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編者按:

耳機播放器類發燒友真的只能給人「ACG宅男」或是「發燒天碟大叔」的刻板印象嗎,喜歡各種型別的音樂愛好者會不會對高品質音訊裝置感興趣?我們一直很好奇。所以最近我們帶著飛傲的一套裝置找到了「製冷劑」三人組。

製冷劑是一家綜合性獨立音樂自媒體,近兩年透過文字及影片採訪了國內外近百組音樂人及樂隊,近期在保持不斷輸出作品的同時,也承擔了活動策劃、樂隊統籌,試圖將獨立精神融入城市文化之中。這次我們特意聯絡上他們,讓他們的三名成員用一個月的時間,分別在居家環境、運動環境和 HiFi 環境下體驗了飛傲的 6 件產品,看看在完全脫離了以往所謂「發燒音樂」的語境下,不同的音樂感受會否有所不同。

居家體驗:藍芽接收器 BTA30 + 桌面耳放 K5 Pro

作為一名釘鞋、後搖等一類泛器樂搖滾音樂的愛好者,對裝置和聲音的質量還是很看重的,吉他的失真音色與巨大混響所營造出的音牆,在許多音樂愛好者看來是一種噪聲夢境,但對於更多的人來說接受的程度還是相對較低,而自己對這些型別的音樂的審美認知也是隨著裝置的提升來成長的,下面就聊聊我的聆聽體驗和感受吧。

黑膠唱機 + K5 Pro + BTA30 + 真力 G One

產品的無線化在當下似乎成為了一種必然的潮流趨勢,從舞臺耳返、麥克風到無線滑鼠、鍵盤,以及現在已經在市場上普及的藍芽耳機,可供大家消費的高性價比無線數碼產品也是越來越多,飛傲也在今年推出了 BTA30,一款不夠「HiFi」但在適用性和人性化體驗上有著出色考慮的產品,是一款集成了DAC、藍芽接收與發射功能的一體機裝置。

BTA30 的外觀設計十分的簡約,無論是操作按鍵還是音訊與電源介面都十分的規整簡潔,正面是音量旋鈕與模式檔位,背面擁有同軸輸入輸出介面與光纖輸入口、以及 RCA 輸出介面,供電使用的則是 Type-C 介面,在找不到電源介面或者充電器被佔用的時候,充電寶也可以成為這款產品的供電物件,同時這款產品的體積大小並沒有比平時所使用的滑鼠大出多少,因此放在家中的許多位置都是十分合適的。不過要提到的一點則是產品的表面在使用過程中會留下指紋,有強迫症的朋友可能要經常去擦拭了。

小巧的 BTA30

而藍芽發射功能也是這款產品的賣點。最近天氣太冷所以經常宅在家裡打遊戲,而且最近也是歐冠的比賽日。由於我是與朋友合租,在室友睡的比較早的情況下玩 PS4 或者看球賽就需要控制音量。在有了 BTA30 的情況下,可以將 PS4 的音訊透過光纖輸入到該裝置,然後再透過藍芽發射功能傳送給我的藍芽耳機。家裡的老電視機同樣也可以透過同軸輸入連線到 BTA30,再發射到藍芽耳機,極大的滿足了熬夜黨打遊戲機和看球賽的需求。但不得不說的就是藍芽發射的配對是「盲配對」,並且需要兩邊都同時重新配對,配對的效率也因此變得沒有那麼完美。

BTA30 可將傳統音箱變成藍芽音箱

由於本人是一個樂迷,收藏了許多 CD 和黑膠,有些特別版或者 LIVE 版本的限定專輯通常很難在國內的平臺找到音源,例如樂隊 We Lost the Sea 在 Dunk Festival 的現場專輯。因此時常需要我拿出黑膠機或者 CD 機來播放這些專輯的實體唱片,在家裡與桌面不夠大的情況下將黑膠機和音箱放置在一起總是會變得非常擁擠。但在 BTA30 的幫助下,可以將黑膠機與裝置連線,透過藍芽發射功能輸出給藍芽播放裝置,甚至可以讓我躺在床上去聆聽這些專輯。而說到黑膠機,K5 Pro 這款耳放也派上了用場,首先它的功能和設計都簡潔明瞭,體積也非常的輕便,在家用真力 G One 聽黑膠的時候,時常感覺音量過大,擔心擾民,但是有了 K5 Pro 的幫助,我可以在黑膠機與音箱的中間連線這樣一款產品,這樣我就可以透過K5的音量旋鈕方便的去控制它的音量。而在一些聚會或者室外活動,K5 Pro 的高增益模式可以提供更高的輸出,滿足更多場景的需求。同時 BTA30 也是擁有 DAC 功能的,它與 K5 Pro 也可以組成一套不錯的方案,我們可以將 BTA30 作為一個藍芽轉盤,K5 Pro 則作為耳放裝置使用。

