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上一期「千元顯示器橫評」之後,我們很高興幫助了 5000 多名真實使用者挑選並且購買了顯示器, 在我們釋出的如何解決顯示器 EDID 的文章之後,上百個使用者通過我們的給出的方法,讓自己的顯示器「煥然一新」。

這一期我們優先照顧了需要高色準的設計顯示器。當然,喜歡打遊戲的也不要急,我已經安排員工上班測試了,但不知道為什麼進度一直起不來。

高色準顯示器從 1000-2000 元價位就有談色準的機型。2000-3000 元是各家競爭的主戰場,部分型號開始用自帶出廠校色報告,一些小廠,開始主打廣色域 。3000-4000 主要是大品牌出沒。像戴爾,明基都有各種專業模式,AOC 和飛利浦也開始注重外觀跟設計。

我們今天橫評的選擇,就是卡準 4000 元以內,涵蓋主流品牌,兼顧一些引數越級的小廠。

從設計、剪輯、調色等從業者的需求出發,順便也想幫蘋果的 Mac 使用者挑幾臺外接顯示器,最終我們把型號鎖定到了 14 臺。

你也可以直接翻到最後看結論,我們測試的十四臺顯示器確實有不少表現不錯的。

色域

我們先來說說最影響顯示器價格的引數——色域。只要沾上廣色域 ,就意味著背光的成本的增加,顯示器的價格就不會太便宜。

色域其實就是顯示器能顯示的所有顏色範圍的集合,通常是趕不上人眼的範圍的。所以我們人為地劃定出了幾個常見色域範圍,比如最基礎的 sRGB ,以及廣色域標準 P3、Adobe RGB 等,它們涵蓋的色彩一個比一個多,價格自然也是一個比一個貴。

那我們需要不需要廣色域呢? 如果你心裡但凡想過這個問題,說明你既不是來自印刷行業也不是來自電影行業,那你大概率就不需要廣色域。

也許你新買的的相機支援更廣的 Adobe 色域,新手機也支援 P3 廣色域,但其實只要你的照片、視訊是要釋出到網際網路的,根本沒有必要在色域這件事上多花錢。因為整個網際網路的流媒體幾乎都是 sRGB 的。

唯一特殊的就是蘋果使用者,因為蘋果從手機到筆記本、 iPad 已經全線普及 Display P3 色域的螢幕,但是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只要你在蘋果的裝置上看網際網路內容,蘋果也得在 P3 上老老實實地顯示 sRGB 的色彩。除非你需要在 P3 螢幕上去擴充套件第二塊螢幕,比如你在 MacBook 上去外接一臺顯示器,一起顯示,那為了統一觀感,選擇一臺 P3 的顯示器當然是更好的 。這次我們的選品中還真的有 P3 色域的顯示器。

但如果你只是把筆記本當一個主機關上螢幕用,那即使你是蘋果的裝置,選擇 sRGB 也完全沒有問題 。 因此我們只需要看這幾臺顯示器對於sRGB的色域覆蓋率就好了。

一說覆蓋,可能大家會擔心覆蓋得夠不夠,會不會影響顯示效果 。恰恰相反,行業發展到今天,這些顯示器實際能顯示的色域面積都要大於sRGB的 ,正是因為太大,這些顯示器反而無法正確地顯示出sRGB了 。

為什麼這麼說呢?

你看 sRGB 是這樣一個三角形。

很多顯示器能顯示最鮮豔的「紅」「綠」「藍」可能比 sRGB 的範圍更大。

如果我們不做處理,就會導致當你想顯示 sRGB 這個小三角形最鮮豔的綠色時,顯示器就顯示了它能顯示的最鮮豔的綠。這就會導致顏色過飽和,不準確。所以這些廣色域的顯示器需要對超出 sRGB 的色域進行「限縮」。

