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珍今年82歲,網癮比歲數還大。
一離開電腦和手機就焦慮,對開心消消樂愛得更是專一,一共7個QQ賬號,分別打到了1000多關,網名:時髦老太太。
時髦老太的電競日常,偶爾興奮,多數沉默,全部以罵罵咧咧結尾。
上午,阿珍還對模仿unbelievable饒有興致。一關能玩一天,到了晚上就開始委屈腔:“今天真他媽倒黴,再也不玩了!”
阿珍住東屋,我住西屋,隔了兩道門,但她的這些碎碎念我都聽得極清楚,從早上8點一直到太陽落山。老人大多耳背,意識不到自己說話聲音大,但我也只是默默聽著,不點破。
千萬不要提醒他們老了。對老人來說,不認老的精氣神兒比身體實際情況更重要。
如果你也喜歡網上衝浪,那麼大概率見過她的這張出圈照。
阿珍熬夜上網的照片火了之後,我不止一次勸:“奶,你開燈玩吧,對眼睛不好。”
面對來自孫女的體貼關懷,網癮少女只覺得吵鬧:“我的草原我的馬,我想咋耍就咋耍。”
阿珍的衝浪精神,讓我突然相信了70歲大爺王者峽谷五殺這件事。
哎,青春期的奶奶,不好管吶。
從小我就許諾阿珍,長大要帶你看世界。
人總是潛意識以為,親人年紀再大,也一定還會有明年。但去年爺爺的突然去世讓我實感,來日並不方長。
決定在春節這樣特殊的日子帶阿珍旅遊,最大原因是她太傲嬌。一生要強的老太太不肯去兒女家過節,但又怕她觸景生情,所以我決定帶她出去散散心。
但通過近期的觀察發現,阿珍不僅不想我爺,甚至每天晚上邊喝酒邊自言自語:“單身真tm爽。”
我爺人緣好,鄰居都愛找他幫忙。前幾天隔壁老太太和阿珍聊天感嘆,附近就數老陳頭最好,你想不想你們家老頭?
阿珍當時沒說話,到家打開消消樂,東屋的碎碎念再次如期而至:“你一個老太太想人家老頭嘎哈?你想你就跟他去!”
我爺平時沒啥愛好,有個手機在旁邊放快手情感主播就能聽一天。阿珍嗤之以鼻,罵吵死了,瞎編的故事也就能騙著你傻爺。阿珍愛好上網,對網速要求極高,但我爺不喜歡她亂花錢。就升級寬帶的問題,倆80多歲的老人在院子裡battel,跟街坊們打賭第二天就去離婚。
老兩口相愛相殺一輩子,但我爺走了一年,我卻覺得他一直都在。
他平時就不聲不響,睡得很早,醒著也只是坐沙發上靜靜聽我們聊天,沒什麼存在感。現在,那個舊手機仍然每天放著快手情感主播,只不過它的忠實聽眾變成了阿珍,睡前準時收聽,沒到5分鐘準時打起呼嚕。
這樣的日子循環往復,一切都與一年前沒什麼區別。
一開始,當我提議帶82歲的阿珍去旅遊過春節時,她大概每週反悔一次。
同意了就說,灶王爺綁腿肚子上,人走家搬吶!沒幾天又猶豫,說那得花多少錢啊?最後我買好機票,她才終於說了心裡話:“我這麼大年紀了,萬一在外面犯病,怕你害怕。”
還好我瞭解阿珍,老一輩似乎天生被什麼東西綁架著,要求他們永遠保持拒絕和剋制。還好我明白,一生總在奉獻的阿珍其實也有一個想出去看大千世界的不老靈魂。
當時我不在東北,所以這是阿珍第一次獨自一人坐飛機。別看她82歲,一看見城裡的高科技,心思特別大。
從安檢到登機,再到取行李,阿珍都拒絕空姐幫忙。她還主動打開幾次健康碼,等著人誇:“哇!你哪像80多啊?”一聽這她就驕傲得很。
飛機上的雲低低的,厚厚的,阿珍把每一朵看得都很認真。
看累了,就主動要杯拿鐵,不加糖。“我很喜歡那種清醒的感覺。”她說。
阿珍出現時,拖著行李箱,後邊還揹著一個大包,不用猜就知道一定是她的寶貝電腦。
落地青島是晚上9點多,剛喝完咖啡的阿珍卻絲毫不覺疲憊,一路上炫耀是如何像年輕人一樣獨立坐飛機,那樣子像極了一位凱旋的將軍。
