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間,華為的Mate系列經歷了十代的更迭,已然成為了消費者心中當之無愧的旗艦之選。今年的華為Mate系列更是在產品端強調“極致科技”的理念,一口氣釋出了華為Mate40、華為Mate40 Pro,華為Mate40 Pro+和華為Mate40 RS版,集齊了中杯,大杯,超大杯以及土豪之選的旗艦陣營。相比於後幾款,搭載了5nm晶片麒麟9000E的華為Mate40標準版上市時間最晚,但因為輕薄的手感以及小屏的特質而備受期待。
在前些日子,我提前拿到了今天開始預售的華為Mate40標準版,先於大家使用了下這款小屏旗艦產品,具體體驗如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為了讓更多的小夥伴儘快對華為Mate40有較為詳細的瞭解,我特意做了這個表格,對比了大杯的華為Mate40 Pro和超大杯的華為Mate40 Pro+。最大的區別在於處理器、拍照、充電以及防水等幾個方面。效能方面,Mate40系列採用了5nm 5G SoC,效能均處於旗艦水準。拍照方面,這幾款產品用的都是同款主攝,常用場景的拍攝體驗幾乎可以說是一致的。更關鍵的是,我拿到的釉白色版本的Mate40僅有8.8mm的厚度,188g的重量,配合上6.5英寸的雙曲面螢幕,單手握持體驗極佳,非常適合那些追求小屏體驗的人。
一、引領潮流的設計
每一代的Mate系列都以高階的產品形象示人,並深入人心,這和它一脈相承的設計分不開。歷代的Mate系列都保持了良好的設計傳承,背蓋採用的都是對稱式的設計,後攝模組始終位於機身的中軸線上。Mate40系列背部採用的都是獨特的星環設計,這讓Mate40擁有了一眼辨識的獨特風格,四枚攝像頭組成圈狀,圓環四周各一枚鏡頭,補光燈位於中軸線上,圓環中心是“LEICA”的字樣。圓形的攝像頭模組,方形的手機背蓋,曲線和直線相得益彰。
華為Mate40擁有玻璃版和素皮版兩個版本,擁有秘銀色、亮黑色、釉白色、夏日胡楊(素皮)、秋日胡楊(素皮)5 種配色,我手上這臺是釉白色版本,綜合來看,這款機型的手感是相當不錯的,擁有8.8mm的機身厚度和188g的機身重量,對於那些追求極致握持手感的人來說,6.5英寸的螢幕配合上這個機身重量、厚度,無疑是一種大屏和手感兼得的體驗。
華為Mate40正面延續了雙曲面屏的設計理念,68° 3D曲面屏,上下的邊框控制也做到了視覺觀感上的極窄,兩側螢幕向左右縱深,帶來不錯的視覺體驗。同時,Mate40採用的是前置單挖孔的設計思路,打孔位置被放在了螢幕左上角,而且孔徑也做了收窄,尺寸更小,整塊螢幕的一體感也更好。這枚前置攝像頭還集成了超廣角拍攝,人臉解鎖,AI隔空操控等功能,兼顧實用性和美觀性。
華為Mate40的螢幕尺寸為 6.5英寸,解析度為2376*1080,支援 DCI-P3 廣色域,在設定中支援色彩與色溫調節。這塊螢幕的整體顯示效果不錯,觀感細膩,調色偏向於真實生動。90Hz的高重新整理率和240Hz的取樣率,讓這塊螢幕的視覺流暢度和操控體驗得到了提升,這對於日常使用體驗,尤其是刷動態,看影片,玩遊戲時都有不小的加成。
二、傳承強大的拍照
華為影像實力能在短短几年內就能實現彎道超車,成為業內首屈一指的影像專家,是源於華為對多項影像系統關鍵技術的提前佈局,比如多攝,超大底,AI,潛望式長焦,RYYB陣列,電影攝像頭等等,可以說華為是業內第一個先明白影像系統是該怎麼玩的廠商。
華為Mate40的攝像頭陣列的配置是:
5000萬畫素超感知攝像頭主攝,光圈1.9,擁有1/1.28英寸大底,RYYB濾色陣列,全畫素八核對焦
1600萬畫素的超廣角鏡頭,光圈2.2,同時還能實現拍攝超微距
800萬畫素的長焦鏡頭,支援3倍光學變焦,5倍混合變焦和30倍的數字變焦
另外,Mate40還配備了鐳射對焦感測器
在白天光線充足的情況下,華為Mate40拍攝的樣張給人第一感覺就是通透,純淨。白平衡準確,色彩表現豐富,細節到位,主次突出,層次感分明。可見,1/1.28 英寸的大底,讓華為Mate40能夠在各種光線條件下,都展現出足夠優異的動態範圍。
