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前言

今天和大家一起討論的,也是最近被廣泛提及並比較的兩個HiFi 藍芽音箱:華為Sound X和哈曼卡頓Aura Studio 3。

Sound X是華為和帝瓦雷聯合推出的產品,充分利用了華為在消費電子領域所觸及的廣度,以及帝瓦雷在聲學領域的絕對專業性。華為我們都很了解,現在我們主要來說說帝瓦雷。

帝瓦雷是總部在法國巴黎的全球HiFi Top3品牌,在音樂發燒友中享有極其崇高的地位。目前已經在紐約、倫敦、巴黎、北京等地開有線下旗艦門店。帝瓦雷不僅僅和和雷諾F1車隊深度合作,同時也獲得了LV的注資,可以說在汽車和時尚界都享有很高的地位。

帝瓦雷現有的產品序列中,“金蛋”和“銀蛋”是典型的代表,單個音箱的售價高達數千美元。“雙蛋”的體積都不大,但擁有最高達4500瓦的功率,並且在保證細節和不失真的前提條件下,低音表現極其出色,這徹底打破了音箱的功率和低音表現和體積正相關的固有觀念,這也是帝瓦雷產品的殺手鐗之一。

Aura Studio 3,顧名思義是Aura Studio產品的第三代了,一直以來都是哈曼卡頓在消費端藍芽音箱的主力產品序列。

本文將全面對比華為與帝瓦雷聯合設計的Sound X與哈曼卡頓Aura Studio 3,從ID設計、互動、資料傳輸,以及高低中音等方面的全方位比較,現在出發!

設計和硬體方面的比較

首先來一張它倆的合照。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Sound X的體積明顯要比Aura Studio 3小一圈。但有趣的是,它倆的功率確實旗鼓相當的,並且在低音體驗上會有感知上的逆轉(後文會詳細提及)。Sound X正演繹著“小身材有大能量”的含義。

顏值方面,雖然風格迥異,但肯定都是顏值線上的。不管是作為電子產品也好,亦或者是家居擺件也好,都是優秀的存在。

Sound X整體是胖胖的膠囊形狀,正面是“HUAWEI”的LOGO,背面則是“CO-ENGINEERED WITH DEVIALET”,這些字母足以證明Sound X的真正身世了。

Sound X在兩邊對稱的設有兩枚低音單元,在鏤空的“小膠囊”裡面透出了擁有金屬質感和CD光澤的低音喇叭蓋。這是帝瓦雷的Push-Push設計,對稱設計可以使得兩個低音單元產生的背波相互抵消,讓雜音更少,讓聲音更加純淨;雙低音單元在平行執行的狀態下,聲音相位得到疊加,使得低音更具大能量。而在產品下部的看不見的網布之下,同樣對稱的設有六枚中高音喇叭。

而Sound X的頂部一圈金屬網,功能上是音箱的通氣孔,而設計上所圍成的圓形區域則是互動操作空間。

整體而言,Sound X的外殼做工非常精緻和厚重,外表是在PC材質上有了特殊的不導電真空電鍍層,視感和觸感都是極佳的,感覺非常類似高階瓷器餐具,是不會破碎的瓷器質地。

Aura Studio 3的外觀也非常有趣,保持了Aura Studio系列上部分透明的設計,類似於玻璃罩的設計,當然材質是不可能是玻璃的,必須是透明塑料的,否則必然會破碎一地。

而下部分黑灰色的網布之下才是真正和聲響相關的硬體區域,網布裡面則是三枚中高音單元的小喇叭。

Aura Studio 3 的低音單元設計到了產品的底部,是單枚設計。這個設計很好的從視覺上“隱藏”了低音單元的存在,但在實際使用中有比較大的問題(下文會詳說)。

操作互動方面先說Aura Studio 3,確實讓人對它的設計不明所以。在透明塑料罩和網布之間有一圈塑料,而整個機子的所有操作按鍵都在這一塑料環上。

正面依次是音量-、燈光開關、音量+。三個按鍵沒有背光,視覺上非常不明顯,甚至可以說以很難發現來形容。

Aura Studio 3 的背面有電源開關和藍芽配置兩個按鍵,操作起來更加讓人抓狂,不僅僅同樣難以找到,且必須把裝置搬轉過來才能操作,此時還有電源線拉扯著……

還有一個問題,因為一般藍芽音箱都放在桌子上,而桌子的高度是明顯低於人胸口的高度,導致用手去操作按鍵就非常不符合人體工學,除非你半蹲著去操作。

我們再來看看華為Sound X的操作互動。

按鍵都是在頂部,操作是符合人體工學的。且都是感應按鍵,並且有一圈由內而外的全綵光環呼應。當手靠近的時候,虛擬按鍵就會有背光亮起,就不會有找不到按鍵的尷尬發生。

接下來說說兩者的資料連線。

我們說藍芽音箱,Aura Studio 3 確實是純粹的藍芽音箱,因為連線方式只有通過藍芽來連線。操作方式唯有:1,按下背後的藍芽配置按鍵;2,開啟手機設定;3,找到藍芽連線裡面Aura Studio 3 並點選連線。

