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日前,潮電智庫發佈了一份統計數據,數據顯示,三星在2022年上半年暢銷手機機型中總銷量為1.11億部。其中,暢銷的機型有26款,前三機型銷量分別是GalaxyA13,銷量1136萬部;GalaxyA12,銷量1056萬部;GalaxyA32,銷量983萬部。

潮電智庫的統計方式是將全球智能手機按200美元一階,分為五個價格段;以五個價格段分別取暢銷機型TOP20;彙總形成全球暢銷智能手機品牌。據此,潮電智庫分析統計,三星在2022年上半年的全球暢銷智能手機品牌中全球排名第一。

從過往的數據來看,三星手機已經連續9年蟬聯全球銷量第一。在2022年,智能手機呈現全球性下滑的大環境下,三星為何依然能做到全球第一,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三星手機全球第一,是如何做到的?

根據潮電智庫統計,三星在600-799美元、800+美元的暢銷機型TOP20品牌彙總中,輸給了蘋果,位居第二;

在0-199美元,200-399美元,400-599美元的暢銷機型TOP20品牌彙總中,都是位居第一。

從價格段來看,三星在高中低三個價格段都有完整的產品佈局與廣闊的機型覆蓋,在中低端市場銷量全面領先,僅在4300元以上的市場銷量輸給了蘋果,但三星總體上在高端市場並不弱,排名第二,這是由於蘋果在高端市場太強大。

加之蘋果在三星完全缺席的中國市場牢牢坐穩了高端市場的地位,且幾乎吃掉了華為空出來的絕大部分市場蛋糕,從數據來看,在中國之外的全球高端市場,三星依然具備與蘋果一戰的實力。這不由得我們思考,三星是如何做到的?

從主觀能力因素層面來看,三星所擁有中國產手機並不具備的垂直一體化供應鏈能力。三星掌控著處理器芯片、存儲芯片、液晶屏等移動終端核心電子元件的設計和製造能力,也掌控著最上游的CPU、NAND閃存、DRAM內存、顯示屏、AMOLED面板、攝像頭等供應鏈環節,手機所有的核心元器件與製造供應鏈環節幾乎都可以自產自足,三星在橫向一體化供應鏈體系方面的能力非常強大,這是中國產手機廠商甚至蘋果也不具備的能力。

依賴垂直一體化供應鏈能力,在各個市場本土建立工廠,開動產線,三星這一套全產業鏈零部件落地本土,三星有條件在全球國際化市場深耕各個區域化市場。

目前來看,三星在全球擁有最廣泛的線下實體銷售服務。它從供應鏈到渠道,可以做到自給自足,形成一套非常完整的高中低機型佈局,形成機海戰術打法,並且可以將更好的旗艦功能下放,比如三星A系列很早就標配了IP68防水,早前的中國產陣營並沒有做到這點。

此外,近年來,三星摺疊屏手機Galaxy Z Fold系列和Galaxy Z Flip系列也是最快的覆蓋到各個市場。

由於垂直一體化供應鏈,三星也無需過多依賴外部關鍵供應商去進口關鍵元器件。因此三星手機尤其是中低端產品,可以從成本上降低元器件的跨國採購成本與相關零部件的專利許可費用,採用自家元器件,從價格上與配置上要更加具備性價比優勢。

比如我們從數據看到,發佈於2021年12月的三星GalaxyA13熱銷週期達7個月;三星GalaxyA12和三星GalaxyA32熱銷週期超過1年,三款機型都是中低端市場的手機,在中低端市場,三星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是非常強的。

有時候跨國進口相應的元器件與組裝工具產品,這其中涉及到龐大的物流成本與專利技術許可成本,甚至也涉及到某些特殊市場的法律層面的風險。比如今年4月底,印度指控小米及其旗下印度子公司以假冒成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方式非法匯款給國外實體,但小米的解釋是,小米的印度版本產品當中使用了高通技術,這些都是向高通支付的專利費。

近年來,印度的罰款制裁大棒揮向了小米OV,但是在長期佔據印度市場份額第一的三星(近年來有時候與小米並列第一或以微弱的比例屈居第二)卻很少被印度抓住把柄。這或許與三星的關鍵元器件與技術都可以做到區域市場自給自足有一定關係,在政策上也避免了相關跨國支付風險。

事實上,相比中國產手機在2016年之後才開始走向海外市場,三星在歐洲、非洲、美國以及自東南亞、印度等各個區域市場都是深耕了很多年,相關的市場渠道佈局已經非常完善,並且對各個市場的進入時間都要更早,甚至早在功能機市場,三星手機、電腦、家電廚具等產品已經是全球化佈局,品牌影響力要更加強大,對全球市場用戶心智的影響要更深。

比如說,由於三星家電、PC數碼等各種產品均在全球市場流通,包括歐洲與北美這些中國產手機很難打下來的市場,三星的各種市場經銷渠道與營銷本土化資源都已經在長期深耕了,也可以複用。

