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哲是省會城市一所小學五年級學生。
這所學校是一所名校,有50多年的歷史,出了許多的名人,從政界,新聞界,還有影視娛樂領域,都能找到這所學校的畢業生。
按政策公辦學校劃片招生,想上這所學校的家長很多,學校周圍的老破小房子,炒到了2萬一平。這可是一個二線城市。
小哲能在這所學校上學,是他的叔叔找了人託關係進來的,五年前花了一大筆錢,應該不少於五萬。這還是五年前的價格,現在已經翻倍了。10萬元多嗎?你嫌多,有家長願意出,學校不缺學生。
有人說,學校每年招生十個班,劃片的學生不會超過兩個班,餘下的班,都是託關係進來的。
又近期末了,數學吳老師要求同學們好好複習,多做一些試題。吳老師給大家佈置作業,要做一套以一個女子命名的試題。要求大家必須做,每週檢查。
小哲知道,這是吳老師又讓去學校門口的那家書店買書了。
學校門口有三家書店,都賣輔導書和文具,而這種以一個女子命名的試題,只有一家書店有,其它兩家書店沒有。
這已不是吳老師第一次給大家佈置買書的任務了,也不是隻有吳老師自己佈置買書的任務。其它老師也佈置過。
不論是吳老師還是其它老師佈置買書,都只有那一家書店有。
小哲不想去那家書店買,一是人多,每一次買書,都要排好長的隊,放學還要回家做作業,時間太緊張了。二是服務員的態度並不好。有一次,他買錯了書,返回去就不讓調換了。
幾年來,在小哲的腦子裡,一直有一個問題:老師,你讓買的教輔書為什麼只有一家書店有?
二、
老王新開了一家書店。書店位於一所初中學校的門口。
老王原來在一家國有單位上班,效益不好,辭職開了這家小書店,主要是賣一些文具和書。
因為書店在學校門口,老王將顧客主要定位於中小學生。
開業幾天來,許多家長推門進來,詢問有沒有一種品牌的試卷,品牌是一個非常好聽的女人的名字。
老王拿出小本子,認真的對家長說,我們現在沒有這本書,過兩天去圖書批發城進書。我進一批。
過一天,老王在圖書批發城轉了幾圈,找到這個品牌試卷,一個不大的門面,不像其它書店,裡面產品琳琅滿目,這個書店貨架沒有多少書,不過,卻有五六個年輕的店員,坐在椅子或者書櫃上看手機。
老王詢問店員,我想進一些你們的試卷,怎麼辦理?
店員態度冷漠的說,和我們業務員聯絡,然後遞過來一個電話。
老王撥通電話,說明自己是一個書店,想進一些試卷,對方說,你所在位置已經有書店買斷了經營,我們不在你那也擺書了。
老王不解,都是書店,我給你錢,你怎麼有不賣我書之理。
對方說,你那裡已經有一家書店,向我們交了保證金,我們只在他一家書店鋪貨。其它書店不予進貨。這就大家理解的“封”了,你的那個市場,已經封了。
老王有些窩火,這是市場經濟的時代,怎麼到了你這,就成了壟斷經濟了?
三 、
周老師是一位鄉村老師,在鄉村學校教書20多年。
有一年,和在縣城一所小學當校長的同學聚會,這位同學問周老師,平時帶的課多嗎?
同學說,學校現在缺一名三年級數學老師,請周老師調開時間,去縣城學校幫帶幾節課。
周老師想著鄉村學校不忙,就答應每週去幫上幾節數學。這位同學說,按最高的課時費給你。
期末,周老師從縣城學校領到一筆錢。周老師大致算了自己上課的節數,和每節課的報酬價格,感覺不會一下子多出五六千塊錢。
周老師問同學,代課費是不是算多了。
校長同學言,這裡面有一部分錢,是教輔費。也就是學生買輔導書和試卷的提成。這時,周老師才想起,上課中間,校長同學指示過,讓學生平時作業和複習都是用一種品牌的輔導書還有一個女子名的品牌試卷。
當時,周老師還想,商家把工作做到校長了,真是用心。看來,校長同學沒有少得好處。不過,校長也不錯,好處不獨食,還能給老師們分一些?
周老師給愛人說起這事,愛人說,校長可能不敢獨食吧,畢竟數目太大了。
四、
2020年9月8日,河南省一縣縣教育體育局釋出一則情況說明。說明顯示,近期,網路媒體刊發“西峽縣城區學生家長到指定書店購買教輔”的影片及文字材料,在社會上產生一定負面影響。相關調查正在進行,我局將根據調查結果,依紀依規對相關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事過兩個月,11月12日,河南省教育廳釋出一則通報:經查,西峽縣城區一中、二中、一小、三小四所學校任課老師為增加學生作業量,曾在家長和學生間暗示到指定書店購買某三個品種的教輔材料,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壞影響。
通告說,對南陽市西峽縣城區中心校負責人呂某某給予誡勉談話, 副校長王某某寫出深刻檢查。城區上四所學校校長李某某、薄某某、田某某、齊某某給予黨內警告處分,四名副校長袁某某、徐某某、金某某、劉某某寫出深刻檢查。 涉事教師由所在學校依紀依規進行處理。
是什麼事件能在網路上引起轟動,並引發省級教育管理部門釋出管理通告,原來就是一起教輔事件:
現場影片顯示,購書隊伍約有百餘米長,為了“搶”上書,有的家長在書店還沒開門前就前來排隊,這樣的折磨令家長們怨聲載道。
一家長稱,從一年級到三年級,每年都要到書店排隊購買教輔書。她表示,雖然學校沒有強制指定書店,但是老師推薦的書其他書店就是沒有。
五、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讓學生成績好,家長、老師和學生的認識是一致的。
如何提高分數,合理的利用教輔資料是非常有效的途徑。學生需要教輔,可是,教輔又被推向市場。
因而,這種指定教材在指定書店購買的情況,本身並不罕見,恰是不少人的親身經歷。
如何破解這種難題,我們認為,一種方法是由教育主管部門像選購課本一樣,限定價格,統一的進行教輔的採購。另一種方法是學習校服的採購方法,由家長委員會出面選購,學校成立教輔挑選小組。
當然,市場監管方面,也應該對於書商一些不合理的經營行為進行治理。
一本教輔書,成了學生和家長心目中好壞老師的試金石。成了教師心目中校領導分量的定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