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馬上就要放寒假了,神獸歸籠,又有不少家長開始心煩了。
孩子在家前兩天,規規矩矩,沒有什麼大毛病,但是在家待著超過一個星期,整間房子,就感覺東西莫名其妙多了那麼多,家裡也每天都是亂糟糟的,怎麼也收拾不乾淨。
最可怕的是,孩子一下子沒有了學校規矩的束縛,早上也不起來吃飯,一覺睡到10點多,都算早的。
然後就開始看電視,打遊戲,一玩一整天。
孩子每天過得特別的歡樂。特別的舒服。但是如果一旦孩子以這樣的方式去過一個寒假,家長就是在幫忙“毀掉”孩子。
每年假期回到學校之後,總有一部分孩子上課的時候無精打采,昏昏欲睡,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不能靜下心來學習、讀書、做功課……
這都是因為孩子在假期太過於放縱,結果導致孩子的思維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調整回來,仍舊沉浸在每天只需要吃、玩、樂的懶散、歡樂的情緒當中。
教育專家再三告誡各位家長,假期,一定不能讓孩子太舒服!別對孩子太放縱,該有的規矩還是要有的。
尤其是以下幾點,家長一定不能讓步。
保持良好作息即使是在假期,家長也應當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早起和晚起,孩子一整天的狀態都是不一樣的。
而且孩子確實是有10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就足夠了。
而且兒童時期是人體生長髮育的高峰期,還是要保持孩子在晚上有充足的睡眠時間。而且孩子的大腦也是需要晚上有充足的睡眠去進行自我修復。
所以絕對不可以晚睡晚起來達到10小時的睡眠。
嚴管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即使是寒假在家,家長也一定要嚴格管控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控制在一個半小時以內。
孩子接觸電視時間太久,不僅會損傷視力,對孩子的注意力也有破壞。
因為電視是孩子不需要思考就可以接收到大量、豐富的資訊,在生活中,沒有什麼是不需要孩子專注其中,仔細思考就可以獲得大量資訊的。
長時間接觸電視,孩子就會難以對於低刺激的事物產生興趣,專注其中。
保證孩子每天都有學習的時間學習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堅持學習,學習過的知識就會從孩子的腦子裡面溜走。
背得滾瓜爛熟的古詩、公式,一個假期之後也會變得陌生。
所以孩子每天學習的量不用多,但是一定要有。讓孩子每天都處在學習的氛圍當中,這樣一個假期之後,孩子重新回到校園,才不會對學習感到陌生,注意力不集中。
培養一個愛好無論孩子是想要練舞蹈、寫毛筆字、還是下圍棋,假期都是讓孩子的技術得到培養最好的時機。
不像是在上學期間,孩子週一到週五,都沒有時間鍛鍊,在假期,孩子可以每天都堅持。
每天要有閱讀時間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應該讓孩子生活在書籍的世界裡”。
孩子僅僅學課本里那點知識肯定是不夠的,孩子的年級越高,考卷和課本的聯絡越來越弱,成績與閱讀量的相關性就顯現出來了。
董卿說,自己每天至少有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董卿曾說:“假如我幾天不讀書,我會感覺像一個人幾天不洗澡那樣難受”。
在讀書的過程就是孩子的知識量、文化底蘊、思維格局得到提升的過程,這對孩子的人生還是學業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定不可忽視!
書籍推薦:《歷史畫中話》
這套書是由曾獲得“金漫獎”終身成就獎、《時報》白金作家獎的漫畫作家蔡志忠創作的。
歷史故事從遠古時期,具有神話色彩的女媧神農時代到宋元明清。故事內容全都選自《戰國策》《史記》《漢書》等權威的史學著作,具有絕對的權威性。
以漫畫的形式來詮釋歷史故事,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閱讀氛圍中增長曆史知識,提升文化底蘊,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同時涉及到和這個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故事也會標註出來,幫助孩子進行延伸學習。
《爆笑科學漫畫》
一本漫畫形式的科普書。包含八大科學領域:物理、地理、人文、動物、昆蟲、植物、宇宙、人體。
文字部分由文字故事由喬冰和曾桂香共同編寫。喬冰是曾經創造了《賽爾號》系列的暢銷兒童讀物作家。插畫部分則是享譽國際的知名畫家呂忠平老師負責。
再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同時,也讓孩子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物理、化學知識,也是幫助孩子做啟蒙了。
《DK兒童科學大百科》
全書452頁,12個主題內容,包括物質、化學反應、材料、力和能量、電磁學、聲音和光、地球、氣象、太空、生命、生命活動、生態學等。
由英國劍橋大學歷史學家歷時多年精心編寫,歷史時間跨度長,地域範圍廣,覆蓋幾乎所有人類發展的重要史實,知識點全面,圖文並茂,符合孩子認知特點,兼具趣味性和科學性。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