你可以把「限縮」這個詞理解為把一個大三角形縮小到小三角形裡。這就會導致縮小之後,就很難保證100%的覆蓋,但是對於日常使用來說,也不是太大問題。

這 14 臺顯示器裡面只有 5 臺還做了不錯的色域限縮。而像 優派、KOIOS、LG 這幾臺就有很明顯有過飽和的傾向。

這裡面最可惜的是三星,你看,它明明可以覆蓋 98% 以上的 sRGB,卻只提供了 P3 模式,但對 P3 的覆蓋只能做到 82%。

你把它當成蘋果的 P3 顯示器去用吧,它很多色域蓋不到,你把它當成Windows 的 sRGB 顯示器去用吧,它有很多的顏色又是過飽和的。

所以就導致它既不適合蘋果使用者,對於 Windows 使用者來說顏色也太鮮豔了,不準確。

所以現階段,對於注重色彩準確的專業人群來說,sRGB 還是更穩妥的選擇,再看到那些設計顯示器還在宣傳 120% sRGB 時直接無視掉就行了。

即便你要是想買廣色域的顯示器,最好也能帶色域限縮。否則你的顏色都很容易過飽和,當然也就不準確了,這也是你經常碰到的第二個概念,色準。

色差小,不等於準

色準,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顏色的準確度。但是提到色準 △E 可能就有點門檻了。

舉個例子,打車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發送一個定位,因為定位精度的問題,這個定位可能跟我實際距離有偏差。當顯示器顯示顏色的時候,實際顯示的顏色和目標顏色的座標差,就用 △E 表示,所以他是個長度單位。

定位當然偏離得越少越好。因此,△E 也是越接近 0 越好,這顯然有點難為這些顯示器了,我們今天的 14 臺顯示器中,有好幾家都宣傳自己 平均 △E< 2。

小於 2 夠不夠用呢?這是一個瀏覽器圖示,我們把紅綠藍黃四個主要 顏色偏離了 2 左右 (建議把螢幕亮度調低),請能看出區別的扣 1 ,恭喜你,你得加一點顯示器的預算了。

△E 是我們選擇顯示器非常重要的引數,但是我們可不能看到廠家說這個數字,就直接拿來比較。各家自帶的校色報告裡面,我們發現有的顯示器測了 30 多個顏色偏差,有的顯示器測了 4 個顏色,就說自己 △E 小於多少。

結果很有意思,除了 AOC 這臺顯示器,其他宣傳 △E<2 都達標了,更有意思的是,最保守的只測了 4 個顏色,宣傳自己 △E<3 的明基,色準資料竟然是最好的,平均色差不到 0.6。

既然色準這個資料這麼好用,我們是不是可以直接閉著眼睛買 △E<2 的顯示器就行了?別急,天還沒黑,請別急著閉眼。

6504K 不等於白

當我們把 14 臺顯示器點亮,準備看看圖片和視訊的時候,熟悉的味道又出現了,十四臺顯示器,14 種白,五彩斑斕的白又再一次出現了。

上一期千元顯示器裡我們把大家白色偏差大的原因,歸在了色溫偏離大,但是這次大家的色溫控制整體比上次好了很多,為什麼白色還是不一樣?

其實不光顯示器,大家平常買手機,甚至和同學買的是同款,但是看起來就是不如別人的顏色正。明明手機是可以調色溫的,為什麼調了之後,還是有點點偏色,不如別人白呢?

我們談色溫,其實色溫是這條曲線,它表示的是把一個物體(絕對黑體)加熱到不同溫度時發出的光的顏色。比如加熱到 6504K ,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那個白。

但是按照色溫的演算法,在 6504K 線上所有的點,其實色溫都是6504k (顯示公式計算過程)如果我們極端一點的話,圖上這個點,也是 6504K 的色溫。所以哪怕同樣是 6504 K的色溫,可以發綠,也可以偏紫。

所以下次你再碰到新買的手機螢幕偏綠或者偏黃,商家讓你調色溫去解決的時候,你直接告訴他:「你這是白點不準,別談什麼色溫」。

因此,我們用色溫描述白色並不準確,因為6504K 的「白」本質上是一個點 。要真正看白色準不準,我們應該把白色當做一個有座標的顏色,去計算顯示器顯示的的白色和白點的距離,也就是前面我們說過的△E。

當然測試白點有點麻煩,這次的顯示器的背光光譜相比千元顯示器更復雜,常見的蜘蛛、CA310 等分色計,如果沒有光譜儀針對不同的背光進行校準的話,就會有非常大的誤差。 為了更為精準地測試白點,我們在 9 月份將我們的光譜儀送到上海進行了校準,以保證此次測試出的資料都是新鮮可靠的。

