔用率第一的瀏覽器,至於Adobe全家桶則是專業使用者的必備,這些軟體可以說囊括了幾乎所有的主流使用人群,基本上可以模擬了主流消費人群的使用日常辦公,也就是說SYSMARK 25的成績越好,那麼你的日常應用表現也將更加流暢。
而針對移動平臺的綜合測試軟體,英特爾也舉例了MobileMark這款測試軟體,它的測試軟體包括微軟Office 2016、PhotoShop CC2018、Lightingroom CC Classic、CyberLink Power Diretor 15,而瀏覽器選擇的是Google Chrome 65與Micro Movies TV,可以說這些軟體同樣代表了主流消費者的使用。
而對於遊戲玩家來說,同樣CPU的理論效能並不代表實際遊戲效能,對於筆記本這樣的移動產品來說尤甚,畢竟對於筆記本來說,筆記本的整體效能也與筆記本的散熱息息相關。此外即使是同一款筆記本,採用的CPU的不同其遊戲效能也會大相徑庭。
英特爾也列舉了聯想R7000-2020與聯想Y7000-2020這兩個遊戲筆記本的例子,這兩款筆記本均採用了16GB的RAM,512GB的SSD,GTX 1650 Ti顯示卡以及60Whr的電量,不同的只是R7000採用了AMD的銳龍7 4800H處理器,而Y7000則是採用了i5-10300H或者i7-10750H處理器。
由於AMD的銳龍7 4800H採用了8核16執行緒的規格,因此在多核測試軟體上要比傳統銳龍7 4800H強得多,而實際的成績也證實了AMD在多核效能上的確比Intel的處理器要強,以CineBench R15為基準,i5-10300H為1,i7-10750H為1.5,銳龍7 4800H為2.12。而R20這三款處理器的相對效能則是1、1.43、2.03。
然而到了遊戲的效能對比,這一切似乎又有很大的變化,在熱門的遊戲比如說《CS:GO》、《最終幻想14》、《GTA 5》、《LOL》以及《全境封鎖2》中,i5-10300H的效能比R7-4800H高了7-10%,而i7-10750H的效能提升了15%,《全境封鎖2》更是提升了37%,可以說在遊戲效能方面,還是英特爾更為出色。
同時在36款3A大作的測試中,英特爾酷睿i7-10750H在35款遊戲中的成績都比銳龍7 4800H強,另外一款遊戲則旗鼓相當。此外英特爾也表示對於遊戲來說,核心的增加對於也遊戲效能的提升遠沒有頻率來的迅速,效能提升幅度在2%左右,而頻率的提升可以達到10%。
此外對於筆記本來說,除了需要在通交流電的情況下保持效能平穩,在電池供電模式下更是如此,這對於採用輕薄本的筆記本來說尤其如此。對此,英特爾也針對DC和AC兩種不同供電對CPU進行了比較,其中在AC供電下,AMD和英特爾的處理器效能相差不大,但是到了DC電池供電下,兩者相差就比較大了,英特爾的低壓處理器在效能上能夠比AMD處理器高出20-30%的效能,而在WebXRT的測試中,領先幅度更是達到了70%,可以說英特爾在電源管理上顯然擁有比AMD更為出色的成績,而AMD也採用了激進的電源管理方案來提升輕薄本的續航時間。
通過上述在這些例子,英特爾是想要告訴我們,儘管跑分對於評估處理器來說比較重要,但是實際上綜合體驗並不能單憑跑分就可以直接判定的,而純跑分來決定總體體驗也是相當地片面。在消費者的日常應用中,影響操作以及系統的流暢性有很多因素,也是相當地複雜,除了桌上型電腦擁有的優化之外,對於筆記本來說也包括了模具的散熱能力,CPU的電源管理能力等因素,部分軟體顯然不能代表普遍消費者的綜合體驗。
而如果實在需要通過跑分軟體進行CPU之間的量化對比,那麼就需要測試多個跑分軟體,同時儘量選擇能夠代表眾多主流軟體的產品,比如說SYSMARK 25與MobileMark這些軟體,它們代表了普通消費者的日常使用,顯然其成績能夠符合絕大部分消費者的使用習慣。跑分固然重要,但是過度看重跑分顯然是太過於片面了。
- vivo 將在11月8日發佈 OriginOS 3
- 消費級AR眼鏡主打產品,Nreal Air的真實體驗10個Q&A告訴你
- 微信這個地方要儘快設置,不然陌生人能隨意看到你的聊天信息
- 電動車快充,到底會不會傷害電池?BMS美女工程師帶來深度解析
- 「暢過網分享」高溫居高不下,這些app還行人一片清涼
- 「新品」微星MD272PW:一夜間就把自家商務版產品推上頂峰
- 華為Mate50首張宣傳頁曝光,即將開啟預定,超大鏡頭模組+X MAGE
- GE Fanuc通用電氣發那科IC695STK001自動化模塊
- E5屏幕+120W快充+12GB+256GB,僅售3799元,IQOO10不香了
- iPhone 15 要變成“越南版”?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