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務員考試開始了,不少人都在準備省考,網上關於是否考公的言論也多了很多。在父母的眼裡,公務員和教師才是最有體面的工作,也有很多年輕人被逼著考試。今天就給大家說說,如何看待父母安排的工作方向?
在父母看來,公務員這份工作意味著安穩還有鐵飯碗。不少年輕人不願意考公,因為太枯燥了,一眼就可以望到頭。
但是大家不要一味和父母作對,求職的時候主要考慮的是:薪酬待遇是否合適,工作環境、氛圍、地點是否合適,工作內容是否合適,工作發展前景是否合適。
事實上,如果是幾年前,年輕人考公,可能真的是被父母逼著考的,但在近三四年以來,實際上父母的要求和建議已經不是導致大學畢業生選擇考公的主要原因了,而是因為大學生就業困難、就業壓力大。
如果是普通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很難在外面的企業裡找到比較理想的工作,考公成了大學生們自願做出的選擇。
大家要知道,在幾年前,大學生(特別是重點大學的大學生和研究生)還是非常稀缺的人才,出社會不愁找工作,找到一份較為理想的工作,是比較容易的。比起考公,在私企工作會更加自由。
但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外面職場上越來越難找到理想、高薪的工作,所有的工作都變成了“打工人”,生活成本也在不斷增加。
所以這個時候,考公就成了很理想的方向。我並不推崇考公,但對於三四線城市以下生活的人來說,最好的工作就是公務員、事業單位等。
從某方面來說,雖然這份工作一眼就能望到頭,但是意味著穩定的收入,而體制工資,一般又都屬於當地中上收入標準。即便工資不高,可一生無憂、老有所養。
尤其是今年的這種情況,不少企業都倒閉了,甚至開始裁員,相比之下,公務員這份工作真的太穩定了。很多行業的高薪高速發展,都算是在吃青春飯,你不可能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正年輕。
其實如何看待父母安排的工作方向,也是要看情況分析的。如果子女有著很明確的自己的目標和方向,那父母最好不要強行去改變子女的人生方向了。但現實是大部分子女是沒有明確目標的,所以這個時候多聽聽父母的肯定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