​在這次體驗中,我的推薦曲目之一是 Alcest 的《Kodama》。

Alcest 作為 Blackgaze(自賞黑)風格的鼻祖,編曲和配器融合了黑金屬、後搖、釘鞋等元素,也是最近十多年來在歐洲最有話題度的釘鞋樂隊之一,在我看來他們是一隻有著浪漫和夢幻色彩的樂隊,但每當推給朋友的時候他們總覺得在裝置不當的情況下這類音樂是難以入耳的。飽滿且充滿顆粒感的失真音色與擁有空間感的混響為這首充滿玄幻色彩的《Kodama》鋪足了底,但當音訊裝置的解析力不足時,飽滿的顆粒感失真則會變成粗糲的噪聲,同時在推力不足與聲場不足夠的情況下,多組樂器軌也會糊在一起,人聲也會悶在樂器後面,沒有了應有的通透感。在以前的聆聽過程中對 Alcest 印象最深刻的是明亮且飽滿的吉他音色,但隨著裝置的更新與聆聽細節的變化,還會發現鼓手在鼓的的打擊方面所做的用心設計,在這首歌的前奏可以有力地感受到鼓皮回彈的震動感和低頻的下潛,而在播放條件欠缺的情況下更多聽到的只是尖銳的嚓片的打擊聲。

​曲目之二是 pg.lost 的《Yes I am》。

來自瑞典的 pg.lost 也是後搖愛好者非常熟悉的樂隊,在他們這首代表作裡,也是清新明快而同時具有能量感,在作品的前半部分,延時效果器與混響所創造的如一顆顆玉珠滾落般的夢幻音色是我一直非常喜愛的。但在解析力不夠的情況下,延時所產生的吉他迴音的分離度沒有那麼理想,會失去應有的錯落有致的精妙感,而在低頻處理得當的情況下,會發現這首歌前半部分的 bass 也充當了一部分主音旋律,反而成為了作品前半部分的點睛之筆。許多人評價這首歌曲的後半段像是創造了無窮的宇宙,而這種巨大的吉他轟鳴與空間效果在解析力欠缺、樂器分離度與聲場不足夠的情況下則是擁擠,乾癟的。

為期一個月的居家體驗,對飛傲這款產品感受到最多的是它的方便與實用,更多的應該說是適用性與環境的相容性,雖然這樣一個定位的產品不能夠算是十分的「HiFi」,但其小巧的體積,輕便的重量,簡潔的操作,應用場景廣泛的功能,都讓它成為一款充滿價效比的音訊產品,對居家生活的舒適程度是有所提高的,在人性化體驗上做考量和突破我覺得是一個十分正確的方向,這對於音訊產品的生態和體驗可以帶來許多幫助,也因此會讓更多的人去選擇這樣的一款產品。

運動體驗:袖珍播放器 M5 + 動圈耳機 FH3

我這次拿到的產品是飛傲的 M5 播放器和 FH3 耳機,平時的使用場景主要是通勤和跑步。

FH3 耳機在佩戴上十分牢靠,聲音表現上也能滿足我的使用場景需求,在整體表現上十分優秀。此次我還拿到了飛傲的 LC-BT2 藍芽升級線,可以將 FH3 切換到藍芽模式,在我跑步和一般通勤的場景切換上十分便捷。但美中不足的是,耳機更換線材時插拔對使用者有些不友好,特別是在拆卸時並不好在光滑的表面上找到發力點,直接導致在折騰一段時間後我把耳機固定在了一種模式,另一端則在架子上落灰。想法不錯但顯得有些「工程師思維」,使用體驗上並不如所想方便。

M5 和 FH3

M5 播放器是一款大概有 Apple Watch 錶盤大小的行動式播放器,操作方式是觸屏和音量的實體按鍵,很容易上手,不過觸屏在體驗上仍有時存在識別不靈的情況。而在聲音上,和 FH3 的搭配使得整體解析和聲場在運動和普通通勤環境中都在水準之上。

