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英特這十年留下的梗還真不少,擠牙膏,一屁股坐牙膏管上把牙膏擠爆了,14奈米無限加工資,科技以換針腳為本,今天就說說英特爾換針腳的事,

十年前,智慧酷睿一代的誕生,英特爾把AMD先提出的CPU與GPU融合的理念率先實現,在一塊基板上把CPU和集成核顯的北橋封裝在了一起,主機板上也只剩下一顆孤零零的南橋晶片,英特爾也順便把南橋晶片的名稱改成了PCH,CPU的介面採用了1156針腳,AMD當時就傻了,這個明明是我先提出來的設想,你英特爾咋就一聲不吭的先把產品做出來了呢,AMD當年剛把3A平臺弄順溜點兒,也就是AMD的CPU,晶片組和顯示卡,其實,這麼一整,最倒黴的就是英偉達,從此以後,英偉達也徹底退出了晶片組業務,兩家都沒得玩了。

正當所有人都以為1156介面最起碼能用兩年的時候,不到一年的時間,英特爾就整出了第二代的智慧酷睿,同時把介面從1156換成了1155,在一片罵聲中,1155介面的二代智慧酷睿的表現確實給人驚豔的感覺,CPU和記憶體控制器,PCI-e控制器,核顯完全封裝在了一顆晶片內,每顆CPU獨享一級和二級快取,三級快取成環形架構共享給所有CPU,這樣一整,大大的降低了記憶體和顯示卡與CPU進行資料交換的延遲,綜合性能大幅度提高,也開始了將近6年的I3默秒全的時代。

一年以後,英特爾將CPU的製程工藝從32奈米提高到了22奈米,CPU的架構不變,退出了3代智慧酷睿,針腳保持1155,但是不換個針腳就不是因特爾啊,到了第四代酷睿的時候,INTEL把原來CPU電壓控制模組從主機板搬到了CPU內部,CPU的介面也順理成章的換成了1150,英特爾這麼整導致的兩個問題,一個是4代CPU的超頻能力雖然不錯,但是普遍溫度過高,另一個就是留給主機板廠商發揮的空間太小,8系9系的主機板普遍供電薄弱,而且供電模組也是高溫,看看當年所有廠家的主機板都是丐中丐版

終於在5代酷睿的曇花一現後,我們迎來了6代酷睿,全新的14奈米+工藝,同時支援DDR3和DDR4記憶體,全新外部時鐘控制器,順帶又把核心電壓控制模組搬回了主機板,所謂不換CPU介面的INTEL就不是好英特爾,CPU介面換成了1151,不得不說6代酷睿有些地方還是很良心的,同時支援兩代記憶體,還有就是數年以來,又支援超外頻了,而且某些型號能超的幅度還很大,雖然後來遭到英特爾技術手段封堵,到還是給了超頻玩家久違的樂趣,以後得七代到十代均不再支援超外頻,儘管介面都是1151

到了8代的智慧酷睿,碰上了AMD推出銳龍系列CPU,開始瘋狂的堆CPU核心,效能也不在拉誇,英特爾也開始了把牙膏擠爆的節奏,I3真四核,I5真六核,I7六核12執行緒,甚至奔騰也開啟了超執行緒技術,到了9代,I7 變成了八核,甚至弄出了I9 變成了8核16執行緒,介面竟然還是1151,剛開始公佈出來的時候,大家都以為英特爾良心發現,結果真正發售的時候才發現,雖然依然是那個1151,但是部分針腳的定義變了,100系和200系的主機板竟然點不亮八代九代的CPU,經過國內外的大神孜孜不倦研究,終於發現連線和遮蔽部分針腳,可以讓CPU正常上電,再通過修改主機板BIOS的微碼和ME就可以使八代九代的CPU可以正常工作了。所以這兩年火了魔改事業,

10代智慧酷睿的推出,英特爾終於如願以償的把CPU針腳換成了1200,可是從依然整合DDR3記憶體控制器方面看,10代的CPU依然是6代的優化版,現在據說已經有部分大神把移動的10代魔改成了1151介面,看來華強北的能力越來越強了!

1232
最新評論
  • 1 #

    你說了這麼多我還是不知道買哪一種主機板划算

  • 2 #

    Haswell 那兒筆誤了,不是1151是1150

  • 3 #

    Intel這十年淨在研究針腳了。

  • 4 #

    英特爾10年了,也只是修修補補,換個針腳。

  • 5 #

    這在各行各業都存在,沒了有力的競爭對手,自然沒了前進的動力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手機小白不知道選啥手機?來我這三分鐘教你選好市場上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