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關於作業問題,社會上炒得沸沸揚揚,一名江蘇省的學生家長不堪忍受學校和老師的作業佈置,怒而退出家長群,認為這些作業根本不是給孩子做的,而是給家長來完成的,學校和老師將本應該由學校完成的作業,留給的家長,結果讓家長心生不滿,而大多部家長敢怒而不敢言。
這一事件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很多家長的共鳴,全國各地相應出臺了許多的政策和法規,來禁止和杜絕這類事件的發生。
馬上中小學就要進入寒假了,寒假作業怎麼留?期末階段的作業怎麼搞?教育部終於發文,對這些問題做了具體的規定。教育部明確指出堅決禁止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不得超過規定以外的作業,不得留處罰性作業,如果違反規定,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各地也針對作業問題,作出了具體的規定
一、遼寧省
必須親自批發作業,如果老師不按時新自批改取消評職晉級。
二、山東省
不得超量留作業,不得由同學互評,自評以及家長評作業。
總結:從各地教育主管部門以及教育部的規定來看,初衷是好的,那就是減輕學校和家庭的負擔,讓學生和老師都減負,但是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個人認為,從實踐的效果來看,並不能真正解決這一個問題,因為作業並不是問題的核心。真正的核心是升學和就業,今年大學畢業生的人數達到900多萬,估計明年的人數能過千萬,而就業題越來越突顯不易,對於一些名校來說就業相對而言即容易而且薪水還很高,這令無數家長和學生對名校的追求變得更加強烈,而名校的名額是有限的,對於教育主管部門來說不管學生怎麼學,錄取不會有變化,所以他們可以做出各種各樣的規定,約束老師和家長的行為,但是對於家長和教師來說可就不是這樣了,他們都要成績,而成績的取得要什麼?無非就是時間和努力,而作業就是衡量時間和努力程度的一把尺子,這就造成了大量的內耗和內部競爭。我想那名退群的家長不會變得輕鬆,相反可能對孩子的教育會牽扯更多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