M5 需要一塊 Micro SD 卡提供播放音源,而我大部分聽音的來源是 Bandcamp。這個由 Ethan Diamond 和幾名程式設計師在 2007 年一起創辦的網站,到今天已經是世界最大的獨立音樂人和廠牌的聚集地。當你在Bandcamp上購買數字音樂、實體專輯和周邊時,80%~85%錢款都會歸音樂人所有。在今年的特殊情況下,Bandcamp 為了幫助獨立樂隊、音樂人和廠牌生存,於三月發起了 Bandcamp Friday,每個月第一週的週五,你在網站上的所有消費將全部轉到音樂人手中。這樣的 Bandcamp Friday 一直持續到今年年底。

Bandcamp 首頁截圖

Bandcamp 上的音樂全都是音樂人自主提供的優質音源,你能從最普通的 MP3 V0,MP3 320,AAC,到 FLAC,ALAC,WAV,AIFF 中選取適合自己的音訊格式。除此之外,你也能從 Bandcamp 上獲得很多免費的音源,例如國內 琪琪音像 發行的 yourboyfriendsucks! 樂隊的新專輯就能在 Bandcamp 上免費下載,來自上海的獨立廠牌 Letter Records 在今年也提供了廠牌旗下所有發行的免費下載。

在演算法推流統治你的播放列表的今天,走出舒適區去聆聽新的音樂和對某種音樂型別進行深度挖掘都是一種和大資料的對抗,在 Bandcamp 上你能很容易挖掘到世界各地的音樂。我在體驗 M5 和 FH3 時聆聽的大部分音樂來自印度尼西亞的獨立廠牌 shiny happy records,和俄羅斯的磁帶廠牌 HИИ。前者把目光聚集在東南亞和亞洲的 indie pop、shoegaze、twee pop 上,以 DIY 的形式發行磁帶。而 shiny happy records 的話,以在六月發行的合輯《Asian Pop Heaven Compilation》為例,這張二十首曲目的合輯裡有來自深圳的獨立樂隊 Atta Girl 和 Butterbeer 的身影,也能發現香港的 The Marshmallow Kisses 和臺灣的 Manic Sheep 這些熟悉的樂隊。除此之外,你還能聽到印尼、泰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地的獨立樂隊,透過他們的曲目找到所在的當地廠牌或是樂隊更多的專輯你就能開始一段對亞洲獨立流行歌曲的探索。

最後我的推薦曲目是莫斯科後朋樂隊 Культодиночества 的《Истлеть》。在高解析力的裝置加持下,合成器粗粒質感和強力節拍的咬合能夠凸顯出來,迷離女聲和低沉的男聲在聲音上的位置感也能有明顯感知,而普通裝置聆聽時幾乎無法分辨樂曲的層次感。

走出聽音舒適區,進一步探索某些品類。這不僅是因為一款優質播放器需要你從流媒體平臺轉回下載音樂的再發現,不僅是一種對熟悉實物的再認知,而是一種對音樂真正的熱愛,也是飛傲在產品之外所推崇的生活習慣。

便攜 HiFi 體驗:次旗艦播放器 M11 Pro + 圈鐵耳機 FH7

我測評的裝置是播放器 M11 Pro 和入耳式耳機 FH7。

首先,先來說一說 M11 Pro ,作為一個對於播放器研究不深的人,記憶仍然停留在索尼一統江山的時代。從各種意義上來說,飛傲 M11 Pro 是我接觸的第一臺國產播放機。非常幸運,第一次便接觸到的飛傲家的次旗艦級播放器,讓我對國產播放器有了全新的認知。​

M11 Pro 和 FH7

開啟包裝,將播放器在手上把玩了一下,重量上給足了質感。有份量,但單手持握卻絲毫不困難,還沒開機便習慣性地去劃左邊的金屬滾輪,阻尼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音量控制的範圍也比我想象之中要大的多。

背面的玻璃質感讓我想到重新迴歸玻璃後背的 iPhone 12。從褲子口袋中用兩指夾出還是會稍微打滑,有的時候會誤觸側邊的暫停鍵,後續持續使用的話應該會買一個矽膠的防滑防摔保護殼,避免誤觸的同時增加摩擦力。廠家非常細心地給正面螢幕貼上了鋼化膜,懶癌剋星!

