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時值魔獸世界9.0更新,朋友找我裝一臺方便摸魚且移動便捷的小鋼炮,於是一臺行動式的小機箱就提上了日程。

正好最近打算試試1U Flex電源突破下裝機體積下限,最後選擇了Formula Studio的Loli1機箱,最終體積為寬114mm高234mm深192mm,體積5.1L。如果要追求更極限的體積,在整機發熱可控的情況下,進一步去掉頂部的兩個9cm風扇位可以將體積壓到4.7L以下。

相較我的GSP670耳機,感覺Loli1機箱真是不大。

Loli1機箱旁邊放著7.2英寸螢幕的巨屏手機Mate20X對比一下大小,可見體型之妖嬈。

主機配置

處理器:英特爾 i5 9600Kf

主機板:ASUS ROG STRIX Z390-I GAMING

顯示卡:華擎RX 5500XT Challenger ITX 8G顯示卡

散熱:L9i

機箱:Loli1機箱

電源:全漢 FSP Flex-500G 額定500W 1U銀牌電源

卸下擋板來兩張左右側檢視,內部空間基本上是利用到接近極致了,雖然我用的是全漢的原裝電源線,但是哪怕上定製線省下的空間也極其有限了。

Loli1機箱側面再對比一下Mate20X手機,實在是小身段。

後檢視

有全側透的擋板,裝上之後給我一種忘記裝擋板的錯覺,哈哈。

再來一張整機效果就說說loli1機箱和主要配件

配件開箱

ROG STRIX Z390-I是華碩Intel Z390平臺的最強ITX主機板,現在依舊挺能打的。

開箱動圖來一張

背面是I/O介面解析和支援列表,還有特點介紹圖

全家福,除了ROG STRIX Z390-I主機板本體以外,配件非常豐富,WiFi天線,4根Sata資料線,M.2螺絲以及M.2安裝套件,還有可程式設計LED擴充套件線、束線帶

ROG STRIX Z390-I主機板正面,因為很大一部分覆蓋著鈦灰色的散熱片,而主機板本體也是深色調,所以主機板整體有著金屬一般的質感,最引人注目的是巨大的、泛著金屬鈦灰色的一體式I/O背板,學名冰甲,其全金屬材質的手感不是塑膠可以比擬的,也導致整塊主機板拿在手裡沉甸甸的,堪比我們東北的大殺器之一——磚頭。

背面來一張,需要注意的是ROG STRIX Z390-I主機板背面還有個M.2介面

豐富的介面,從左往右依次為包括了HDMI2.0、DP顯示介面、2*USB2.0介面、3*USB3.1 Gen 1(藍色)Type-A介面、1*USB3.1 Gen 1(黑色)Type-C介面、千兆網口、2*USB3.1 Gen 2(紅色) Type-A介面、1* ASUS Wi-Fi GO! 模組 (Wi-Fi 802.11 a/b/g/n/ac 和 Bluetooth v5.0)、1*光纖S/PDIF數字音訊輸出介面、音訊插孔。

ROG STRIX Z390-I主機板的CPU插槽保護蓋上帶有JOIN the REPUBLIC的標記,可以說納了投名狀了,I/O部分的一體式散熱和主機板供電部分的空隙處看過去還有矽膠散熱貼的身影。

ROG STRIX Z390-I大部分的介面都設計在邊沿,便於安插,只是和我之前用過的兩代神板M6I和M7I不同,ROG STRIX Z390-I的CPU供電沒有和主機板供電放在一起,不過就我理線的水平來說,這個差距可以無視,哈哈。

主機板的風扇介面和華碩神光同步的RGB介面都在CPU 8pin介面旁排成一行。

由右上至左下依次為24pin主機板供電、MEMOK開關旁邊還帶著一個小led燈,USB3.1 GEN2介面、兩個Sata6G介面、前置面板的USB3.0介面。MEMOK是為了改善記憶體的相容性,當因為記憶體問題無法開機的時候可以進行自適應修正,也帶有糾錯Debug燈。

拿掉說明書和貼紙再來一張精簡版全家福

M.2散熱片上自帶敗家之眼LOGO,雖然小小的,但是分量並不輕,散熱片背面是Laird矽膠散熱貼

扣上敗家之眼散熱,使得M.2硬碟處於雙層金屬散熱中的夾心位置,散熱效果更好,需要注意的是機箱前置介面、音訊介面還有工作情況燈的介面都在M.2硬碟散熱裝甲和PCI-E介面之間