上一次見阿珍這麼興奮,也是飛機配咖啡的一個午夜。凌晨三點一進屋,家裡燈竟然亮著,我爺出奇的沒聽直播,只安安靜靜坐在沙發上。我們一進屋他就緊著問:“難不難受啊?餓不餓?”左右阿珍睡不著,倆人就這樣嘮了一整晚。
到青島的第一夜,大概是怕我擔心,阿珍整晚碎碎念著自己身體沒問題。我說:“奶,快睡吧。”可她不聽,她一點都不難受,一點不餓,幾句話來回重複。
也許她不是說給我聽,只是想一遍遍提醒自己,走過的路呀,別忘記。
和阿珍的旅行,讓我見證了她的很多第一次。
第一次站C位
這並不是阿珍第一次旅行。以前大家出去玩捎帶過她幾次,她怕耽誤大家行程,一把年紀還總要遷就別人的節奏。這一次,阿珍終於擁有了私人訂製旅行。
今年東北的冬天比往年更冷。飛機落地西雙版納,閉眼前還是光禿禿的樹幹,一睜眼,霎時被紅的黃的紫的擠滿。阿珍光是走在版納的小路上都開心得不得了,一路驚歎:“哎媽,這花奪zun!(多漂亮)”
阿珍特別喜歡拍花,後來只要有親戚串門,她都會掏出手機翻出幾千張版納花照片,要求所有人都從頭到尾看一遍,邊翻邊說著她在版納的新奇見聞。有時阿珍還夾帶私貨,說起一些她年輕時在生產隊的迷倒萬年少男的往事:“那時候我奪zun吶!”
我想,在阿珍的記憶裡,她大概也曾和那些花兒一樣明豔。
版納很美,她走得也很慢,阿珍把每一朵花都拍得認真。
我拉著她的手,按她的節奏慢慢走、慢慢看,慢慢講每一處的風景,也翻來覆去聽著那些過去的故事。
第一次探店
既然是雙人旅行,給我拍照的壓力自然給到了阿珍。
自從82歲的阿珍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新手機iphone13,攝影技術噌噌噌再上一個臺階。其實老年人學習新東西很快,只需要年輕人耐心一點,再耐心一點。
陪我探店打卡,阿珍的拍照技術已經讓很多男朋友完敗,堪稱一個合格的老閨蜜。不僅喜歡幫我拍,阿珍偶爾還來點自拍。
“我們倆拍一張。”阿珍主動提議。
“沒人給我們拍啊。”
“自拍唄!”
只是原相機總不能讓她滿意:“這根本照不出我的美!”
“看左邊,手掐腰!”80老太顫顫巍巍在網紅店興奮地指導孫女擺pose拍照,這個畫面光是打字形容都非常詭異。
大概等我們老了,孫女會是個職業吧。
第一次趕時髦
阿珍有三大底線:不能說她老、不能說她笨、不能說她皮膚不好。
帶阿珍買新衣服,她從不肯去老年服裝店,只願意和那些穿得花裡胡哨的年輕人一起選衣服。搭配iphone+金戒指,更具Old Money氣息。
版納口味偏酸辣,我幾乎默認了阿珍吃不慣南方菜。萬萬沒想到,幾天下來,相比之下更挑食的竟然是我。
阿珍熱衷找網紅店嘗試年輕人的花樣,什麼檸檬雞爪、蠔油芒果、拌木瓜、烤香蕉,一切稀奇古怪的做法都讓她興奮。
在版納的第10天,我的護膚品旅行裝終於哀嚎,它真的一滴都不剩了。
“奶,你有抹臉的嗎?”我發誓,我真的隨口一問。
“神仙水你用嗎?”阿珍手裡赫然出現一瓶SK2,我揉揉眼,確定沒看花。
阿珍的一些行為,經常讓我懷疑這個82歲老人身體裡是不是住著一個千禧辣妹?
我奶比我還潮這一現狀,是時候整頓了。
“神仙水沒收!”
“?”
第一次住民宿
周圍人對我和阿珍的旅行日常十分好奇,在版納開民宿的朋友甚至願意免費借住給我們一個月。
於是,在版納的旅行生活變得緩慢而自由。每天花三四個小時帶阿珍逛逛,租車環洱海、看大象、逛夜市、再買點菜回來做飯,二兩半小酒下肚,大腦放空得有理有據。
這樣的旅行生活我稱它為“旅居”。不是“旅”不用匆匆趕行程,不是“居”不用把風景只當作生活的背景。
和阿珍的旅居生活,每天晚飯後都有半小時的談心環節。
我躺在床上,阿珍一邊玩消消樂一邊和我閒聊著,目不斜視,主題大多離不開結婚。
一會說,你總得找個人照顧你啊,又小聲碎碎念:“我要是你,我也不找!單身真好。Unbelievable!”
