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家長對於孩子都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但是,每一位家長都能做到能夠培養出龍和鳳的好家長嗎?
在學校中孩子的學習成績能夠透過試卷分數的高低來評價,但是,做家長卻不需要一張考卷。作為家長,在教育孩子這門課上,你及格了嗎?
01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對孩子教育的失敗李嘉誠曾經說過:一個人再大的成功,卻也無法彌補孩子的缺憾。
教育學者俞敏洪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家庭是一臺影印機,那麼家長就是原件,孩子就是影印件。”
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瞬間,都離不開家長的參與。孩子的行為與認知,歸根結底就是家長的投射。
但是偏偏,有很多家長,卻對孩子抱著不切實際的期待,期待他們在學校裡能夠拿高分,期待他們能夠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期待他們能夠帶來父母們無法給自己帶來的榮耀。
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家長是否又從這些方面花時間,花精力培養孩子呢?
著名女明星寧靜,曾經大膽開麥說出了這樣一番話:“我現在特別討厭看那些老人被兒子,兒媳婦攆出去的電視節目!我覺得他們就是活該!那孩子一開始就是這麼壞嗎?從一個小嬰兒開始就是那麼壞嗎?”
“那時你們大人把他教成那樣了,孩子永遠沒有錯的!”
寧靜的一番話,引來了不少爭議,因為她過於直白的話語挑動了人們關於傳統孝順的認知。
但是,話糙理不糙。寧靜一番話雖然直白,但卻言簡意賅:教育是一個言傳身教的過程。孩子作為一張白紙,是由父母來執筆書寫的,而孩子的未來更是與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
教育要從小開始,家庭教育,更是要越早越好。家長們追求的所謂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更是提醒家長,家庭教育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02 埋頭事業的父母,白白耽誤了孩子的教育春晚舞臺上,賈玲與張小斐等人出演的小品《家訪》就是透過一次令人啼笑皆非的家訪活動,傳遞出了家長對於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一個高中男生因為自己的家長都在國外打拼事業,於是就找來了一位保潔員來應付老師的家訪活動。結果,賈玲扮演的保潔員在扮演男孩母親的過程中漏洞百出,碰巧還碰上了剛從國外趕來的男孩的爸爸。
四個人在舞臺上你追我趕,給觀眾帶來了十足的笑料。
小品結尾,被識破的保潔員說出了這樣一番話:“我經常見那些父母忙於工作的孩子,只能自己一個人在空蕩蕩的家裡做作業,他們太可憐了!”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家庭才是一個孩子發展的搖籃和源泉。只依靠學校根本無法實現孩子的教育,家校共育才是促進孩子健康發展的關鍵。”
小品的幽默內涵下,揭露出一個社會現實:
太多的家長忙於工作,他們捨本逐末地認為,只有提供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才能帶給孩子的成長最大的支援。殊不知,事業的成功無法彌補孩子教育的失敗。孩子需要的,也絕不僅僅是銀行卡里花不完的金錢,而是來自父母的陪伴與關心。
忙於工作的父母,應該抬起頭看看,自己的孩子成長道路上遇到的挫折和困難,他們正等待著和你們一起走過。
03 父母應該如何給予孩子更有效率的陪伴?每一個父母在對孩子產生期待與要求,而孩子卻沒能如父母所願地好好完成時,都應該自我反思:自己是否提供了孩子達成目標的條件?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自己是否給了孩子足夠多的呵護與幫助?
又或者,自己的不斷追求事業成功的同時,卻忘記了獨自成長的孩子?
這些問題,都應該成為父母成長過程中應該自我監督的部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只有父母對自己高要求,才能讓孩子完成高目標。
父母思想上對自己嚴格要求外,具體來說,更應該注意對孩子能力的培養,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抓住孩子需要打基礎的年齡段
女演員陶虹,出道就跟知名導演姜文合作,之後又出演了知名度極高的電視劇,扮演的“小龍女”一角成為很多人童年女神。
演技實力出眾的陶虹卻在事業巔峰之際選擇息影,她的原因很簡單:與丈夫徐崢的孩子出生,她不想要錯過孩子成長的最初階段,想要放下事業透過陪伴給孩子一個完整無缺的童年。
童年階段,是孩子揚帆起航的起步階段。心理學上認為:“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可見,在孩子需要打基礎的關鍵階段,給予孩子陪伴與幫助,對於孩子今後的成長,人生觀的形成,學習習慣的養成是至關重要的。
家長們應該在這個階段重視孩子的培養,這才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2. 陪孩子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
育兒有道的明星一定也少不了黃磊和孫莉這對夫妻。作為兩個優秀女兒的媽媽,孫莉也經常在個人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的育兒心得。而多次曬出的育兒日常,就有女兒黃多多正在讀書的畫面。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家長開始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籍對於一個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同時又是伴隨終身的。
透過閱讀,孩子能夠建立起對世界的認知,正確的書籍的精神引導更會幫助孩子們建立完整正確的三觀,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
培養孩子的閱讀,可以從自己為孩子樹立榜樣開始:自己培養閱讀習慣,才能調動孩子的閱讀熱情;一開始可以透過簡單的故事書,繪本等來幫助孩子建立閱讀興趣。
透過這些方法,就可以幫助孩子建立閱讀習慣,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
3. 陪孩子養成時間管理的好習慣
時間管理,不僅僅是成年人需要學習的課題,也是一個孩子需要學習的任務。
只有掌握時間管理,才能夠讓孩子學會在學習生活中以事半功倍的效果實現目標。
而訓練孩子養成時間管理就需要家長的日常引導:
幫助孩子建立to-do list,明確孩子一天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並對娛樂活動進行安排;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家長在佈置任務時儘量細化到幾點鐘孩子需要完成;
週末週日讓孩子自己來安排一天的活動:看書幾小時,做作業幾小時,玩耍娛樂多長時間。
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需要從日常生活中下手。只有和現實情況來聯絡起來,才能讓孩子們合理安排時間,養成高效率作息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