記憶體

包裝很素,正面左下的標識列出了特點,比如說用了10層的PCB電路板等等

包裝背面直接透過透明鏤空處看到記憶體3200MHz CL22-22-22-52 1.2V的引數,再結合10層PCB和抗干擾、耐高溫、長效元器件的用料和設計,穩的一比。

取出開創者DDR4記憶體本體,銀白的馬甲和包裝一樣素,體型不誇張,上大體積風冷相容性應該不是問題,起碼我之前裝機的利民霜靈FS140支援的就不錯。

常規造型來一張。

顯示卡

loli機箱的尺寸只能安裝短顯示卡,而魔獸世界9.0摸魚又不是太難,所以選了華擎的RX 5500XT Challenger ITX 8G顯示卡。

開箱動圖先來一張, 這塊RX 5500XT外包裝採用紅黑配色,小圖示顯示了這塊顯示卡的主要特點,包括7nm,支援PCIe4.0,有8G記憶體,滿血256bit GDRR6視訊記憶體倒是沒寫。

RX 5500XT Challenger ITX 8G顯示卡的尺寸僅為17.8cm,比較嬌小,但是相對來說散熱風扇的尺寸倒是不小,直徑10cm。

150W TDP需要單8Pin供電

背面來一張,可惜沒有背板~

由左至右依次為3*DP口,1*HDMI介面。

電源

雖然是摸魚用小鋼炮,但是考慮到穩定和靜音以及以後可能的折騰空間,沒打算給朋友隨便上一般的1U電源,正好看到全漢 FSP Flex-500G 額定500W 1U銀牌電源上市,就是他了!

開箱動圖先來一張。

附件全家福

全漢 FSP Flex-500G的額定為500W,作為一個1U電源還獲得了銀牌認證很不錯了,這樣一來也給了以後升級更好的U或者顯示卡比如說2070的mini或者更高的mini卡預留出了空間,最主要的是還不吵,要不是150mm*81.5mm*40.5mm的尺寸放不進Gen8機箱,我都想跟著整一個了。

模組介面特寫,裝小機箱足夠了,40mm的滾珠軸承風扇隱藏在蜂巢式鏤空外殼後面,這個是我接觸過的最安靜1U Flex電源,除了在烤機的時候我都沒聽到風扇轉,實在是安逸。

菊花位來一張

機箱

隨機箱附帶的配件盒裡有各種安裝需要的螺絲以及鋁合金腳墊,還附帶了一把小螺絲刀,考慮的很周全。

選的是皮質把手,透過兩個小螺絲固定。

360°動圖先來一張。

前面板簡簡單單的一個開關鍵和USB3.0介面一個。

背面結構和散熱孔位,標準的背靠背結構,1U電源下置。

左側面板開啟,主機板架直接固定在左右兩側,側板和邊框嚴絲合縫,擰下螺絲之後可以直接慢慢像開門一樣拉開側板,而且既沒有晃動感也沒有滯澀感,loli1機箱的加工精密程度可見一斑。

前後面板的厚度要比兩側的面板要厚2mm

Loli1機箱的加工工藝非常到位,嚴絲合縫,在裝機折騰過程中也沒有遇到割手的情況。

右側面板取下,看下右側檢視,結構非常簡約。

用來固定兩個9mm風扇的頂部橫樑很容易就能夠拆下來,我後來就是拆下來用的,因為和ROG STRIX Z390-I主機板的一體式I/O裝甲有點衝突,不過好在側擋板的細密鏤空設計散熱效果不錯,沒上頂部風扇溫度也控制的很好,如果喜歡側透或者非要露出RGB的話需要小改下頂部即可。

底部同樣也有鏤空設計,方便風扇進風,目前還沒有安裝支撐腳。

測試

娛樂大師先來一張

3DMARK Time Spy測試

3DMARK Time Spy Extreme測試

3DMARK Fire Strike測試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測試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測試

室溫22℃,得益於Loli1機箱的側透開孔和9600Kf以及5500XT的熱量都不算大,跑了17分鐘的測試,CPU全核最高頻率,溫度穩定在77℃,核心溫度79℃,顯示卡溫度67℃,這個溫度還是在loli1機箱沒有安裝頂置排風風扇的情況下取得,所以除非要上更強的CPU,不然在安裝鏤空金屬側板的時候沒有安裝頂置風扇的必要。另外,因為都是靜音裝置而且全漢Flex-500G電源的散熱小風扇也比較給力,所以聲音也不是很吵,朋友對此非常滿意。

以上就是此次裝機分享,希望對想要裝5L超小鋼炮的朋友們有用。

25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一個資深程式設計師體驗,鍵盤很重要,雷柏V860機械鍵盤使用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