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自己家裡一直在用老型號的戴森DC45,已經有四五年了,現在使用的時候明顯能感受到電池有點不太行了,而且吸地刷頭也有些打卷不好清理了。本想著更換刷頭,但是原裝的並不便宜,所以不如直接更換一個新的吸塵器了,但是現在戴森依舊是不便宜,準備入手一個其他品牌的無線吸塵器,畢竟現在國產品牌也已經不錯了,現在家裡很多都是小米系的產品,所以這次吸塵器也選擇了睿米NEX2 Plus,除了普通吸地功能,還增加了擦地的功能,說實話,自己之前使用過電動拖把這個東西,但是體驗不太好,不知道這個睿米NEX2 Plus是否能完成擦地這個任務

開箱展示:

睿米NEX2 Plus的包裝從各方面都展示出了該機的特色功能,數字屏讀取當前狀態、大瓦力電機等,而且電機享受5年保修,使用起來更加放心。

全部配件包括電動吸地頭、連線管、除蟎吸頭、毛刷吸頭、長嘴吸頭、濾網、充電器、牆壁磁吸充電器和清潔刷。同時還多送了兩個過濾網方便替換使用,過濾網是有壽命限制的,一般三個就要替換一次。

主機的造型很像是外星科技的槍械,手柄可以多角度使用,靠近手柄的位置有一個出風口,不過不用擔心出風是向兩邊發散,不會吹到使用者。

在手柄的正面有兩個按鍵,一個是電源開關鍵,一個是檔位切換按鍵。按住電源鍵即可開機,檔位切換可以在低中高三個檔位迴圈切換。

手柄靠近下方的位置是充電介面,介面位置設有矽膠保護套,可以放置漏電問題,在手柄的底部則設有兩個金屬條,這個是用來配合磁吸充電部件使用的,這樣就不用每次拔插直接吸靠在磁吸充電模組上即可充電,使用方便。

集塵盒透過多個部件組成,雙層過濾保證主機內不吸進灰塵。集塵盒透過按動底部的白色按鍵來分離,分離後按動內側紅色的按鍵來開啟集塵盒倒出垃圾。這點不同於之前使用的戴森,戴森可以不拆下集塵盒倒出垃圾,如果想要仔細清潔集塵盒,依舊是需要拆除後單獨清理,睿米的設計也並不麻煩。

集塵盒內還有過濾部件,最大的是帶有金屬網的過濾部件,可以阻隔大顆粒雜物,頂部則是一個HEPA過濾網,可以過濾灰塵等細小顆粒,這樣就不擔心主機內部進灰的問題了。

吸地刷頭是一個吸塵器非常重要的部件,睿米NEX2 Plus採用了內部配有高低毛滾刷,相比於長毛刷頭,這種滾輪刷頭地板地毯都適用,而且可以深入地板縫隙,深層帶灰,清潔也更到位。刷頭角度非常的靈活可以豎直90度,向兩側可以達將近180度,方便進入傢俱下面進行清潔,而且前排自帶感應LED燈,可以輕鬆應對黑暗的地方。

滾輪拆卸非常方便,按動底部的紅色開關,將卡扣部件取下,即可將滾輪取出來進行清潔,不用其他任何工具,而且牢固性也很好,之前使用戴森每次都要找一個硬幣來開啟滾輪,不如睿米的這款簡單。

再來看看睿米雙旋轉電動擦地刷都有什麼,一個擦地刷頭、一個加水杯、一個清潔刷和說明書一份。

電動擦地刷在頂部備有一個加水口,標籤上也有文字提示說明,地刷禁止直接吸水,所以使用的時一定要注意,要從加水口的位置注水,不可直接用擦地布沾水。

底部還有有一個吸塵口,在擦地的同時還可以吸地,這個功能是一些帶有擦地功能吸塵器沒有的,比起只能擦地的刷頭,NEX2這個擦地刷可以將地面的一些雜物吸進去,不會讓一些雜物一直在地上。這個設計還是不錯的,而且和吸地頭一樣,都帶有感應燈,在暗處可以自動亮燈方便觀察地面是否清潔乾淨,只不過這個燈數量少了一些,不是特別亮。

使用體驗

睿米NEX2 Plus安裝非常簡單,將導管連線主機,吸頭連線導管即可,當然,也可以不是用導管,直接將吸頭連線到主機使用,根據使用的環境來自由組合。對比一下家裡老型號的戴森DC45。連線導管長度相當,但是主機的尺寸不同,說實話睿米NEX2 Plus主機的重量相當於2個戴森DC45了。好在手柄處可反向持握,要不然手腕可能會吃不消。

睿米NEX2 Plus手柄可以多方向手持,方便不同角度使用,相比於戴森只能一個方向持握,在低角度使用的是確實方便很多。

開機需要按住電源按鈕,預設是低檔位功率,睿米NEX2 Plus有三個檔位可選,按動主機的切換按鈕進行迴圈切換。開機後發現前排的LED燈沒有亮,還以為是有問題,沒想到是自動光線感應的,在光線暗的地方會自動亮起,這個設計很不錯,畢竟在光線強烈的地方並不需要開燈,不過屋內環境複雜,無法保證統一亮度,自動感應也無法做到完美,在室內清掃時,經常會在明暗交界的地方使用,這樣就一會亮一會暗,如果可以有個單獨控制燈光的按鍵就可以手動控制,更方便使用。

睿米NEX2 Plus還可以連線米家app,連線方式也非常簡單,啟動睿米NEX2 Plus後,開啟米家app搜尋即可,透過藍芽連線後,可以透過手機切換檔位功率,檢視剩餘電量和濾芯使用時長。