一會又出謀劃策:“你也不能只看臉,像吳亦凡就嫖娼進去了吧。Bonus time!”
今天的阿珍一連過了好幾關,貼近一看,滿級大佬阿珍果然在切換小號屠殺新手村,遊戲id——時髦老頭。
不愧是電競少女,連懷念人的方式都這麼與眾不同。
我故意調侃起來這位嘴硬的少女:“我爺哪裡時髦啊?”
像是被戳穿了小心思,阿珍猛抽兩口煙掩飾慌張。
“……你爺是鋼鐵直男!他這樣的也不能找!”
算命的說, 阿珍能活到83歲,也就是明年。
我是無神論者,壓根不信什麼算命,但旅行的這一年,我只怕被命運算計。
每一次出門,表面上我可以故作輕鬆,但無時不刻都有一根弦緊繃著。
最大問題還是疫情。睡不著的晚上,我一遍又一遍刷新當地信息,生怕突如其來的意外嚇到阿珍。同時住宿方面,除了民宿外我都不考慮,就是為了保證阿珍能隨時做飯吃,哪怕是封城。
每到一個新景區,我都會偷偷提前看好最近醫院的位置,隨時觀察阿珍的身體狀況,還好她全程都沒有不舒服。
老人的速度特別慢,一方面是體力,更多的是心理方面。尤其到了臺階前,一看見臺階心裡就緊張。到了這個年紀,很多老人去世原因都是不過輕輕摔了一下。
所以,所有路線我都會篩選出沒有臺階、路線最短的方案,提前踩點,最後牽著阿珍的手,以她的速度緩慢前進。
以至於旅行結束回家後,阿珍跟所有人嘮叨:“出門孫女一直拉著我的手,像牽小孩似的。”
這句話不只是吐槽,平時霸氣外漏的阿珍,在這次旅程中確實變了性子。
她開始小心翼翼,行程看似以她為主,但一個附屬品、拖油瓶,才是她給自己的定位。
意識到這個變化是在大理的某個早上。
早飯前,我有冥想半個小時的習慣。但這半個小時裡,阿珍在我房間出入起碼不下十次,她耳朵又對音量判斷有誤,摔得門哐哐響,我終於忍不住跟阿珍發了通脾氣。果然,之後的幾天阿珍安靜了很多。
大概一週後,我還沒開始冥想,只是坐著看手機,餘光突然瞟到半個腦袋慢慢從門縫探進來,以為我又在冥想的阿珍嚇了一跳,趕緊輕手輕腳退了出去,樣子滑稽得像做錯事了的小孩。
很奇怪,我忽然開竅一般想起了那些旅途中的細枝末節。
原來,阿珍說“你不是喜歡喝咖啡嗎?一起進去坐坐吧”,或許是她累了的暗號,但又不想掃我的興;
阿珍說“擺渡車200塊也坐!”或許並不是她捨得花錢,而是在保證自己不犯病,必須不打亂我辛苦安排一整晚的行程安排;
或許那些香料很衝的東南亞菜她其實吃不慣,或許指揮我擺拍的那些照片她根本看不清,手也一直在顫抖。
或許……
或許,整場我自以為服務於阿珍的旅行計劃,不過是阿珍在用自己的方式陪伴我。
我不敢看阿珍,只埋頭吃飯。那天的早飯鹹鹹的,大概是鹽放多了。
歷經2個多月旅行,我和阿珍終於回到了東北。
果然一到了自己的地盤,阿珍立刻生龍活虎起來。
和阿珍逛超市,我竟然逛出陪大佬視察工作的感覺。她全程手插兜,或者背在身後,走得大步流星,睥睨四野,讓82歲的老人難得看起來很有安全感。
我問阿珍:“不駝背有什麼秘方?”
“人這一輩子,腰板都要挺直。”
這是我選擇回家陪阿珍的第2年。其實我並不是戀家的人,如果不為了阿珍,現在我可能在世界上的任意一個地方,就像每次給她打視頻電話,背景是世界上任意一個國家她都不奇怪一樣。
但對阿珍,我只說我喜歡自由職業,實話只會讓傲嬌的她徒增壓力。
但有些事情無法掩飾,阿珍知道我是待不住的靈魂。畢竟,我是她親手養大的玫瑰,我像她,腦子裡有她的思想,生活裡有她的影子,她就是一部分現在的我。
“不用了,不要了,沒有事。”
這就是阿珍那代人的特點吧,永遠都要拒絕和剋制。
但是我們要主動一點,再主動一點,抓住一切機會去陪伴,別留遺憾。
如果你也有摯愛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請記得珍惜。
來日,並不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