而對於Sound X來說,在和手機建立連線方面,要比Aura Studio 3更為豐富。Sound X有“一碰傳音”功能,只要使用帶有NFC功能的安卓手機觸碰Sound X的NFC區域,就能迅速建立連線,手機正在播放的音樂就能即刻讓Sound X播放。

音質體驗比較

音箱的核心素質是音質,在試聽對比開始之前,我準備先談談兩者的音質引數情況。Sound X的聲音訊率響應範圍是40Hz~40kHz,而Aura Studio 3 是45Hz~20kHz。很明顯前者擁有更深的低音下潛和更高的高音延展性,不僅能夠更好的展現更多的音樂場景,同時也能還原更多的聲音細節。

那麼,接下來做開機實測對比。

曲目一:Tritsch-Tratsch, Op. 214

首先是一首小約翰斯特勞斯(Johann Strauss Jr.)的著名交響樂曲,主要考察的是音箱的聲場和細節表現。

很明顯,得益於更加寬廣的音訊相應範圍,聲場方面Sound X是完勝的,比Aura Studio 3更能還原交響音樂會巨集大的現場。在種類繁多的樂器變化中,單簧管、雙簧管和長笛都清晰分明,但Sound X對小提琴的高頻還原更加自然且精準。

曲目一:Sarah Connor & Natrually 7 - Music is the Key

這是一首小天后Sarah Conner和節奏組合Naturally 7合作的作品。所有伴奏音樂也都是出自Naturally 7組合的人聲模擬。測試這首歌,主要就是看音箱人聲的表現,包括中頻的男聲表現和中高頻的女聲表現。

很明顯,Sound X和Aura Studio 3出現了風格的分化:前者在保持細節的同時,音色上兼顧情緒和情感的表現,而後者主要單單體現在人聲細節和清晰度的還原。初聽Aura Studio 3感覺還行,但聽久了明顯感覺白開水般的平淡。

另一處讓人感覺詫異的是,Aura Studio 3每次播放到中高音量的時候,可以明顯的感受到桌子的震動和因此產生的雜音。這是Aura Studio 3的低音單元朝下的設計所造成的,巨大的低音能量轟擊到桌面,導致桌面震動和雜音。只有把它放在石材或者瓷磚地面上,才能減小這種負面效應。

而Sound X,由於低音單元的絕對的對稱Push-Push設計,哪怕在還原重擊鼓聲的時候,不僅僅體現了絕對的低音優勢,也不見桌面的震動。同時,看著低音單元巨大的振幅(最大可以達到20mm),用手觸控機身卻感受不到明顯的震動,因為對稱的低音單元,使得每一次震動的後坐力都相互抵消了。

此外,Sound X在低音表現上也明顯的更加真實、更具現場感。其實得益於Sound X具有的SAM®️數字演算法,這是一項在HiFi低音領域享有盛譽的帝瓦雷獨佔技術。SAM®️演算法使用在DAC之前,能夠彌補喇叭和功放之間的不穩定因素,讓低音更加穩定且真實的發揮,防止低音與中高音之間的延遲感,讓低音的細節更加豐富、更具實體感。

有了Push-Push和SAM®️技術的加持,使得Sound X的低音體驗遙遙領先於Aura Studio 3。

曲目三:Eagles - Hotel California

這是一首經典的試音歌曲,且擁有包括各種樂器、人聲,甚至是現場觀眾的歡呼,也體現了演唱者對情感和思想的表達,聲場也時大時小。試聽此曲,我主要是檢測音箱的現場感還原。

演唱會現場為何如此迷人?因為現場能表現的東西要來得更多!而一款優質的音箱,對於演唱會現場感的還原,也是決不能少的考察部分。

Sound X這方面的表現,聲場控制的優勢,以及音色在情感上更優秀的表現,使得現場還原感更加。而Aura Studio 3,好像並不在行表現跨度很大的音樂。

總結

華為和帝瓦雷合作的Sound X、哈曼卡頓的Aura Studio 3,都是目前比較熱議的中高階藍芽音箱產品。

帝瓦雷本身是奢侈品般的頂級聲學品牌,其產品非常之貴,而華為這次把超高價的帝瓦雷產品帶進了福斯電子消費品行列,讓更多人能夠以很高性價比的價格享受到頂級的聲學產品,確實令人欣喜。

Sound X對比Aura Studio 3,除了後者的體型更加魁梧,以及相當的價格,其他在設計、互動、資料連線方面,前者都佔盡了優勢。在最核心的音質表現方面,Sound X在低音方面擁有巨大的優勢,在聲場控制、人聲和情感表現、更高的高音延展,以及大跨度音樂的綜合表現同樣都擁有優勢。

【End】

827
最新評論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手機像“超跑”、15分鐘充滿電,iQOO 5 Pro優勢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