超廣角鏡頭也擁有不錯的解析力和動態範圍,而且邊緣景物不畸變,細節不丟失,畫面的可觀性不錯。
變焦拍攝,Mate40能夠拍攝到清晰的主體,字樣也沒有明顯的邊緣塗抹痕跡,整體表現無愧旗艦的定位。
夜景是華為手機最拿手的地方,這是因為與其他產品相比,華為的夜拍幾乎是無敵的存在。總結起來看,就是華為的夜景能夠保證足夠的進光量,保證畫面的整體亮度,同時做到高光的控制和暗部細節的補充,降低噪點,保持畫面的純淨度。以這張樣張為例,背後的地鐵字樣都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前面的高光字牌的光線也壓制的很好。
北京晚8點的街道,光線早已暗淡,但華為Mate40還能拍攝出如此高亮度的畫面,大底和RYYB陣列功不可沒,小單車的細節展現到位,畫面的層次感也有不錯的還原。
總而言之,華為Mate40能夠輕鬆做到全時段,全焦段,全場景的智慧拍攝,輸出觀感效果極佳的畫面,妥妥的旗艦拍照水平。
三、先進製程的晶片
5nm製程工藝的晶片成為了下半年晶片效能較量的主要輸出點,華為的麒麟晶片同樣是市場上吃到第一杯羹的人。也正是由於麒麟晶片的表現,華為Mate系列才能在高階機市場站穩腳跟,在全球高階市場佔據重要份額。Mate40搭載的是麒麟9000E處理器,5nm製程工藝,集成了5G基帶。
如上圖所示,麒麟9000與麒麟9000E的差別微乎其微,兩者GPU均是Mali-G78圖形影象處理器,只不過麒麟9000採用的是24核心版本,而麒麟9000E則為22核心。此外,麒麟9000的NPU部分採用2個大核+1個微核的組合,麒麟9000E則為1個大核+1個微核的組合。除此之外,CPU、基帶、ISP等都未做調整,變動集中在了GPU和NPU上,而且差異不大。
由於工程機的原因,目前無法實現安兔兔等軟體的跑分。不過這不重要,在日常的體驗中,麒麟9000E給到的效能輸出已經足夠讓人滿意。在日常使用一些社交軟體,購物軟體或者時,都能實現高幀率的體驗,基本穩定在85-90幀之間。流暢度足矣。
遊戲體驗方面,筆者用《和平精英》進行了測試,目前軟體層面能夠支援到的最高是HDR畫質,超高幀率。
在近20分鐘的遊戲體驗中,華為Mate40能夠穩定輸出40幀(目前軟體給到的最高幀率),並且沒有明顯的波動,流暢度穩定。CPU、GPU的排程非常積極,而且對於這樣效能的遊戲,晶片的效能輸出也足夠用,機身發熱的控制也在預料之中,看得出5nm的製程優勢在體驗中還是很明顯的。
除了晶片,華為Mate40還配備了雙揚聲器,雙超級快充,這也是能夠在體驗上來開差異的地方。
而且,隨機還附贈了一個3.5mm介面的耳機,在追求“環保”的今天,可以說是很良心了。
四、一向智慧的系統
華為 Mate40 系列首發搭載了全新的 EMU11 系統,之前筆者已經對EMUI 11有過多次的介紹。首先是系統的“藝術氣質”得到提升,比如 AOD 提供了蒙德里安風格,並且給予了使用者足夠自主的創作空間,可以自定義選擇文字大小、色彩、佈局等等,AI 自定義取色技術讓使用者還可以透過拍照,自定義蒙德里安風格的顏色。
不僅如此,熄屏時,靈動熄屏顯示可以準確的捕捉到使用者的眼神,比如當你注視手機的時候,靈動熄屏顯示上的小鹿便會與你對視。
整個系統端,華為借鑑了“一鏡到底”的視覺效果,全新的動效引擎在視覺互動上做到了視覺焦點上的連續性,這讓人們在使用時,會覺得系統更流暢,更加跟手,這種效果,只能在親身體驗後才能有所感觸。
而且,EMUI 11的開發中,引入了人因研究,讓整個系統的體驗更具人情味,所有的細節互動都在使用者視覺、觸覺的舒適區。
總結:
八年十代產品,華為的Mate系列已經是非常成熟的高階系列了,每一代都是極致效能和全能影像的代表作,而且在互動的創新上也屢屢突破,我想這就是華為Mate系列能受到消費者喜愛的關鍵所在。如果你是一個追求手感體驗的極致愛好者,那麼華為Mate40能夠提供給你沉浸的視覺觀感,也能帶給你良好的單手操作握持手感,再加上創新的互動體驗,強大的影像,旗艦的效能以及4999元的起售價,我可以說華為Mate40就是今年小屏愛好者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