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原本覺得很貴的包,但一看原價是現有價格的6倍,就覺得現價也挺便宜了?
為什麼一雙球鞋剛出時覺得很土,後來斷貨甚至被炒上高價後又覺得它順眼了起來?
為什麼你喜歡在網絡平臺上被“種草”?哪怕那件物品你原本不需要……
以上這些行為你是不是也中了幾條呢?在做生活中的各種選擇時,我們總以為自己正在做出明智的、理性的選擇。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商家又是如何洞察到我們的心理動機的?
在《怪誕行為學》中,美國杜克大學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教授丹·艾瑞里,通過一系列實驗研究顛覆了我們曾經普遍認同的——自身行為是完全理性的假設。
無論是喝奶茶、選擇穿搭風格,買一輛車還是談戀愛,我們的決策行為中總是帶有各種非理性。艾瑞里教授將帶我們找出這些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
商家是怎麼“錨定”心理價位的?
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你的面前有一瓶98年的法國紅酒,現在我們需要用自己手機號末尾三位數來給它定一個虛擬價格,比方說你的尾號為386,那麼這瓶紅酒就賣386塊。然後再來估算一下這瓶紅酒的實際價值是多少?
這是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教授德拉贊·普雷勒克曾給他的學生們做過的一個實驗,結果顯示:學生中後幾位數字較大的實際估價也最高,那些數字較小的估價也最低。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手機號碼後三位數字起到了什麼作用?
自然學家康拉德·洛倫茨提出過一個理論,叫“幼鵝效應”,指的是剛出殼的幼鵝會深深依賴它們第一眼看到的生物(一般是母鵝)。洛倫茨證明了幼鵝不僅會根據它們出生時的初次發現來做決定,而且決定一經形成,就堅持不變。洛倫茨把這一自然現象稱作“印記”。
我們的第一印象和決定也會成為印記嗎?答案是:沒錯,人類也會形成“印記”。
例如,我們遇到一個產品,我們一旦接受了第一眼看到的價格(行為經濟學中我們稱之為“錨”或“錨定”),對我們此後購買這一產品的出價意願會產生長期影響。
在剛剛的實驗中,你的手機後三位數字就成了這瓶紅酒的“錨”,以至於在其後的實際估價環節,你會潛意識的參考這個價格來進行評估判斷。
例如,珠寶大亨薩爾瓦多在二戰後期發現了一種市面上從未流通過的珠寶——黑珍珠,他希望利用其開拓新的珠寶市場,但顯然人們對這個從未見過的“黑丸子”不太感興趣。一批貨物即將砸在手裡,此時薩爾瓦多靈機一動。
他在數家影響力廣泛、印刷華麗的雜誌上連續登載了數版廣告。廣告裡,一串塔希提黑珍珠在鑽石、紅寶石、綠寶石的映襯下,熠熠生輝,還請來最當紅的歌劇女明星佩戴黑珍珠項鍊。
此後,黑珍珠的價格就與最貴重的寶石“錨定”在一起。同樣,我們一旦以某一價格買了某一產品,我們也就為這一價格所“錨定”。
因此,原本覺得很貴的包包,但一看原價是現有價格的6倍,也就覺得現價很划算了,商家們都深諳其道。
“相對論”的怪圈
我們先來聽一個有關麵包機的故事,威廉斯–索諾馬公司首次推出家用烤麵包機時,多數消費者不感興趣。家用烤麵包機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有錢為什麼不買旁邊那臺樣式新穎的咖啡機?