當我們拿到白點放在我們的色域圖上時,就會發現,各家的白色離白點有多遠,是哪種偏色傾向。

對於一個普通使用者來說,在 3 以內,都算不錯了,但是如果你是組合兩臺顯示器的話,儘量選擇相同品牌,同一型號,近似批次的顯示器,這樣一致性會更好一點。

因為單純地選兩臺白點相差 3 的顯示器, 可能你足夠幸運,這兩個顏色剛好是相反的方向,它們之間的色差其實可能會疊加變成 6。

所以選一臺好的顯示器,色準得小,白點也得準,還好滿足的顯示器還剩不少,我們找來了色準和白點資料都相差不多的三星(平均2.8,白點3.03)和戴爾(平均1.54,白點2.95)打開了圖片,按理說,這個差距應該非常小。但實際上,一個偏紅,一個偏綠。

五彩斑斕的灰(色彩平衡)

色準和白點資料好,意味著顯示器底子是好的。但是色彩很複雜,它不是我們看到的平面二維,而是一個三維空間,高度其實就是亮度,白色是由等比例的 紅、綠、藍組成的。

從純黑到純白的這些灰色,也必須由同比例的紅綠藍組合出來。

如果紅色多了一點,綠藍少了一點,那麼這些灰就會偏色,反映在畫面上就是黑白照片的顏色看起來不純淨,偏色。

在三維空間裡,看起來不直觀,我們如果們去掃描每一種灰度的RGB 比例,並把它拍平,就可以得到這樣的平面圖——RGB 平衡。

怎麼看這張圖呢?比如戴爾在 90 度灰色的時候,它的綠的比例大概多了 3,而紅和藍差不多少了 1 ,而三星正好是反過來。

所以我們把這兩臺顯示器調整到一致,我們就需要在色彩工具中,把戴爾的綠降低一點,紅藍加一點,三星的紅色降一點,才能在視覺上,讓兩個顯示器接近。

這個就是「RGB 平衡」 ,別看它是灰色的紅綠藍比例,但如果灰色不準,說明其他顏色也不準,只是通過黑白照片,能更容易看出區別來。如果你也曾經為了一張照片反覆的去微調這些引數,但是發到別的螢幕上一看,顏色都不對,彆氣彆氣,下次咱換個準點的顯示器。

這14臺裡面 GeekOn (P3模式)的 RGB ,幾乎是貼著標準線走的,在顯示灰階的時候非常純淨,飛利浦和 AOC 的表現也還不錯。大多數都處在 2% 的偏離線內,像飛利浦、GeekOn、KOIOS、戴爾這些都屬於表現較差的,在處理灰色畫面的時候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偏色,這些或多或少都會對你調色工作有影響。

伽馬曲線:影響所有顏色

現在,我們有了「色域」、「色準」、還有 「白點」、「RGB 平衡」這些武器,是不是就可以幫我們挑出最準確的顯示器了呢?

別急,如果再把三臺顯示器放在一起,對比一張照片。如果我們以 KOIOS 這臺為基準的話,你有沒有發現,LG 的畫面偏暗,AOC 的畫面偏亮。這就是我們這期視訊要講的最後一個重點,也是難點——伽馬。

這是同樣一張照片,gamma 從 1.8 到 2.6 的樣子。可以看到數值越高,畫面看起來越濃郁、對比度越高、也更暗一點。相反,伽馬越低,畫面越明亮一些。其實,伽馬就是一條決定畫面明暗關係的調節曲線。就和我們視訊和圖片處理軟體裡的曲線是一樣的。

如果經常用這根曲線來調整畫面的人應該知道,微微的調整,整個畫面的影響會非常大,如果顯示器預設的這根曲線天然就不準,這個影響會有多大。

我們也給這些顯示器的伽馬錶現簡單分了個級,表現好的和表現差的在看很多照片的時候還是有明顯的區別。回到剛才的這三臺顯示器上,它們的伽馬曲線是這樣的。LG 過高,AOC 過低,而 KOIOS 貼合的就很好。

這些不貼合的曲線會對你的調色有什麼影響呢?我們以 LG 為例:LG 的伽馬整體都要高於標準曲線,前面我們知道數值越高,畫面會越暗,所以 LG 在顯示絕大多數灰色時是要過暗的。如果你直接調亮了,就是調了個寂寞。

