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談的是學生如何思考解決數學問題,但功夫在詩外,並不僅僅是針對數學,也不僅僅是針對學生。
昨天我在知乎上看到了一個問題:
高中學習遇到難題時,選擇一直思考還是去理解答案?
現在高一,數學有時候會遇到很多對我來說很難的題,有時一道題能夠想30~50min,這樣學習的效率就很低。
但如果看答案,又覺得下次出來這樣的題還是不會。
所以,應該如何合理的去解決自己遇到的難題呢?
這個問題出現在我的時間線上不止一次,我也很有回答的慾望,但總是覺得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完整的說出來.
恰好,昨天我還看了一本書——文森特·賴安·拉吉羅的《思考的藝術》,真是會當其時,一瞬間我的思路貫通了!
原來題主的問題的根源,不在於如何選擇!
題主最應該做的,既不是繼續研究也不是看答案,而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思維過程和學習方法,尤其是思維過程!
相信這名題主的問題,很多的學生都會遇到!
想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所以嘗試著做一些難題,但是真的去做時才發現自己毫無頭緒,在那裡絞盡腦汁花了十幾分鍾甚至幾十分鐘,也許才能做出來,甚至做不出來,毫無效率可言!
到底是選擇繼續堅持還是就此放棄,很多同學都會迷茫吧。
但我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問題的關鍵也許不在於應該怎麼做!
長時間的思考或者看答案,都只是問題的表象,並不解決問題,本質在於我們會不會思考問題?你在面對問題時的思考方式是什麼樣的?
如果偶爾有一道題花幾十分鐘還可以理解,如果很多問題都要花幾十分鐘,排除基礎的問題的話,那隻能說明你沒有掌握思考問題的路徑和方法。
如果有類似問題的同學,可以看我下面這三篇文章:
暢談高中數學學習方法
中學數學如何建立知識體系
我的數學解題線路圖
我自感在這三篇文章裡已經把構建中學數學知識體系,學習數學的方法,解題的方法和思路談的比較深入了!
所以今天我想談一些比較抽象的內容,即我們如何思考?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一個好的思考者?
在《思考的藝術》一書中,作者給出了一個定義:
具體而言,好的思考者在選擇一種思考問題的角度時,先從許多不同的視角來看待問題,考慮許多不同的研究方法,並且在做出判斷前產生許多想法。
相比之下,差的思考者往往在有限的視角(常常僅從一個很窄的視角)下看待問題,在問題發生時只採用想到的第一種解決方法,判斷每一個問題時都很迅速,並且只有少數幾個解決方法。此外,在思考中他們過於謹慎,常常不知不覺地將想法和通常的看法、熟悉和所期待的想法相契合。
我覺得把思考者改成解題者,這兩句話依然是成立的!
比較善於解題的同學,他的思路是多元的,並不會拘泥於一種解法,看到問題,他善於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嘗試著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還有一點,他們非常敢於上手去嘗試。
長此以往,在日積月累的訓練中,他們的思維越來越寬闊,思維速度越來越快,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形成了正向迴圈。
而不善於解題的同學,他的思維是單線的,只會記住一些老師教授的成熟套路,但既然是套路,那就存在著侷限性,一旦遇到對思考量要求比較高的問題,就進退失據,毫無頭緒,甚至有了思路,也不敢去嘗試。
長此以往,就形成了惡性迴圈,到最後甚至有了心理陰影,連嘗試都不敢去嘗試了!
這也是我一直建議周圍的朋友,讓孩子去學一點奧數的原因!
誠然,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去參加數學競賽並獲獎,奧數里面有很多內容的確是知識性的內容,但不得不承認,讓孩子在一開始接觸一些奧數,嘗試著解決一些難題併成功,對於他思維的訓練,以及信心的樹立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那麼如果是一個高中生,時間有限,那麼應該如何來解決大題中的思考問題呢?如何快速的訓練呢?
我在這裡介紹一種方法吧,不一定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應該會有所裨益。
比如現在有一位同學,基礎知識掌握的可以,但對於圓錐曲線的大題處理起來很難。那麼這個時候,可以買一本大題比較多的資料,最好是題型分的比較清楚的,比如必刷題系列我個人覺得挺好。
比如定值定點問題,先看答案,一題一題的看答案,自己看到條件,先在腦子裡分析,思考解法,什麼樣的方法都可以考慮,然後看和答案思路是否一致,不一致的話,找一找答案中解題的關鍵點在哪裡?
找到之後用筆標出來,繼續看第二題,在看第二題的時候,要嘗試運用第一題的解題思路,看是否能夠解決,然後再看答案。
以此類推,這個過程除了在答案上標註關鍵步驟之外不動筆。
當看了比較多的題目之後,開始從第一題開始解題,要求寫的非常細緻,一步不能跳,從頭開始寫起,如果順利就算了,不順利,就比較答案,看一看答案是如何做的,思考一下這是為什麼?!
如是者再三!
透過這種大強度的練習,也許能夠讓同學們在這個過程中提升解題能力,擴充套件解題思路吧。
當然我說的辦法是萬般無奈下的做法,對於更多的學生而言,最好的辦法還是從平時做起,從小時抓起,在日積月累中構建出正確的思考方法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