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今年年初的時候,蘋果釋出了一個廣受爭議的 iPad Pro 廣告片。

片中的小女孩拿著自己的 iPad Pro 走街串巷,寫寫畫畫、拍照、跟朋友 FaceTime、發 iMessage、看漫畫……當她最後回到自家的後院,趴在草地上用鍵盤在 iPad 上敲字時,她的媽媽問了一句,你在電腦上幹什麼呢?她用一個問題反問了媽媽的提問,也丟擲了這個廣告的主題。她說,What’s a computer?

最後這一問,瞬間激怒了整個科技圈。時至今日這個視訊在 YouTube 上被「踩」的次數都大於「贊」(在我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蘋果刪掉了這個視訊),人們紛紛跳起來指責蘋果的傲慢,居然敢妄言用 iPad 取代電腦。

我買 iPad Pro 的原因很簡單,我要用它來取代我的 MacBook Pro 13’。我需要一個續航足夠好、足夠輕薄的便攜計算機,來幫助我在移動場景下進行寫作和內容處理的工作,以及我也需要一個能夠進行輕度網頁瀏覽、閱讀以及多媒體娛樂的平板,在我睡前的時候稍微取代一下 iPhone。

我非常清楚我需要一個 iPad Pro 來幹什麼,所以我也可以直接給這件事下一個結論。今天的 iPad Pro 從根源上一點都不專業,更不可能取代 Mac 以至於「電腦」,它僅僅能夠幫你完成一些輕度的工作需求。我買它也就是要用它來滿足這種需求。

今天 iPad Pro 的一切新特性,都散發出濃烈的業餘氣質甚至是消費味,而不是什麼「專業性」。

Liquid Retina 螢幕 & Face ID

一年多之前,我就在考慮「用 iPad Pro 來解決移動工作需求」這件事了。

當時我想的是購買一臺剛剛釋出不久的 iPad Pro 10.5,相比於之前的 9.7 或 12.9 iPad Pro 來說,10.5 的邊框更窄,在尺寸和重量上都更契合我的需要。但當時曝出的 iPhone X 用上了 Face ID 的訊息讓我最終選擇等待。因為我非常喜歡 Smart Cover「掀蓋即解鎖」的產品設計,而 Face ID 是能夠讓這個設計再次迴歸的技術,這個想法一直支撐著我,到今天才下手購買 iPad Pro。

iPad Pro 2018 有了一塊「圓角」的 Liquid Retina 螢幕,這是蘋果給「LCD 全面屏」起的專屬名稱。在 iPhone X、Apple Watch Series 4 和 iPad Pro 2018 上,我獲得了一個完整而連貫的「全面屏體驗」。

螢幕形態的變化對 iPad Pro 的意義沒有那麼重大。一方面是因為 iPad Pro 10.5 的屏佔比已經非常高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螢幕的邊緣在哪,對 iPad 的互動,並不會產生根本的改變。之前的 iPad 在橫屏狀態下,你一樣可以從底部上滑進入多工,一樣可以通過鍵盤快捷鍵來切換 App,一樣可以從側面撥出第二個 App。至於 Home 鍵的消失,其實從 6 年前開始,你就已經可以不用 Home 鍵,而是通過「四指聚攏」這個手勢來回到 Home 了。

iPad 較大的體積,決定了它不是一個圍繞著 Home 鍵進行互動的裝置,我們在 iPad 上做得最多的事情是點按、滑動、手勢、Drag & Drop……這一切的互動,在 iPad Pro 2018 的這塊 Liquid Retina 螢幕上,並不會有本質的改變。

根本不同仍在於 Face ID。

即使在 iPhone X 上已經用了一年的 Face ID,當體驗到 iPad Pro 2018 的 Face ID 時,我仍然被其效果驚豔了。

iPhone X 上的 Face ID,在長期的使用後,我形成了某種肌肉記憶。無論是站著、坐著、走在路上還是躺在床上,我在舉起 iPhone 的時候,頭和手會進行一個下意識的快速協調,使手機到臉的距離和角度處於一個相對恰當的位置,以提高 Face ID 解鎖的成功率。因為 iPhone 頂上「劉海」的存在,我在使用 Face ID 時能夠明確意識到,有「一雙眼睛」正注視著我。而我則需要配合這種「注視」,來完成受驗。

但在 iPad Pro 2018 上,這件事變得完全不一樣了。首先,因為沒有「劉海」,加上整個機身非常對稱的設計,你在拿起這塊平板的時候,常常不知道 Face ID 感測器在哪裡,所以你沒法進行某種預先的調整。由於 iPad Pro 離臉的距離相對更遠,而且蘋果又經過了演算法的優化,所以實際的效果是,只要你的手沒有擋住攝像頭,很少需要二次的調整(無論手的調整還是頭的調整)來使 Face ID 正確識別你的臉。在有些時候,我從床上拿起 iPad Pro,甚至還沒有意識到需要進行 Face ID 識別,隨手一劃就已經解鎖了。

