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不少大小品牌,都是一年一款精品,包括蘋果。後來,一變二,二變三,今年三變四。
從iPhone 6 和iPhone 6 Plus開始,蘋果走起了一大一小雙旗艦路線。三星大概是從S6和S6 edge開始,國內的華為大概從P8開始,也有了搭檔P8 Max,從P9起 搭檔則更名為P9 Plus。
再後來,蘋果除了雙旗艦iPhone8和 iPhone 8 Plus,同年還推出了iPhone 十週年之作iPhone X,算是三旗艦的開端。第二年,也就是2018年,正式祭出三旗艦:iPhone XR、iPhone XS、iPhone XS Max。類似的刀法,另一位大哥也在練:三星S10e、S10、S10+,這套小杯 大杯 超大杯的打法,中中國產手機們,可能會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席,於是華為P40、P40 Pro、P40 Pro+。
iPhone 12系列身上,最容易學的是什麼?回到正題,今年iPhone 12 mini、iPhone12、iPhone 12 Pro 和 iPhone 12 Pro Max 的四大金剛組合。一定會讓部分中中國產手機的佈局戰略,有了新的思路。
可以預見,很快就會有廠商嘗試「四大金剛」的打法,一兩款守住基本盤,一兩款去用自研或供應鏈的最新技術去推料 做出最高配的機型,來看看天花板有多高,嘗一嘗溢價的甜頭。
比如,小米20 mini、小米20、小米20 Pro、小米20至尊版,但具體刀法能不能像iPhone這麼精準,就考驗各家的能力和膽識了。
如果中中國產手機們膽子再大一點的,甚至會把那招「砍頭」和「砍雞」也給學過來,畢竟現在都120W快充了,真標配個120W的頭,對商家來說不可謂不高,乾脆學學行業老大,直接去掉,然後單獨賣,真香。
唯一標配的USB-C線,卻從未沒配過C頭,國際玩笑?
同理,現在不都在推TWS耳機嗎,這下好了 蘋果帶頭取消耳機,那些本來就不送的品牌,腰板也直了,原來也送的品牌,相比從此也省了。今後全都使勁推自家的真無線耳機,又是真香。
iPhone 12 身上,最難學的又是什麼?事實上,蘋果身上,更應該去挖掘那些值得學習的好理念。iPhone 12的機身,不是返祖歸宗了嗎?雖然有對iPhone 5炒冷飯的嫌疑,無奈是真的好看。更重要的,它不是盲目復古,否則手感一定是個硬傷,一定會割手,蘋果的做法是把手機給削薄了,四款手機的厚度,均為7.4mm,絕了!
那麼,中中國產手機也可以考慮在自家品牌最經典最驕傲的機型上,重新打磨一款全面屏旗艦出來。不過,這也不簡單,不是誰家都有一款壓箱底的寶貝。要不,小米拿釘子戶最愛的小米6下手試試?
還是那個質感,還是那個大小,還是那個厚度,與此同時 儘可能輕、儘可能巧,就像iPhone 12 mini那樣。要是能把這個功夫給學過來,那才叫真厲害。
所以,要是中中國產手機也能靜下心來,少一點浮躁,不為引數服務 不為DXOMark服務,真真正正從使用者出發,為使用者體驗服務,或許我們的相機,才能讓消費者真正感受到你們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