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三月底的時候,我集齊了當時市面上的所有主流掃拖一體機器人,做了一篇橫評。閒暇之餘我還錄了一期視頻,簡單和大家分享了一下我自己對於這些機器的看法。時至今日,視頻也已經積累了十幾萬的播放。
同期,我還整理出了一篇圖文版評測,內容上更像是對視頻的總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標題為《2022年新品旗艦一網打盡!7K字硬核點評,石頭G10s/追覓W10 Pro/科沃斯 T10 X1/雲鯨 J2,到底哪款掃地機器人值得買?》。
自左至右:科沃斯 X1 OMNI、石頭G10S、追覓S10 Pro
時間來到8月,掃地機器人在經歷了上半年令人眼花繚亂的爆發式更新之後,也終於進入了平穩發展期。石頭、追覓和科沃斯這三巨頭也各自完成了品牌內部的產品佈局,在每個價位段都有拿得出手的產品和友商競爭。
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是代表了當下掃地機器人技術巔峰的三款旗艦產品之間的對比。這三款機器分別是:科沃斯 X1 OMNI、石頭G10S和追覓S10 Pro ▲
PS:石頭G10S Pro才是石頭掃地機旗艦,其與石頭G10S的差異僅在於暗光下的補光方式不同,其它硬件完全一致。目前我手裡只有一臺石頭G10S,所以此處以 G10S替代 G10S Pro,理論上並不影響測試結果。
在以下的表述中,我會以科沃斯 X1、石頭G10S以及追覓 S10來替代這三款旗艦。
為了方便大家快速瞭解這三款機器之間的異同,我直接把它們在硬件方面的對比放在這裡 ▲
之所以在眾多機型中選擇這三款機器,主要有以下幾點考量:
①三款機器售價相近,且都屬於各品牌旗艦;
②三款機器導航和避障技術一致——而這恰是考量掃地機器人的關鍵指標;
關於這三款掃地機的常規評測網上已經很多了。單純說性能,這三臺機完全沒有技術代差,性能也不存在明顯的差距。所以下面的內容會盡量從一些大家平時不太關注的點來論述對比。
背景介紹
自左至右:科沃斯 X1 OMNI、石頭G10S、追覓S10 Pro
在開始正式對比三款機器之前,先對這三款機器做個簡單的背景介紹:
科沃斯X1系列發佈於 2021年 9月,發佈時對整個行業有如一記重磅炸彈,這也是消費者第一次看到全能基站在掃地機器人上的應用。從基礎功能來說,科沃斯 X1 OMNI和本文另外兩款一致,但因為發佈時間上要早了半年,在細節功能上還是要稍稍落後一些;
石頭G10S系列發佈於2022年 3月,比科沃斯 X1系列整整晚了半年,期間還經歷了一次產品迭代(石頭G10)。此次升級主要是在G10的基礎上增加了主動避障以及自動集塵,算是眾望所歸。由於推出時間較晚,所以這款石頭G10S Pro功能比科沃斯 X1 OMNI更加全面,增加了自動上下水等附加功能;
追覓 S10系列發佈於 2022年 4月,功能跟石頭 G10S系列基本一致。自科沃斯發佈 X1系列開始算,經歷了兩次產品迭代(追覓W10和追覓W10 Pro)。功能方面,追覓 S10系列的大部分硬件配置都在消費者預期之內,帶給消費者的最大驚喜當屬“可抬升旋轉拖布”。這也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款採用可抬升旋轉拖布的掃地機器人。
在瞭解了以上背景之後,我們會更容易理解接下來的內容。
外觀及顏值
主機的顏值完全屬於主觀範疇,沒有太多好展開的。三臺機器的基站和主機展示如上 ▲
-
科沃斯X1因為採用大量銀色,所以數碼感很濃,整體科技感較強;
-
石頭G10S基站沒有頂蓋,採用敞開式設計,有種手錶“背透”的味道,口碑兩極分化比較嚴重;
-
追覓S10最大的特點就是纖長的基站,整體給人一種非常緊湊、精巧的感覺。
不過評價機器“好不好看”還得結合具體的家居環境。單獨拎出來,我感覺追覓更秀氣,石頭更科技,科沃斯有點“傻”。但在上面這個場景中,我個人認為科沃斯最好看,追覓次之,石頭稍遜一籌 ▲
避障性能
先說掃地機最核心的避障性能——我認為擁有強大的避障性能才是掃地機真正“好用”的前提。
三臺機器在避障方面採用的均是結構光+視覺攝像頭方案,硬件參數方面差別不大。但實際避障性能很大程度上考驗的是軟件層面的算法。
為了對比這方面的差異,我們來做一組實測對比:
測試在如上圖這樣一個狹長的玄關內進行,測試的障礙物分別為拖鞋、數據線、插座、筆記本以及Switch手柄 ▲
PS:展開的數據線目前任何掃地機都無法準確避障,因此測試中將數據線團起來了。
40倍速
先看科沃斯X1的表現:除了在剛進入的時候對遊戲機手柄有輕微碰觸之外,面對其它障礙物均實現了完美避障 ▲
40倍速
石頭G10S在整個過程完全沒有任何磕碰,輕鬆完成了所有障礙物的避障 ▲
40倍速
追覓S10的表現和石頭G10S不相上下,全程均為出現任何磕碰 ▲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懷疑我是不是錄製了多次視頻,挑選出了我想讓大家看到的結果展示出來了。答案還真是!