在去年的 iPhone X 評測裡,我說 Face ID「隨著產品技術的迭代,在工作機制上完全有條件帶來進一步的革命」。今天看來,這個技術進化的速度比我想象的甚至還要更快,在 iPad Pro 上,Face ID 已經十分接近我所理想的工作方式,未來的發展道路也顯露得更為清晰。

102 塊磁鐵

在 iPad Pro 2018 釋出之前,我的 source 跟我說,今年 iPad Pro 的內部結構複雜度相比之前有了數倍的提升,漲價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對於漲價,我早就有了心理準備,我關心的是,蘋果從技術和價格這雙重維度把產品推向某種極致,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一切都要從 iPad Pro 2018 更方的外形開始說起。最初的工程圖洩漏出來的時候,iPad Pro 2018 看起來似乎是要在設計語言上和 MacBook Pro 進行某種統一(也有人調侃這是向 iPhone 5 設計語言的致敬)。這十分合理,因為 iPad 和 iPhone 的同床異夢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無論是在市場定位還是產品線的排布上,iPad 早就在朝著 Mac 的路子發展著,兩者業務表現的步調也非常近似。

產品釋出之後,我才意識到,「變方」這件事根本不是視覺層面的問題。在形狀變化的表徵之下,蘋果對全套 iPad Pro 配件的體驗進行了一次徹底的重構。

具體來說,蘋果在 iPad Pro 2018 裡放進了 102 塊磁鐵,這 102 塊磁鐵的排布經過精心設計,使 Smart (Keyboard) Folio 可以完美地吸附在 iPad 的兩面,所以新的鍵盤有了更簡單的使用邏輯,不像前代,摺疊起來相當複雜。新鍵盤的連線觸點也從 iPad 的側面被改到了背面,但沒變的是「側面吸附」的使用邏輯。只有當 iPad Pro 的側面被穩穩吸附在鍵盤上時,系統才會認定鍵盤進入了「使用狀態」,啟用鍵盤。其他時候,無論你是將鍵盤折到 iPad 的背後,還是僅僅將鍵盤蓋翻開,iOS 仍然會預設使用軟鍵盤,禁用實體鍵盤,防止誤觸。

Apple Pencil 沒地方放的困擾和醜陋的充電方式也通過這套「磁鐵系統」得以解決。新的 Apple Pencil 可以吸附在 iPad Pro 2018 的側面,同時進行無線充電。它的材質感也更好了,從之前的光滑亮面變成了現在的磨砂質感。圓柱體的筆桿上多了一個平面,讓筆可以貼合在 iPad 機體上。基於這個平面,新的 Apple Pencil 還多了一個「雙擊」的互動(就像 AirPods 一樣),在系統自帶的 Notes 裡你可以通過雙擊筆桿來在「筆」和「橡皮」之間進行切換,第三方 app 也可以呼叫這個互動來實現一些功能。

新的 iPad Pro 在產品層面完成了一次從裡到外的蛻變,讓果粉們忍不住擊節稱讚。但在這層表象之下,無論是鍵盤還是筆,從使用的角度來說,都和前代並無根本區別。

一種說法是,對「專業使用者」來說,一萬塊錢買一套 iPad Pro 也一點都不貴,因為你能用這套系統創造更多的價值。我當然同意這種說法,這也是為什麼我自己會花一萬塊錢買一套 iPad Pro。但這種話術錯誤的地方在於,越是在專業領域,「價效比」其實越是一個關鍵因素。「專業」關乎的是投入和產出,「實幹興邦」在專業領域仍是一個很有用的詞,即使你搞的是創意工作,它讓一種專業價值能夠真正持續下去。

我從今天的蘋果產品線上透視到一種負擔,一種「必須升級迭代以促進產品銷售」的負擔。這種負擔導致了兩種負面的結果,一種是類似「全面擁抱 Thunderbolt 3,取消 3.5mm 耳機孔,結果我們出門要帶上一大堆亂七八糟轉接頭」的產品體驗倒退,另一種則是找到了理想的產品進化方向,但成本很高,所以產品價格就要上漲,這 102 塊磁鐵就是一個最典型的體現。

