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蘋果商城最近上線了一個有意思的小東西,叫HomePod mini,不錯,就是之前那個HomePod 的mini版,mini到什麼程度呢?你可以一手掌握,售價在千元以內的一個小音響,到底能給蘋果和使用者帶來什麼價值?

音箱?不就是聽歌嗎?對!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聽歌,而且很多人只用它來聽歌,但我認為,聽歌也許只發揮HomePod 五成的功力,還有五成是什麼呢?

就我的理解,蘋果推出mini版的目的是在於用更低的價位和更妥當的體積,最大限度提升HomePod的市場覆蓋率,其後面更大的野心則是讓這個音箱成為你家庭的控制中心,一旦你的生活和工作開始以HomePod為智慧樞紐站,蘋果的生態產品包含硬體和內容就會順勢而入,大事可成,這也許就是蘋果推出HomePod mini 的終極意圖,相對於聽歌,這個生態價值已經超過了產品五成的功力。

大家想象一下,有多可怕,一個生態佔領百萬級以上使用者的家庭生態,這件困難而正確的事情,不僅僅蘋果在做,小米、華為、谷歌都在做,這時真正的生態高地的競爭,誰能堅持到最後,就有未來起碼三十年的話語權。

在這個領域,也許華為會成為蘋果的終極對手,華為醞釀已久的鴻蒙OS beta版釋出在即,華為出售榮耀,說明華為戰略裡,手機並不是全部,對於攻守兼備的華為,蘋果如何守住陣地呢?

華為和蘋果之爭,必然是生態之爭,而不僅僅是手機、平板和膝上型電腦。

那麼,HomePod mini 此時開售就顯得意味深長了。

蘋果和華為要實現對使用者家庭生態的佔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整個市場仍在被教育的過程中,要論這個領域的開拓者,小米家庭生態顯得快人一步,從音箱、電視、空調、智慧家居如燈泡、插座等全面涉及,另外華為在近兩年的佈局也加快,反而蘋果有些趕不上的節奏。

我們開啟蘋果的“家庭”應用,HomeKit裡的生態商品遠遠沒有小米和華為豐富,而且商品的價格價效比程度也不太高,看來在家庭生態這個領域,蘋果距離中國市場的本土化還有一段距離。

這,興許就是華為和小米們的機會。

但也不能忽視蘋果在這個領域的決心和實力,蘋果強大的軟體生態對於轉化中國龐大的使用者群體把蘋果HomeKit作為智慧家庭首選並不是那麼難的事情。

使用者的習慣正在逐漸養成,你是不是當你早上醒來會習慣地呼叫手機:

嘿! Siri!今天溫度多少?

小愛同學!上班路上堵嗎?

小藝!小藝!播放朝聞天下!

所以的手機廠商朝思暮想的就是使用者把自己的手機作為家庭生活控制中心。

蘋果的夢想也是如此,蘋果的夢想是所有的蘋果裝置,包括HomePod 都可以成為你的“家居中樞”,你可以遠端控制HomeKit智慧配件,那麼,如此多的裝置,哪個裝置更容易被使用者接受呢?

不約而同,亞馬遜推出了Echo音箱、谷歌推出了谷歌HomeHub、華為推出了華為Sound X,還包括小米的小愛、天貓精靈等。

毫無例外,得益於智慧語音智慧識別技術的發展,音控成為效率最高的互動方式,那麼智慧音箱就承擔了這個中轉站角色,同時,使用者還能享受比手機更好的音質,這種不太重的切入方式成為巨頭們的首選。

庫克在2018年曾經重點闡述蘋果的內容戰略,未來蘋果將提供更多的流媒體服務,包括線上影片、遊戲和圖文內容等,在商言商,蘋果把各項內容服務做得再好,也需要實現內容變現,但蘋果顯然已經在蘋果Music的盈利上找到了突破口。

HomePod mini這個智慧小音箱,給蘋果補上的一個缺口就是,對於那些不滿意手機音質的使用者而言,HomePod音箱實現了與蘋果裝置的無縫連線,同時可以享受更好的音質。

習慣是可怕的,巨頭們深諳此道,不惜花費長時間砸錢去培養使用者習慣,老使用者轉化和培養新興使用者群體是慣用的戰略手段,蘋果顯然在下一盤大棋,近期透過傳統的手機平板等業務保增長,中遠期則培養使用者習慣,加快生態內容的滲透,作為蘋果生態的競爭者如華為小米等,步伐要加快了。

15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OPPO三段式摺疊手機亮相!淺析:什麼樣的創新更值得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