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家長和老師應該是相互配合,共同為了孩子成長進步而努力的,有些班主任還與家長建立了家長群,加強和家長的聯絡,對孩子的監督。

但是家長群裡慢慢“變了味”,老師和家長之間的關係也出現了問題。這都和一個爭論離不開,學生的作業到底是誰來批?

站在老師的角度來看,是為了監督孩子完成好作業,老師也認為家長同樣有責任輔導孩子。而從家長的角度來看,老師的本職工作就應該批改作業。

自己工作一天回到家還要輔導孩子,更何況受到文化水平限制,很多家長輔導孩子感覺力不從心。

針對這種矛盾,教育部也明確表態:如果教師佈置懲罰性作業,或者是出現讓家長完成作業、批改作業的情況,一經發現將會嚴肅處理,這是教育部明令禁止的。

目前,已經有很多省份要求規範作業,多省教育廳也嚴格執行這一政治舉措,規定教師們不能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為什麼現在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現象越來越多了?

首先,因為學生的課業變多而老師們又精力有限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家庭經濟條件變好,家長們肯定都希望孩子能夠更好,所以給孩子報各種學習班輔導班,這樣一來孩子們的作業肯定就變多了。

而孩子的作業變多,老師們的教學精力又很有限,所以無奈之下只能選擇讓家長們監督孩子完成作業情況。

其次,因為網路的發達

所以老師們就會把一部分看管孩子的任務派發給家長完成,然後再隨時溝通,這樣就更加方便了。

最後,家長們重視孩子的教育

有些時候就因為家長的太過重視,所以才會讓老師們把一部分重擔壓在家長身上。與其讓家長每天問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不如直接讓家長檢查更好。

這樣一來家長對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也能有最直觀瞭解,老師們也能減輕很大一部分工作壓力,何樂而不為。所以慢慢就演變成了現在這種情況。

那麼,為了提升孩子的作業質量和效率,家長和老師應該怎麼做?

(1)家長監督孩子完成作業

家長對於孩子的作業應該是起到監督的作用,督促孩子按時完成作業,不要拖延,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寫作業習慣。

而不是幫助孩子完成作業,更不能讓作業都由家長來批改,增加了家長負擔,不利於與老師相處。其實,家長能夠監督孩子完成好作業,也是對孩子的負責。

(2)家長不當孩子面抱怨老師

雖然有時候老師的一些做法也確實不太妥當,家長感覺有些不滿,但是家長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抱怨老師,埋怨老師留的作業多,這樣會更加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緒,不利於家長和老師開展工作。

另外,家長對批改作業雖然反感,但可以和老師溝通解決,沒必要把不良情緒帶給孩子,更沒必要發洩到孩子身上。

(3)和老師溝通解決

老師基本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而且大多數老師教育目的都是為了孩子好,而不是想要推卸屬於他們的責任和義務。

所以,出現問題後家長可以嘗試和老師溝通解決,一起商量出最適合孩子的解決方案,這樣既能解決問題,也能防止家長和老師的矛盾激化。

(4)老師也要做好本職工作

除了家長應該注意外,老師也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批改學生作業是教學工作的一部分,能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便於接下來開展教學工作,這是不可以推脫的責任。

經過老師批改指點後,同學們才能更快提高,提升孩子的作業質量和學習效率,這也是身為一名老師應該做的。

其實,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確實有些說不過去,讓家長以為老師是不負責的,必然會引起家長不滿,希望老師本著負責的態度,遵守規定。

但是家長也不能把孩子送到學校後就當“甩手掌櫃”,最好和老師配合,起到監督孩子的作用。

4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孩子厭學找不到原因?很可能是父母的“暴脾氣”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