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親愛的爸爸,當你看到這信時,我可能已經走了。非常感謝你對我的教育之恩,我做了嚴重的事,害怕你會打我、罰我、罵我等,因為……你對我的心理傷害太大了。我走了……別來找我……你的兒子。”

浙江劉先生在外吃完飯、喝了點小酒回到家,沒有看到兒子小輝的身影,只看到這樣一張紙條。

劉先生嚇壞了,趕緊騎著電瓶車出去找兒子。

喝了酒後,劉先生騎車歪歪倒倒不慎摔倒,路人報警後,他趕緊央求警察幫忙找兒子。

據劉先生說,暑假期間他和兒子借住在朋友家,晚飯時劉先生出去應酬了,期間給兒子打電話問起寫作業的事,罵了兒子幾句。平時也有因為學習的事罵過他,不知道怎麼的,今天他竟然離家出走了。

後來,警察出動,兵分兩路,有的沿著小輝可能路過的地方尋找,有的調取監控尋找小輝身影。

眼看天越來越晚卻一直沒有兒子的下落,劉先生也是特別著急,他說孩子身上沒有手機,只有10元錢。劉先生和孩子媽媽早就離了婚,孩子一直跟著爸爸,媽媽在外地,孩子不知道她在哪裡,不可能是去找媽媽了。

劉先生還說,小輝上小學前能把100以內計算題都做得好好的,現在越長大越不用功讀書,父子倆經常因為學習的事發生衝突。

後來,警察終於在一個公交站臺發現了小輝,並把他帶回派出所。在派出所裡,小輝一看到爸爸就趕緊躲在民警身後,一副很害怕爸爸的樣子。小輝說,當天爸爸在電話裡罵了他,他心裡不舒服,就敲了電視幾下,結果電視裡出現了雪花,小輝以為自己把電視弄壞了,深怕爸爸回來要打他,於是留下紙條趕緊逃跑。至於要跑去哪裡,他也不知道,他只知道不想讓爸爸找到自己,免得遭受皮肉之苦。

看到小輝的經歷,很多網友表示很心疼這個孩子,把電視弄壞後就如驚弓之鳥一樣趕緊躲藏起來,由此可見,經常被爸爸打罵的弊端已經顯現出來了。在孩子眼裡,爸爸不再是一個值得自己信賴和依靠的人,他對爸爸的恐懼遠遠大於對他的依賴。

當然,曾經確實有不少家長奉行“棍棒下面出孝子”的粗暴教育模式,當家長認為孩子做錯了、做得不夠好,或者沒有順從家長心意時,孩子很可能就會捱上一頓。但是,這種現象曾經存在過,並不代表這麼做就是對的啊。

我們仔細想想,父母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好!可是,當家長經常用棍棒模式對待孩子,只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恐懼,親子之間一旦產生隔閡,在親子關係出現裂縫後,父母再想管教孩子,你認為孩子願意聽從嗎?

再者,我們來看看劉先生管教小輝的方式,當爸爸認為孩子讀書不用心時就揍他或者罵他一頓,孩子其實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他只知道爸爸生氣了要打罵他,爸爸並沒有通過打罵的方式讓小輝學會以後該如何做啊。

家庭教育從來都不應該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模式,更應該是親子之間相互比照、共同進步的過程。當我們看到孩子生活在一個破損的家庭,還要寄人籬下的情況下,父親再不能給予他溫暖,孩子得多孤獨啊?

1
最新評論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實惠來炸場!蘋果官網部分產品限時降價,數量有限,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