其實每一臺機器的避障視頻我都錄製了兩遍,倒也不是為了作假,而是掃地機在避障過程中確實可能出現“意外”。即便是在同一個位置面對同一種障礙物,由於掃地機行進角度不同,可能會出現不同的避障結果。
另一次避障測試拍攝結果我也一併放上來給大家參考:
40倍速
依舊先看科沃斯X1:整體避障過程沒有出現大的問題,但期間與 Switch手柄、插座以及拖鞋均有小幅接觸 ▲
雖然兩次測試中都是小幅碰觸,但這也說明科沃斯X1在避障穩定性方面仍有欠缺。
20倍速
石頭 G10S翻車有點嚴重,剛入場時和 Switch手柄有輕微碰觸,接著在經過數據線團時,因為行進角度關係完全沒有“看”到障礙物,出現了拖行,測試到這裡也便結束了 ▲
我個人認為石頭G10S的這次翻車純屬意外,但也暴露出石頭在避障算法中還是存在缺陷。
40倍速
追覓S10的另一次測試結果和上文展示的科沃斯的第一次測試結果有點類似,在進出時與 Switch手柄發生了碰觸,其後又與數據線團也出現過接觸,其它過程流暢自然,整體表現優秀 ▲
綜合來講我認為三臺機器在避障性能上:
-
避障能力方面,三臺機器並沒有明顯差距,面對測試的幾種障礙物都有避障能力;
-
避障穩定性來說,追覓S10最強,石頭G10S次之,科沃斯X1稍遜;
這裡有個細節值得我們注意,這三臺機器在面對體積最大的 Switch手柄時,均出現過輕微碰觸,也不知道是手柄的擺放姿勢干擾,還是其配色干擾,或者就是各家企業沒有對遊戲機手柄的避障專門做過研究。
這次避障測試還能從側面看出三臺機器在清潔效率上的差異:科沃斯X1耗時 5分50秒;石頭G10S耗時 5分 20秒,稍長一些;追覓S10則耗時高達 6分 30秒,明顯要高於前兩者,
自左至右:科沃斯 X1 OMNI、石頭G10S、追覓S10 Pro
另外還有一個細節:雖然三臺機器都帶有攝像頭,但在完成避障之後,石頭和追覓會在地圖上標記出障礙物位置及種類,而科沃斯沒有該功能 ▲
而石頭和追覓的障礙物標記也各有優劣:
-
追覓S10在地圖上少標記了一個障礙物,但對於障礙物種類的識別更智能;
-
石頭G10S在地圖上完整標記了5個障礙物,但除了拖鞋之外,沒有識別出其它障礙物準確類型。
基站尺寸
如果說顏值高低尚能將就,但基站的尺寸是真正會影響用戶擺放和使用的。這裡我對三臺機器的尺寸做了個彙總:
在寬度尺寸上,科沃斯最大(448mm),石頭次之(422mm),追覓的 340mm的寬度展現出明顯優勢;
-
在深度尺寸上,石頭底板伸出最多(492mm),科沃斯(430mm)和追覓(423mm)接近;
-
在高度尺寸方面,我認為最高的追覓竟然不是最高的(568mm),科沃斯反而以 578mm再居榜首,石頭則以 420mm墊底。
小結:石頭的基站看起來最小,但實際佔地面積最大,如果放在走廊玄關可能影響走動;追覓的基站相對來說最小巧,白色機身家居感也很強。但如果需要嵌入安裝,石頭的基站高度最低,可能成為優勢。
基站功能
這裡我要說的基站功能並不是諸如集塵、洗拖布這些,而是細節功能:
科沃斯 X1 OMNI的基站在兩個水箱中間集成了一個收納模塊,其中可以收納清潔液、毛刷以及耗材拖布;
追覓S10 Pro的兩個水箱中間可以倒插一瓶清潔液,從而實現清潔液的自動加註。另外,在集塵倉蓋板背面,還收納了一把鳥嘴刀,細節方面非常不錯 ▲
石頭G10S Pro的基站則完全沒有這些額外功能。
另外,科沃斯和追覓的基站頂部都有三個觸控鍵,可以快速操作機器,執行返回基站、清掃和自清潔這些基礎功能,但石頭沒有 ▲
年輕人可能並不在乎基站上是否有快捷鍵,但這對於老人來說還是非常實用的。
塵袋續航
掃地機器人之所以出自動集塵功能,為的就是進一步解放雙手。因此基站的集塵續航還是比較關鍵的一個指標。
根據各品牌給出的參數:
-
塵袋容量同為 3L的科沃斯X1和追覓 S10,其更換週期卻分別為 75天和 60天;
-
更換週期同為 60天的石頭 G10S和追覓 S10,其塵袋容量卻又不相同。
難道各品牌的塵袋續航都是隨便標註的麼?答案當然不是。影響塵袋續航能力的主要因素中,除了塵袋的容積之外,還有集塵的吸力這項參數。
當我們再把三臺機器的集塵吸力參數一併放到這張表格中,就不難理解其塵袋容量和更換週期之間的關係了 ▲
總體來說,三者塵袋更換頻率大差不差,科沃斯以 75天稍稍勝出。
此時大家可能會關心:不同的集塵吸力下,塵盒內的垃圾殘餘會不會有明顯差異呢?
