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成績咋還是這樣?
補習班給都白上了呀?
能不能考上重點高中呀?
...
家長總是把問題刨出來,真正的找過問題出在哪裡嗎?
小學生在學校的生活
上週表哥結婚,七大姑八大姨呀都趕過來,之前見了就問我們幾個大一點的什麼時候談物件呀,什麼時候生娃娃呀,相信這場景大家每年過年都會在現。
我嫁得遠些,好幾年沒回家,因此好多年沒見過這種場景。
這一回他們所有關注點都在我小姨家的女兒身上,也就是我的小表妹,她今年13歲初二,學習還是可以。所有的問題都拋過來,作業寫完沒有呀?班級第幾名呀?哪一課學的最好呀?有上補習班沒?....和當年我上學那時候的情形一模一樣。我完全能體會到她的感受。
我看了一眼目光呆滯的表妹,問她,"你穿這麼少冷不冷",她笑了笑說“不冷,這邊比家裡那邊暖和點。"
然而這些問題卻在家長心裡埋下了焦慮的種子!
吃完飯,我和小姨聊了,她跟我是一頓抱怨:
"哎,愁死了!
讓寫作業,喜歡打望;
英語和語文還好些,數學每次剛及格;
這都初二了,初三更緊,不知道能不能考上一中;
他那個同學進步很快,她就是笨的很;
補習班花了那麼多錢,她又不知道心疼;
心都操碎了,她又不上進,哎!"
我就默默的聽著,偶爾安慰幾句。
表哥婚禮結束後,我留了表妹在這邊玩幾天然後再回去,再三勸說下,小姨答應了。於是表妹開心的拉著我的胳膊說,"姐姐,我終於可以逃離媽媽幾天了。"
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內心的情緒非常複雜。
媽媽又不是女巫為什麼要逃離?
那天晚上,表妹和我睡一張床,我終於瞭解到一個初中生的心理壓力。
接下來
都是她跟我說的
"姐姐,你是不知道我媽媽有多可怕!
我這幾年,每天都很累
我每天除了上學校的課,每週一三五放學去上英語輔導班,週二週四晚上上數學輔導班。
周內每天晚上回家都10點多了,急忙吃點飯就要寫作業,睡覺的時候也就11點以後了。
週末兩天上四個輔導班,上午下午各一個,數學英語,數學畫畫,四個。晚上回來寫作業。
我閉上眼睛,都是作業都是上課。太累了!"
太累了!
竟然從一個初中生嘴裡說出來,從她的描述中,我覺得真的是累!
接下來是我問她答
“你跟媽媽說過累嗎?"
“沒有,我怕她難過,她會覺得她精力白花了,有時候會看到她急的流淚。"
“輔導班對你的作用大不?"
“我週末很累,輔導班有時候就睡著了,沒聽個啥,上午上完又趕緊去下午上課那裡,一天就是忙了"
“一天講的東西記得住嗎"
“記不住,上太多了,沒有消化的時間"
“你知道自己需要補的課或者學習內容是哪些嗎"
“我數學的應用題總是出錯,但是有時候是算錯了,有時候是理解錯了,下來看了就會了。但是報班講的都是我會的,我不喜歡聽"
“那你跟你媽媽說說嘛"
“我不想跟他說了,之前說過,她讓我聽老師的"
“那你這樣沒有針對性的學習,成績還是上不去呀"
“我不管了,人家別的同學成績進步了家長都鼓勵一下,我媽媽就只會說怎麼才考了這麼點,我覺得沒意思。"
“我覺得你真的得跟你媽媽好好溝通一下,讓她知道你的想法"
“不想說,說了沒用,她給我報各種班,除了吃飯就是讓我學習,我連喘氣的機會都沒有。每次跟她說,她就覺得我不想學習找理由的。後來我就不說了"
“那我找機會跟她說?"
“你別跟她說,不然她回去要罵我的"
我心裡一陣心酸...
一個初中生
承受了這個年紀本不該承受的
她很懂事
但是她不能做主!
現在的孩子心裡都是一個小大人,什麼都懂,就看他願不願意跟大人講。
不要把孩子當做孩子,如果你把他孩子,他永遠不會跟你談心。
放下家長身份,以朋友的身份相處,不僅可以瞭解孩子內心深處的想法,還可以加深親子關係!
不管家長怎麼做最終目標是提高孩子學習成績,那麼為什麼不倒過來試試呢?
為了提高成績而去有目的性的做一些分析,親耳傾聽孩子的需求,然後再因材施教,不至於精力財力都浪費,最終效果還不好!
如果,現在已經出現這樣的問題,家長又該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