隨後,廠家想了一個補救辦法:再推出一個新型號的麵包機,不僅個頭比現在的要大,價格也要比現有的型號高出約1/2。這一下,銷量開始上升了,儘管賣出的並不是新型號的大面包機。
為什麼會突然這樣呢?就是因為消費者現在有了兩個型號可以選擇。既然一臺比另一臺明顯要大,而且貴了很多,有了比較他們便會自然而然地願意買那個小的。此後,家用麵包機的市場銷路便打開了。
在行為經濟學中,這種現象其實叫“誘餌效應”。實際上這臺更大、更貴的麵包機就是一個誘餌,它的出現就是為了能讓消費者甘願去買之前那臺麵包機。
同理,這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人們自己身上,《紐約時報》曾發佈過一則文章說,“人們嫉妒的是比自己更富有的人”。
在一則新聞故事裡,一位從哈佛畢業的醫生說:他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在癌症研究上獲得諾貝爾獎。可幾年後,在一場聚會上,他發現幾個同事給華爾街公司當醫學顧問比他行醫掙的錢還多,早已買了遊艇和度假別墅。
原本對自己生活滿意的他,忽然感覺自己太窮了。於是他放棄了夢想,轉而也投身到華爾街的高薪工作中來消除自己的“貧窮”感。
這位醫生是真的感到“貧窮”嗎?未必見得,但我們總是會陷入這樣的“相對論”怪圈之中。就像我們會為一支筆便宜了7塊錢而高興,而對一件便宜7塊錢的衣服無感,會覺得給一輛250000元的汽車加裝30000元的真皮座椅很值得,卻不願意花同樣的錢來買一套家用沙發。
唯一能夠讓自己不被這種無處不在的比較所裹挾,恐怕只能是主動打破相對論的怪圈了,在那場聚會上當有人開始談論自己的高薪時,選擇後退幾步。
習慣於被種草的“羊群效應”
你走過一家餐館,看到有兩個人在那裡排隊等候。“這家餐館一定不錯。”你想,“人們在排隊呢。”於是你也在後面排上了。又過來一個人,他看到三個人在排隊就想,“這家餐館一定很棒”,於是也加入隊列之中……
就算以上這個情境沒在你身上發生過,但你總被“種草”過吧?刷著小x書,不自覺就被博主們按頭安利了許多“好物”,博主一通好物展示、情境互動、強烈感染的買買買三連,氣氛都烘托到這了,再不買就不禮貌了吧……
一個夜晚過去了,購物車裡又多了十來樣“好物”,哪怕那些物品你原本不需要……為什麼我們這麼容易被別人“種草”呢?
艾瑞里教授在書中解釋道:我們把這種行為叫作“羊群效應”。基於其他人的行為來推斷某事物的好壞,以決定我們是否仿效。
甚至,羊群效應都不需要他人作為參照,自己都能陷入這樣的慣性中去。
一開始,原本你認為在咖啡店消費早餐是一件奢侈的行為,但那天時間的確太趕,剛好咖啡店不用排隊,你花了比平時早飯多三倍的價錢買了一杯美式和牛角麵包。
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一週一週過去,你一次又一次走進咖啡店,一次比一次更強烈地感覺到,你這樣做是因為自己喜歡。其他的消費變化也隨之而來,或許你會從18元的美式小杯換成28元的大杯,亦或者點起了38元的新品。
你不再考慮價格是否合理,因為到咖啡店吃早餐成了你的生活習慣。而既然你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早餐消費方式,也就無意中抬高了自己的消費水平。
你的消費動機排到了自己的體驗之後,你已經加入“羊群”了。
在《怪誕行為學》中,作者通過有趣的實例為讀者展現了許多大眾行為背後的成因,非理性也許是我們人類的本能,是主導我們生活行為和決策的一股強大的隱性力量。然而,日常中這些非理性的行為並非是空穴來風,無跡可尋。在經濟行為學中,無論多麼怪誕的行為都是有系統的、可預測的。
艾瑞里教授用風趣幽默的筆觸將邏輯縝密、深奧的學術名詞剖解得淺顯易懂,將這本有趣的社會學入門讀物呈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理解,那些日常生活中人們非理性行為的原因,或許正是隱藏在其行為下的社群文化與人的慾望。
本期文章僅討論了《怪誕行為學》第一部,整部系列共有6本:《怪誕行為學2:非理性的積極力量》《怪誕行為學3:非理性的你》《怪誕行為學4:誠實的真相》等,如果你也好奇日常生活中這些奇怪的行為,想要對背後的心理動機、思考邏輯一探究竟的話,那麼不妨來讀一讀本系列,一起漲“芝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