這裡我以長期使用的科沃斯X1(28000Pa)和追覓S10(17000Pa)為例,給大家做個實拍展示。在這組對比中可以看到,兩者在塵盒內殘留的垃圾並沒有明顯差異。在長期使用後,兩者塵盒內看起來都不是非常乾淨,但都屬於正常水平 ▲
此處有一個細節:科沃斯X1的塵盒單向片上粘了大量的灰塵。這主要是因為科沃斯X1在拖地時拖布出水量較大,吸塵口將水漬吸入導致的。不過目前優化後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
至於水箱續航,石頭G10S和追覓S10可以通過選購自動上下水組件實現自動換水,但科沃斯X1沒有——倒也不是技術原因,純粹是因為這款機器發佈太早,彼時自動上下水功能還沒被重視。
拖地清潔力
三款掃地機中,科沃斯和追覓採用的都是旋轉拖布,石頭採用的是震動拖布,且三者在工作中,都可以額外施加 6N的下壓力。因此,拖地清潔能力的對比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簡化成拖布設計的對比 ▲
大家期待的可能是我分別用不同汙漬作為測試物,然後分別用三臺掃地機輪流測試的情景,但很遺憾,我沒有這麼做。我想跟大家說幾句實話:
-
1、目前為止,所有的掃地機的拖地功能都無法一遍清除變乾的汙漬;
-
2、大家看到的所謂拖地測試,大部分情況下諸如番茄醬這類汙漬只是被抹勻了,肉眼看不到了而已,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被拖布帶走了。
既然大家都這麼“垮”,那測試還有什麼意義呢?我認為真的意義不大。
不過這也並不是說掃地機的拖地功能就沒有用了。拖地功能其實並不是用來處理明顯肉眼可見汙漬的,而是用來在日常保潔中處理那些不明顯的,或者顆粒極小,不容易被吸塵口吸入的灰塵的。
在上面這張圖中,汙水箱內沉底的泥垢清晰可見,這邊是掃地機拖地功能存在的價值 ▲
但這也並不是說三者拖地功能在使用中沒有差異:
石頭G10S
追覓S10
其中石頭G10S和追覓S10的拖布均帶有自動抬升功能,在上地毯時,可以自動“收”起來,但科沃斯不行 ▲
這項差異就導致前兩者(石頭和追覓)可以在不拆卸拖布的情況下,通過 APP設置機器工作模式(單掃/拖or掃拖一體);而科沃斯只能通過手動拆卸拖布,使其實現單拖地模式(掃拖模式下,無法清潔地毯) ▲
掃地清潔力
和拖地一樣,如果拿黃豆、大米或者灰塵測試,三臺機器在掃地性能方面也沒有明顯差異。
在吸力參數差不多的情況下,影響三者掃地清潔能力差別的,主要還是主刷結構 ▲
左:純膠刷;右:膠毛一體
其中科沃斯和追覓(S10可選配純膠刷)採用的都是膠毛一體的主刷(具體造型有差異),而石頭採用的則是純膠刷 ▲
關於這兩種不同結構的主刷設計,其實各有利弊,我在此前就做過詳細評測,此處直接引用數據:
純膠刷-石頭
膠毛一體-追覓
面對地毯上的毛髮,採用膠毛一體形式主刷的掃地機清潔能力明顯更強;純膠刷顯得力不從心 ▲
因此單說清潔能力,以科沃斯和追覓為代表,採用膠毛一體主刷的機器肯定更強。
純膠刷-石頭
膠毛一體-追覓
但在主刷的清潔和維護方面,膠毛一體的主刷更容易纏繞頭髮,不好打理;而採用純膠刷的石頭主刷兩側可拆卸,可以輕鬆取下頭髮 ▲
其實作為消費者,我倒是希望品牌可以分別提供不同結構的主刷給用戶選擇。發文前搜了一下,原來追覓真的出了純膠刷給用戶自行選擇!細節很走心了 ▲
一般來說,有些廠家會告訴你,邊刷的作用有兩個:
-
1、沿邊清掃時,將緊挨著踢腳線的垃圾“撥”出來;
-
2、在全局清掃中,歸攏垃圾。
