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時代一直在改變,如果你是70或80後,那麼你應該對ThinkPad這個品牌應該也狂熱過,但如果你是90或00後,那麼這個牌子對你來說,可能會很陌生。現在,這個品牌在中國還是出貨最多的商務機,尤其是商用這一塊,市場份額一直在70%以上,不過這也沒辦法解釋該品牌在使用者市場的水土不服。

很多人都知道,華為的matebook商務本出名,小新的家用本出名,遊戲本的則是R7000P。至於ThinkPad,不管是從價效比還是從做工等來看,可以說不是太良心,同價位的可替代的產品也很多。但是它曾經作為一個很厲害的品牌,是全球很出名的商務本,從上世紀開始就走進千家萬戶了。明明很有優勢,但是為什麼在聯想收購了之後,存在感就逐漸在降低了呢?就連品牌之前的粉絲也會被新產品勸退。

沒有了"小紅點"

首先,我們都知道,ThinkPad的核心是小紅點,現在的設計沒有了小紅點,就是沒有了靈魂,也沒有了市場。這個所謂的小紅點是能夠代替滑鼠的,從前Windows電腦的觸控板不好操作,靈敏度很差,這也顯現出了小紅點的實用。但是熟悉的人都知道,從T480s以後,小紅點就被大改了,甚至還把功能結構等都改了。新的ThinkPad的小紅點,就只有滑鼠的移動功能,跟滑鼠完全沒法比,甚至都不如觸控板。

另外,聯想小新Pro13的成功也表明,使用者們最關注的還是效能、螢幕、輕薄和價效比這四個點,而ThinkPad對於這四個點都不具備。5000元以下,有E、T、X、S系列,效能釋放基本都在15W,最好的T14也在22W左右。在同等價位中,ThinkPad的厚度是屬於中等的,價效比上,全系列的基本都是500-1000元的溢價,不過優勢倒是也有,那就是拓展性。

最後,全功能的Type-C介面都普及了,再加一個拓展塢,就可以幫助輕薄本完成連線上遇到的問題了,甚至還有外接4K螢幕。這意味著家用的輕薄本只要有2個C口,拓展性就可以超過ThinkPad。這下連最後的優勢都沒了,可以說是在市場上沒什麼競爭力了,那麼它對於使用者來說,還有什麼優勢呢?

相信講到這裡,大家應該也都知道為什麼ThinkPad逐漸不被青年所選擇了。時代改變了,商務本的概念其實已經不在了,主要的輕薄才是重點。讓想不到的是,最後打敗ThinkPad的不是惠普,也不是揚天,而是一個品類。ThinkPad近幾年一直是在吃企業採購的老本,一直被保護起來了,如果再被放到激烈的市場中,所有的缺點都會開始暴露。不過也有人說他們這樣做是為了減少噪音,減低電腦溫度,所以效能釋放就差了些,是種取捨。

就拿聯想小新Pro13來說,在日常的工作中,功耗大概是10W左右,沒什麼噪音。這款本是效能釋放可以長期在35W的一個輕薄本,但這不代表其在辦公的時候就不行。ThinkPad的效能釋放弱主要就是也散熱沒做好。而且現在已經進入視訊時代了,只是文字編輯已經不能滿足日常的工作需要了。總的來說,年輕人對這個品牌不喜歡,也不是偏見,反而是理智的決定。也希望聯想以後可以提高一下ThinkPad的產品力,否則如果被華為反超了之後,消費者只會覺得是他們咎由自取。

256
最新評論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第一次買這麼貴的記憶體卡,索尼A7S3 Type-A很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