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看到,窮門難出貴子這樣的話題,內心深處總是閃過一絲絲隱痛。是的,這個社會資源的配置,財富的分流,窮人家的孩子似乎早就輸在了起點。無法就讀於好學校,無法提供好的教育產品,沒有雄厚的輔導教育資源,這些都是現實,都真實的存在著,就像疫情期間,許多孩子要上網課,有的家庭卻連網路都沒有…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出生在窮人的家庭,不要自卑,不要氣餒,因為我們還有最大的機會,透過讀書和奮鬥來影響甚至改變我們的未來。與友人交流,經常說一句話,技多不壓身,不怕你身懷三十六項絕技,怕的是你沒有申通。當我們處在貧困的邊緣,從內心裡更要懂得重視教育,贏得教育,贏得未來。當我們需要學習本事時,需要付出重一點的代價也是划算的,因為我相信,青年時期就是要追求厚積薄發,重在積累。當我需要培養表達和演講能力,即使省吃儉用,也在所不惜,因為值得,能力一旦具備,很難再失去他,於是有舍才有得,錢要花在刀刃上就是這個道理,當我們經濟不太充裕時,需要學會有所取捨,平衡得當,投資那些對自己最有價值的事情上。有些投資,你應該狠心投資,克服顧慮。
年輕時,要敢於試錯,找準方向。當一條一條路的試探過程中,你需要用心發現自己的喜好及追求,客觀合理的總結自己的優缺點,知己知彼嘛。我始終認為,人最大的對手是自己,無關他人,當你覺得你懶惰時,你要與懶惰作鬥爭;當你瞭解自己特別驕傲時,你要戒除驕傲;當你認識到自己自信不足時,你該嘗試培養自信。這難道不是一個奮鬥、鬥爭的過程嗎?當你越來越瞭解自己的時候,你才發現你能夠做些什麼事情,才能發現你的潛力有多大,才能發現自己不是太平凡。就像我們掛在嘴邊,經常說的一句話,沒有人天生是當大人物的,大人物都是從小人物慢慢發展來的,我們的目的就是使小人物慢慢成為大人物。只要你敢於奮鬥,你也可以成為一個自己嚮往的大人物。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當你是窮人的孩子,你需要多吃些苦頭,多經歷一些磨難,這些東西是你生命的精神食糧,能夠催促你有質量的成長。周潤發就曾說,年輕的時候你要多吃苦,這樣老了你就少受罪;年輕的時候你貪圖享受,年老時你就會多吃一些苦頭。我一直贊同這個觀點,人生我覺得就是一個先苦後甜的過程才是最好,誰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人生就是是股票,有高潮有低谷,這才是常態,當你吃了夠多的苦,以後的日子再遇到也見怪不怪,欣然接受。我們需要這樣的安全感,生活可能才有質量,因為來日方長。
魯迅說,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敢問路在何方,路就在腳下,窮人的孩子,你只需要砥礪前行,不要停歇,歲月終究會美好起來,向著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