但都已經全局清掃了,是否歸攏真的有價值麼?歸不歸攏,早晚不都是會被掃掉的麼?所以第二個作用顯然是偽命題——也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掃地機品牌優化了邊刷的轉動邏輯:沿邊清潔時,高速轉動;正常工作時,低頻轉動(防止打飛垃圾)。
因此,我個人的觀點是:雙邊刷毫無作用。不但沒用,反而增加了打飛垃圾的風險。
售後
掃地機的售後很少在評測中被提及。但其實售後是非常影響用戶實際體驗的一環。畢竟任何品牌的機器都有可能出現故障,但只要售後保障到位,消費者就不用擔心這些問題——京東的崛起,就證明了這一點。
在保修政策方面,石頭和科沃斯除耗材外的主要部件保修 2年;追覓保修2年並延保1年,共計3年。理論上追覓在售後方面會更省心,也算是“卷”到了極致 ▲
原本還想聊聊耗材成本,不過想想這東西各品牌差別不大,而且可以等活動入手,正兒八經對比沒什麼意思,所以乾脆略過了。
谷點充電能省電嗎?
文章接近尾聲,聊一點輕鬆的話題。谷點充電是石頭提出來的思路,目的是環保節電 ▲
但我認為這項技術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以石頭G10S為例:
詳情頁顯示這款機器的電池容量為 5200mAh=5.2Ah ▲
又已知機器電壓為 14.4V,因此電池中的能量為 5.2Ah*14.4V=74.88Wh≈0.075kWh。假設電池充電時的能量轉化效率為 80%,那麼充滿這塊電池需要耗電量為 0.075/0.8=0.094kWh。
我家建築面積 139平米,除掉傢俱家電佔地面積,實際用掃地機清掃面積大約在 50-60平米。我觀察過,基本上用石頭 G10S掃地,全局清掃後最後還能剩下大約 50%電量。我們多算一點,就算每次掃地消耗掉 60%電量百分比。
那麼一次掃地需要消耗的電能就是 0.094*0.6=0.056kWh——即便每天掃一次,那麼一年的耗電量也僅僅只有 0.056*365=20.5kWh。
這裡我以浙江省第二檔用電的峰谷電差價來計算:=0.618-0.338=0.28元/kWh。因此,一年省下來的電費僅有 20.5*0.28=5.74元。
能買啥?甚至買不來一瓶老乾媽。但話說回來,有總比沒有強?
類似的,我認為追覓S10 Pro採用的 6400mAH電池和快充技術也有點“強行差異化”的味道 ▲
總結
文章有點長,怕大家沒有耐心看完全文,所以文末還是簡單總結一下:
-
三臺機器在避障技術和基本功能來說,完全屬於同一梯隊,但在實際避障測試中,科沃斯穩定性稍差,石頭和追覓避障穩定性更高一些;
-
具體的功能方面,科沃斯X1因為推出最早,所以如自動上下水、自動清潔液以及自動拖布抬升功能全部缺失,功能方面要稍落後於石頭和追覓。另外追覓標配自動清潔液添加功能,而石頭的該功能則是自動上下水組件附帶的。
-
拖地性能方面,擁有拖布自動抬升功能的追覓和石頭用起來比科沃斯更加方便;
-
掃地清潔能力方面,採用膠毛一體主刷的追覓和科沃斯更強,但主刷的打理會比石頭的純膠刷麻煩一些;
-
售後方面,追覓保修政策相對更加厚道一些。耗材無法客觀對比,整體差別不大。至於三者外觀和體積,各位可以根據自己實際喜好和需求來選擇。
我預計在短期內,各家掃地機器人品牌應該不會再有什麼重大的功能迭代了,如果有意入手,現在是個不錯的時機。另外,對於石頭和追覓來說,旗艦機型中入門款的G10S和S10會比頂配的 Pro版本性價比其實會更高。
尤其是追覓,價格直接壓到了 4000元以內,真的是行業內卷狂魔。
堅持做有態度的評測,生產有溫度的內容。我是番茄,我們下一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