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前陣子我剛和我的小學老師碰了個面,想起那時候上課老師總是喜歡提起自己的孩子,驕傲之情溢於言表,於是我客套地問了老師一句:“您的孩子從小就特聰明,現在在哪裡高就啊?”

沒想到只是一句簡單的問候,老師卻瞬間換上了失望的表情,表示自己的孩子在中學以後就學壞了,一步步地沒落,早就是“傷仲永”的故事了。之後老師馬上轉換了話題,說起自己就快退休的事情。

老師為孩子浪費了自己的天賦而感到可惜,可令我感到吃驚的是,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著自己特別的地方,為什麼沒能出人頭地就是給父母“丟臉”了呢?

父母到底為什麼接受不了孩子的平庸?

1.孩子身上寄託著父母的夢想

演員鄭爽因為自己的說話方式與獨特性格而經常登上熱搜,曾在某個採訪中說道,自己之所以會成為演員,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這是母親一直以來的夢想。

父母們也許就連自己都未發覺,自己對孩子的嚴苛與挑剔,其實某種程度上都來自“恨鐵不成鋼”的想法。父母們越是想讓孩子為自己圓夢,所得到的這種失望感也就越大,愈加無法接受孩子的平庸。

2.孩子佔據父母生命中一個重要的部分

papi醬給對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進行分類,其中孩子排在父母的前面,其實不只是她,大多數父母疼愛自己孩子的程度也會遠大於對父母的愛護。

孩子既然在父母生命中佔據瞭如此重要的一個地位,那麼自然每位父母都不由自主地會對孩子有著更高的期盼,不希望孩子平庸也是希望成功能賦予孩子的生活更多意義。

3.我們總是容易在攀比中失去自我

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周圍,都會聽說有個別從小就很聰明的孩子,他們成績優異考上名牌大學,更是獲得一份穩定的高薪工作。由於我們把過多的眼光集中到這上面,似乎使我們認為自己的孩子也就應該那麼優秀。

我之所以感興趣,是因為這篇文章裡還提供了一個特別的角度去思考我們的親子關係,那就是大多數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並且會毫不掩飾地將他們對孩子寄予的期望展現出來。而孩子卻從不會期待父母在事業或生活上能取得某種成就,相反,他們甚至為在腦中想“如果擁有個更好的父母會怎樣”而感到愧疚不已。

孩子與父母的這種區別,其實較好地展現了父母對待孩子,與孩子對待父母之間的不同。孩子尊重家長的個人發展,可家長卻往往將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庸。學會接受孩子的平庸,其實也是家長自我修煉的一個過程。

10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有種“神仙卷面”叫唐楚玥,批卷老師不忍扣分,難怪語文考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