還有一點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LG 的伽馬標準曲線和另外兩臺似乎不太一樣,其實不同行業是確實需要不同 gamma 的,不同伽馬標準的命名方式也不一樣。比如顯示器行業常用的預設 gamma 有 2.2 ,有 sRGB ,電影行業用的較多的有 2.4 和 BT1886。這裡的 sRGB,BT1886 是伽馬標準,就是個名字,別太糾結。

比較特殊的是戴爾在P3模式下預設是 DCI-P3。

蘋果的螢幕也叫 P3,但是用的是 Display P3。兩個標準的 gamma 一個是 2.6 一個是 2.2 ,當然,這是選擇本身沒有錯。戴爾更適合的是電影工作者,可如果你是 Mac 使用者,看到了 P3 這個字眼就衝去下單,千萬別。

如果你剛好買的是這款,一定要記得去偏好設定裡,去選擇 DCI-P3 ,蘋果自己會對映到正確的顏色上,但是會略微損失一些色階。

顯示器就是顯示顏色,為什麼色準都不能代表好壞呢?

其實色準 △E 是一個很好的指標,只不過大家測的顏色都太少了。有的廠家測了 3、4 個,有的多的測了 30 個,哪怕我們不辭辛苦地去測 100 個顏色,但是你知道你的顯示器有多少種顏色嗎? 1600萬個,有的甚至是10.7 億色 。所以問題就變成了如何用最高效的測試方案,去估算天量的顏色資料。

我們現在換一種方式來看看,過去的十幾分鍾裡,我們究竟幹了什麼?

首先,我們以黑色為基點。 通過色域限縮,確定了 紅 綠 藍 的方向。紅和綠確定黃,紅和藍明確了紫,綠和藍指明了青。接著我們用光譜儀尋找到了顯示器精確的白點。

在白點和黑點之間以 5% 的精度,分離出 19 種灰色的紅綠藍的比例 ,從而確定了軸線,也就是 RGB 平衡。同時我們測量了這個 21 點的亮度,根據他們的分佈,描繪出伽馬擬合度。

所以當這些點呈現在空間中的時候,我們從黑點出發,貫穿 19 個灰色,抵達白點,以白為頂點,連線紅、綠、藍、黃、紫、青的時候,其實我們已經構建出了顯示器的色彩矩陣。

正因如此,我們才把色域、色準、白點、RGB 平衡以及伽馬作為綜合的標準,一起去衡量一款顯示器,我們也同步生成了每一臺顯示器的測試資料和報告,同步到了微信,大家可以回覆關鍵詞「報告」獲取。

最後到了推薦環節。

如果你是一個工作中需要用到準確色彩的專業人員,比如設計、攝影、後期調色等,那麼我們推薦你優先購買那些平均 △E<1 的顯示器,14 臺顯示器裡面我們優先推薦明基、飛利浦和谷星。

如果你是 Mac 使用者,我們推薦 KOIOS(32英寸) 、谷星這兩臺顯示器,它們有不錯的 P3 覆蓋,較小的 △E,像谷星還有專門的 Mac 模式,也都有 C 口供電。

如果你是普通使用者,KOIOS 27 寸的這臺顯示器雖然色域限縮做得一般,但綜合表現配得上這個價位。相似的還有 AOC 和飛利浦這兩款,加上 KOIOS,這三臺我們建議哪個便宜你就買哪個。三星雖然沒有做色域限縮,但如果你只是一個影音愛好者,就想看漂亮的,平時喜歡追番看電影,那這種過飽和的顏色你可能會比較喜歡。

最後需要提醒大家的一點是,像谷星、KOIOS、GeekOn這些小品牌雖然在某些引數上表現不錯,但大家要知道它們一定是有妥協的。

比如雖然它們在同價位拿到了越級的面板,但在螢幕一致性、均勻性上跟大廠有差距。 產品做工上和有成熟模具甚至單獨開模的大廠都比不了。

售後上大廠大多數都是三年質保,甚至可以做到上門和以換代修服務,這都是小廠不敢想的。

說這些的目的就是給大家打個預防針,如果你選擇買小廠的話,在承擔同價位越級引數的同時,你也更需去注意做工。當然,如果你是奔著螢幕本身的素質和表現去的,那你也不會失望的。

495
最新評論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從X86切換到arm,深入分析蘋果筆記本的 M1 晶片到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