我不會去 judge 蘋果的某一個產品決策正確與否,但我認為今天的蘋果已經來到了某個「懸崖邊緣」。如果不對這種負擔進行控制,最終或許就會「積重難返」。

移動生產:互動割裂

在買 iPad Pro 之前,我想過用 iPad 做很多複雜的事。

比如用它來發表部落格;給照片調色,做一些簡單的後期處理;用它來剪播客……這一度成為了我說服自己購買 iPad Pro 的理由,也是一種藉口。

想要成為一個專業裝置,iPad Pro 需要進化出一套完整且有效的專業互動正規化。但到目前為止,蘋果自己也沒有徹底想清楚,這套正規化要如何設計。

喬布斯所思考的 iPad Pro,是一個內容消費裝置。它有更大的螢幕,可以更好地呈現內容。無論是照片、網頁,還是遊戲、電子書,iPad 都是極佳的載體,它有著強勢的續航、輕薄的機身,所以在問世之初它才如此火爆,以至於成為了相當多家庭的娛樂裝置之選。

但當 iPad Pro 想要成為一個「生產力」工具的時候,它不可避免地要面臨一對矛盾。iPad Pro 要繼承的,是 iOS 體系下的全套觸控互動,還是 Mac 在專業領域發展了數十年的鍵鼠互動?

當我開始試著用 iPad Pro 進行「專業工作」時,所遇到最大的矛盾,就是不同互動方式之間的衝突。我時而需要把 iPad 像一臺 MacBook 一樣立在桌上打字並不時抬起手臂「Drag & Drop」,時而需要把 iPad 平放在桌上用 Apple Pencil 來塗畫,一會兒又需要把 Smart Keyboard Folio 取下來,抱著 iPad 閱讀(因為那個鍵盤實在太重了),一會兒又需要想辦法把 iPad 立到一個合適的角度來看視訊。更不必說,天然有著兩種「方向」(而不像手機 99% 情況下都預設豎屏)的 iPad,一直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同一 app 在不同方向上的體驗割裂問題。

一切的矛盾和割裂都決定了 iPad Pro 不是一個「高效」的裝置。

iPad Pro 讓使用者會時常出現一些「彆扭」的感覺,但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所在。更麻煩的是,對開發者來說,這種互動的割裂,讓軟體的設計和開發變得相當困難。iPad 上的第三方軟體適配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真正在產品設計層面做得很好的 app 更是寥寥無幾。你在 iPad Pro 上能獲得的最棒的體驗,仍是電子書、視訊、圖片那一套。在發展了 8 年之後,iPad 現在能滿足得最好的需求,仍然是內容消費。

但這不意味著 iPad Pro 不能成為一個好的「工具」。

從 iPad Pro 問世的第一天至今,所有人都在討論它如何「取代」MacBook。但一個才問世短短 8 年的移動裝置,怎麼可能和一個已經有超過 30 年曆史的裝置比能力和效率呢?iPad Pro 從來就不是為取代 MacBook 而生的。它本質是一臺移動裝置,終極價值是讓將你的創意工作延伸進更多的場景。

用了一個月 iPad Pro 之後我發現,想要「充分利用 iPad Pro」根本沒那麼複雜,我可以用它在車上等人的時候讀讀 RSS,可以在火車上寫稿,重要的是它的體積重量讓我可以毫無顧慮地帶著它出門,將它放在最隨身的包裡,隨時拿出來用;更可以將它拿到房間的每一個角落,以任何姿勢用它。

作為一篇寫 iPad 的文章,這篇文章的大部分是用 iPad Pro 寫的。但我也沒有過分糾結於形式,或是糾結某些使用 iPad 的「奇技淫巧」,在能用到 Mac 的時候,我也在 Mac 上做了不少資料收集和編輯校對的工作。

儘管我使用 iPad Pro 的方式很簡單,但這不妨礙我將它整合進我的工作流中,使之成為我工作流的重要部分,相當重度地使用它。

新的「專業」

Nilay Patel 在 the verge 的 iPad Pro 評測中說,「裝置應當適配使用者,而使用者不應去適配裝置」。

對專業使用者來說,這句話自然是至高真理。專業使用者不需要輕薄、精美、優雅,他們需要多樣的介面、耐造的外殼、優秀的散熱、合理的價格,來適配他們多樣的工作環境。他們甚至常常需要準備兩套可以互相替代的裝置,以防出現什麼意外。只有業餘的消費者才會去適配裝置,即使他們已經學會了在口袋裡用諾基亞飛速盲打簡訊,也終於禁不住 iPhone 的誘惑,主動適應了觸控鍵盤。

如果我們要探究「專業」這個概念的本質,我最先想到的詞就是「效率」和「穩定」。所以真正的專業使用者不會用 iPad Pro 來進行主力工作,相比基於鍵鼠的電腦,iPad Pro 在今天既不具備效率,更談不上穩定。

真正的專業使用者從不怕麻煩和辛苦,他們接受多年的訓練,就是為了讓他們可以扛著笨重的攝像機健步如飛,通過兩塊巨大的 4K 屏高效獲取資訊,然後在機械鍵盤上十指翻飛將內容寫出來。你跟專業使用者討論 iPad Pro 相比 MacBook Pro 所具備的便攜優勢,他們會丟一個相機,三個鏡頭,一支三腳架,四塊電池,三張儲存卡到你臉上,教會你什麼是真正的專業。