M11 Pro 搭載的是深度最佳化過的的安卓系統,這意味著我們不僅可以使用自帶的飛傲播放器播放本地音樂檔案,還能使用網易雲音樂等流媒體平臺。系統非常純淨,極大地提升了使用感,安卓系統相容性也都很強,所有 App 都非常流暢,基本解決了獨立音樂愛好者所有的音源問題。但是網易雲的網路連線率不是特別穩定,時而會出現歌曲載入過慢或者失敗的問題,基本上重新連線無線網才得到恢復。​

M11 Pro by 老麥

播放器基本相容所有市面上所有介面的耳機,免除了再接轉換器的損耗和麻煩。Type-C 的充電埠支援快充,基本上兩個多小時可以衝滿電量。而續航時間非常驚人,基本上可以放著幾天都不用充電,對於經常忘記充電的人非常友善,實際使用時長也非常滿足我這種幾個城市來回跑的需求。在高增益、60% 的音量下,二十分鐘後機身會出現輕微的發熱,不過也好,冬天多了一個暖手寶。

接著是 FH7 的使用體驗。

作為一個森海塞爾的長期使用者,摸到飛傲 FH7 的第一瞬間,我就覺得這才叫真正的顏值,這才叫真正的佩戴質感。

我的前兩個塞子分別是森海塞爾 IE80S,森海塞爾 IE400 Pro。IE80S 就不說了,IE400 Pro 的網圖和實物簡直天壤地別。收到貨當天,摸著那糟糕的塑膠質感,毫無份量,甚至還出現了塑膠溢位的情況,頓時有了想退貨的想法。而金屬質感的 FH7,水紋的防滑設計,恰如其分的自重使得佩戴極其舒適,自然下垂的重量使得耳機緊緊吸進耳蝸,3款不同音色的聲音濾波器以及多款耳塞誠意十足。這也是我第一次體驗 SpinFit 耳塞,試聽下來確實高頻飽滿很多,隔音效果也不錯。

M11 Pro 和 FH7 by 挨石

連線處的加固和貼耳的線材處理提升了使用者的容錯率,有多少消費者是因為結耳機線時過於用力,使得連線處接觸不良的?我想不止我一個吧?每次聽歌前都因為理掛耳線非常焦躁。連線處的增重也使得解開耳機線稍微簡單了一些,必須也值得稱讚的是這根用在原裝產品上的 8 股銅鍍銀線,使得損耗更小。

進入試聽正軌(玄學時間),用器樂搖滾樂隊 Leech 的《For Better Or For Worse》去測試,明顯感受到了解析力有了很大層度的提升,整體動態非常舒展,相對而言中頻稍微厚實一些。但是在後續通過幾首大編制的歌曲感受後,更加明顯地感受到飛傲 FH7 有更大的聲場,使得整體的聲音空間變大,這使得解析後的聲音有更好的呈現。選擇硬搖或者朋克類歌曲時,會感覺整體器樂聲音靠後。就拿 Royal Blood 分析,在 M11 Pro 不開高增益模式時,人聲相對較為突出,器樂定位好,但是有種變相弱化的感覺。但是高增益一開,那股猛勁就又上來了。

還有其它推薦曲目是 Church of Misery 的《B.T.K》。這是一支來自日本的另類金屬樂隊。這張專輯更多呈現出泥漿和厄運的感覺,整體聽下來之後覺得聲場更大了,之前聽吉他有很不適的顆粒感,現在吉他非常舒展,也終於能夠聽清那一段人聲了。

King Gizzard & The Lizard Wizard,圖片來源 Live for Live Music

另一首是 King Gizzard & The Lizard Wizard 樂隊的《Rattlesnake》,一支來自土澳的迷幻團。前幾天在育音堂突然聽到就又魔性洗腦地在腦海中迴圈了起來,高解析讓我感受到原來人聲還額外鋪了一層,之前用IE400 Pro 根本聽不出來,風笛等樂器起碼也能多聽出一小節。播放器在這首歌處理的非常好,人聲並不是很突兀,空間感十足。

探索,下載,儲存,沒有想象中那麼艱難。

編者:

最後,我們做了個 QQ音樂歌單(https://y.qq.com/n/yqq/playlist/7203388187.html),讓大家也一起聽聽作者們提到的音樂,看能不能體會到他們所說的一些細節(裡面也有我自己的一些私貨~)。如果你們喜歡製冷劑的音樂分享和見解,也可以搜尋關注他們的公~主~號「製冷劑」。

30
最新評論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手機主機板壞了能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