接下來就是清潔能力測試了。先來看看吸地測試,睿米NEX2可以選擇3個檔位,測試一律使用最低檔來進行,這樣可以更好的表現出效果。先來看看細小的顆粒,例如貓砂、紙屑等效雜物。

使用低檔就可以輕鬆清理乾淨吸入雜物時不會有雜物殘留在毛刷上,這點非常好。

接下來再看看大一點的東西,枯樹葉和栗子殼,栗子殼非常的堅硬,而且也比較大塊。大家要注意了,這個栗子殼有開口向上的,也有開口向下,在測試時會有很大的差別。

從下圖可以看出對於枯樹葉一次性就洗乾淨了,而栗子殼則有些困難,如果你仔細看可以發現,被吸入的栗子殼瞬間就碎掉了。開口向下的栗子殼無法被吸頭吸入,只能推著走。

我再次將栗子殼做了一個實驗,將栗子殼開口的部分向上擺放,被吸入的瞬間,直接被打碎,然後吸入到吸塵器裡,看來低檔的力量也很強,如果是開口向下則無法進入到吸塵器中,不過個人還是推薦將大顆粒雜物先清掃一遍再使用睿米NEX2清掃。

從集塵盒中能看到大塊的栗子殼,看來只要是進入到滾刷中的,就能被清理乾淨,對於睿米NEX2的吸塵能力個人,還是值得認可的,而且還都是使用低檔的情況下,如果開啟高檔位,效果會更好。

接下來就是擦地的效果,根據說明書提示,擦地分為溼拖和幹拖,一般吸地清掃一遍後,需要使用溼拖,這時候要先將兩塊拖布用水打溼,然後擠出多餘的水分,讓拖布達到不滴水的狀態。

然後給擦地刷的水箱中注入冷水,安裝好擦地頭即可使用。根據擦地的需要選擇小水量或大水量,如果是幹拖可不注水直接使用。

安裝擦地刷,啟動機器後,睿米NEX2的吸塵電機不會工作,只是擦地刷單獨工作,聲音很小,兩個拖布會向內旋轉擦地,如果想要同時使用吸塵功能,按下檔位切換鍵就可以。在安裝擦地刷的時候,吸塵功能只有一檔可選,無法使用中檔和高檔。

對於一般的汙漬反覆一兩次即可搞定。效果還是比較不錯的,而且出水量控制的也不錯,之前使用電動拖把,會留下很多的水漬,必須使用幹拖把再拖一遍才行。不過拖地的汙漬清潔,更適合已經乾涸的汙漬,如果是大面積的溼汙漬不太適合。

其他刷頭也都有各自的用處,例如長嘴吸頭適用於各種縫隙進行清理,毛刷吸頭適合打掃桌面,電動除蟎刷就是專門針對沙發、床墊進行除蟎清掃的。

電動刷頭看著挺大,但是角度非常的靈活,可以輕鬆進入到沙發、床下清掃,配合LED燈,可以對床下清掃的效果一清二楚。

不過有一個小問題,在遇到過門壓條的地方,拖布會將一些毛髮雜物擋在附近,畢竟這些東西是吸附在拖把上,遇到遮擋物可能會留在遮擋物周圍。

再來看看如何清理,每次使用完後都需要清理吸頭和集塵盒,家裡90多平米,低檔和中檔混合使用,全屋吸地完成大概使用40度的電量。看一下吸地刷頭,因為家裡有寵物,所有寵物毛髮很多,但是滾刷上沒有纏繞頭髮。之前使用戴森的時候,刷頭經常纏繞頭髮,清理起來比較麻煩,現階段來看睿米的電動吸頭不易纏繞頭髮,清理方便多了。

集塵盒清潔也方便,取出集塵盒可以看到有一些雜物沒有進入集塵盒,因為裡面都裝滿了,家裡有一段時間沒仔細打掃了。這次打掃連床底下都清掃了,清掃出來的東西比較多。將集塵盒拆開,在使用清掃刷清除塵土,必要的時候,可以用清水沖洗,沖洗後一定要晾乾後在安裝使用。

擦地刷頭清潔也簡單,拖布直接用清水沖洗然後擰乾,然後晾乾即可。而刷頭則需要使用清潔刷深入清潔吸塵口中,將中間的垃圾清理出來。

睿米NEX2 Plus的續航能力也不錯,單獨使用吸地功能低檔與中檔混合,90多平米的房間使用40%多的電量,接著使用擦地一次,電量剩餘10%左右,充滿一次電可以吸地+擦地一次,個人覺得還是可以的,畢竟一次可以將全屋打掃乾淨,最重要是有電量顯示,透過數值可以輕鬆計算出可打掃到什麼程度,像我之前使用的戴森,沒有剩餘電量顯示,如果忘記充電,不知道用到什麼時候就沒電了。

總結

經過幾天的使用,個人感覺睿米NEX2 Plus在清潔能力方面沒的說,吸力強勁,電動刷頭帶有感應LED燈照明可以輕鬆照亮暗處,數字顯示的小螢幕,可以快速瞭解吸塵器的當前狀態、剩餘電量、塵盒是否已滿等一目瞭然。擦地刷頭的效果也不錯,相比之前自己使用過的電動拖把要好用很多,雖然還有改進之處,但日常清潔還是可以勝任的。作為日常清潔的工具,睿米NEX2 Plus個人覺得值得購買。我突然有個大膽的想法,雖然LED燈可以照亮暗處,但是床下等位置依舊是無法看清是否打掃乾淨,如果可以給刷頭上加上一個攝像頭,透過手機連線觀察,那樣的話清掃床下等位置,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了,不知道我的想法會不會實現呢。

21
最新評論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為什麼說森海塞爾是耳機之王?原來原因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