專業等於「效率 + 穩定」,伴隨這兩個特性,一切都是複雜而笨重的。如果你正在考慮購買一個 iPad Pro 用於工作,你必須意識到,iPad Pro 距離實現真正的「專業工作」還差的很遠,遠到同樣的結論我們可能要重複說上 5-10 年。在今天想把 iPad Pro 適配進一個專業團隊的工作棧,在互動和軟體生態上有著巨大的困難。它能做的,更多是專業工作的「前置工作」,你可以用它寫點什麼、畫點什麼。它極強的移動特性讓你能幾乎隨時隨地進行些簡單的創意工作。以及用它來學習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對於學生來說,你不需要讓自己適應進任何技術棧。

但我忍不住思考的一件事是,30 年前,第一批擁抱 Mac、擁抱計算機的創作者,放棄了紙和筆、放棄了傳統的樂器、放棄了模擬的電子裝置,他們在當年是「專業使用者」嗎?

我知道這裡的答案絕非簡單的「是」或「否」。當年的 Mac 不會是什麼「專業裝置」,但恰恰是一部分專業使用者,在業餘,抱著某種好奇心,以某種不專業的態度擁抱了 Mac,才有了過去 30 年計算機歷史的變遷。

而今天的 iPad Pro,或許也正在和我們這一代人進行著某種類似的「化學反應」。它之所以成為一件優秀的裝置,就是因為它的諸多優良特性,讓我們能以一種新的視角進行創造。它的輕薄、省電、觸控互動、連線性、Apple Pencil、AR,都讓它成為一個不一樣的裝置。這種不同,正在啟發著一代人。

以及舉個不怎麼正面的例子,今天有不少用手機來進行拍攝的視訊作者,也從一個角度反應了「專業」這個概念的變遷。伴隨著 iPad Pro 本身的發展和進化,蘋果發出的那驚天一問,What’s a computer?,會一點點變成現實。

所謂「業餘」,或終將成為新的「專業」。

第一臺 iPad

我第一次有機會擁有一個 iPad,是高中畢業的時候。

當年被稱為 the new iPad 的第三代 iPad,第一次擁有了一塊 Retina 螢幕。當時有評論家預言,「the new iPad」的命名或許意味著蘋果正以 Mac 的視角來定位 iPad。果然,自那時起,iPad 在產品線上開始變得越來越像 Mac,直至 iPad Pro 問世,轉眼又到今天。

當年,我在 iPad 和 iPod classic + Hi-Fi 耳機之間選擇了後者,因為當時的我是更狂熱的音樂迷。更重要的是,作為大學生的我,絕大部分時間都坐在電腦前,沒覺得自己需要一個 iPad,來填補「iPhone」和「膝上型電腦」之間的空白。兩年後,我買了一個 iPad mini 2 來玩手遊。它也被我帶到健身房去,在跑步的時候看動畫和劇集。後來這個 iPad mini 2 也因為我換了新的 iPhone 和健身房到期,被長期丟在床頭。

人們在評價 iPad 時,經常用到的一個詞就是「尷尬」。

iPhone XS Max 能顯示的內容尺幅已經不比 iPad mini 小多少了;而 iPad Pro 12.9 加上鍵盤,甚至比 12 寸的 MacBook 還要更重。之前我對 iPad 最大的擔憂正在於此,如果 iPad 作為「專業裝置」的意義一直僅僅停留在便攜和續航這兩件事上,當 ARM 晶片的 MacBook 問世,MacBook 也能擁有強勢的能耗比時,iPad 又將何去何從?又或者說,iPad 的靈魂到底該歸屬 iOS?還是 macOS?

嚴格地說,這臺 iPad Pro 2018 有點像我的第一臺 iPad。在過去的 20 天裡,我第一次真正重度地使用了 iPad。我不敢斷言 iPad 的未來具體會如何,但我至少認為,iOS 也好,基於觸控的互動也好,都讓 iPad 擁有了一些獨特的魅力和價值。

我這樣一個從小到大美術最差的人,也開始試著用 Apple Pencil 塗點什麼畫點什麼了;過去一週裡,我捧著 iPad 讀了 8 小時的書;基於 ARKit 的檔案掃描系統讓我可以輕鬆將檔案電子化……這一切都是 iPad 所獨有的特性和能力,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喬布斯在介紹第一代 iPad 時在 KeyNote 上分隔出了三塊需求。其中 iPhone 讓你可以時刻與世界保持連線,iPad 讓你可以更好地攝入內容,提供輕度的生產力,Mac 則是最棒的個人電腦。

或許,它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新品BOOX Note2釋出!全球首款10.3英寸安卓9.0系統電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