而三星在其他領域的產品非常廣泛,形成覆蓋眾多領域的品牌影響力,這又反過來影響了全球各個市場的用戶心智,從首因效應與品牌效應層面,全球市場在中低端手機產品層面都可能更加優先選擇三星。

此外我們知道,三星有很強的硬件基因,但軟件系統是短板,這方面過去也輸給了中國產手機的定製系統體驗。但因為海外Android手機不同於國內,用的是谷歌統一的Andorid 原裝系統,谷歌GMS+原創Android Auto的生態體驗本身還不錯,彌補了三星在軟件體系體驗層面的短板。

此外三星與谷歌微軟等大廠合作緊密,在軟硬件層面的合作以及捆綁宣傳效應強,比如三星安卓和PC Windows系統形成了互聯性效應,微軟官網賣三星手機,三星手機出廠帶微軟系軟件,三星的one UI在海外也已經開始牽頭安卓設計,優化UI等。

海外安卓有了谷歌的助力,又在優秀的硬件做工、設計的加持下,三星的高端旗艦與蘋果iPhone依然有一戰的實力。

因此,三星從硬件持垂直一體化供應鏈、機海戰術機型,在全球擁有最廣泛的線下實體銷售服務網絡與大量的本地化供應鏈工廠,加之海外Android原裝系統谷歌GMS服務的加持彌補系統軟件短板,以及各地本土化渠道深耕與覆蓋廣泛的生態產品帶動的品牌影響力,共同推動了三星手機在中國之外的全球市場的高銷量。

從三星身上,有哪些我們需要重新認清的事實?

當然,三星如今在全球市場的成績,某種程度上,也得益於美國對華為的芯片制裁,我們從2019年的勢頭來看,三星在歐洲等海外市場面臨著非常危機的境況。

我們回顧過去的數據來看,2018年全球銷量榜單,華為達到了2.06億臺,國際銷量達到1億,年增長5000萬臺,當年三星出貨量首次跌到了2.9億,同比減量2500萬臺,二者的出貨量差從1.63億臺縮減到8600萬臺。

2019年Q1華為季度出貨量持續攀升,出貨量高達5910萬臺,和三星的季度出貨量差縮減到1180萬臺。也在2019年Q1,華為手機的全球市場份額達到了19%,三星手機全球市場份額是23%,差距越來越小。

接下來是2019年5月20日谷歌斷供,華為海外業務陷入危機,2019年,華為大陸保持40%的增幅,海外市場增幅變為0。

因此,如果沒有受到制裁因素的影響,三星在歐洲這種海外高端市場地區的份額會受到很大沖擊。但因為華為被制裁退出的因素,三星也開始重回增長軌道。

這意味著,三星有不可小覷的綜合實力,但是三星的競爭力並非不可挑戰,尤其是我們看到,今年來,在蘋果iPhone的強勢進攻下,三星手機本土大本營開始失守,在南韓市場份額首次跌破60%。

但從華為淡出後的兩年來看,華米OV當前在海外也不具備挑戰三星的實力與能力,中國產廠商在海外的主場都聚焦在印度市場深耕,搶佔印度市場的人口紅利,無論在硬件供應鏈實力、品牌影響力、全球化渠道佈局與本土化網絡構建的能力以及各個價位的產品層面的競爭力,與三星也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們知道,三星失去了中國市場,在早些年不少人看來,三星可能會在全球智能手機行業逐漸的衰落下去,畢竟,在國內市場,自從三星note7事件之後,三星在中國市場逐漸邊緣化,在近兩年來,也幾乎沒有多少人關注三星手機。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也沒有多少存在感。但三星在全球市場依然風生水起。

在過去不少人固有的認知中,中國市場很大,但凡有廠商少了中國市場,必然走下坡路。但三星其實恰恰給我們上了一課,這個世界很大,誰也不是離了誰就沒法活,我們不應該過於高看自己,而小看了這個世界之大。

一個企業,能真正融入全球市場,謀求在全球市場不斷深耕,獲取生存空間,才有可能真正強大。儘管面臨全球性的電子消費衰退,但依賴在硬件研發工藝能力與其全套產業鏈架構以及在全球市場的渠道網絡與品牌影響力,不出意外,這在未來依然可以支撐三星在Android陣營做老大。

這給中國產手機的啟示是,儘管在印度市場受挫,但我們不應該放棄全球化佈局,依然要堅持全球化佈局與全球化視野。事實上,由於蘋果iPhone的品牌效應以及在封閉的軟硬件閉環系統的加持下,在海外市場,中國產手機要挑戰蘋果有一定的難度,中國產手機在海外市場的真正對手是三星。

無論是長期做到對硬件上游供應鏈的掌控、不斷追求在硬件工藝與產品技術的層面的突破,還是在全球各個區域市場深耕本地化渠道網絡與政企關係,三星的全球化能力與韌性,是中國產手機廠商需要認清的現實,也是值得我們廠商深思與學習的。

6
最新評論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一加發力了,驍龍8旗艦降至3699元,沒早買的恭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