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位名為維羅妮卡的西班牙小學生物老師爆火。
國內有專家批評說她太大膽,穿著尺度太大,沒有老師的樣子,怎麼給學生上課。
可我覺得這才是老師應該有的樣子。
事情是這樣,維羅妮卡老師在準備為學生講“人體結構”這一課時,總覺得課件不夠生動,害怕學生聽不懂。所以她直接穿了一件“人體器官服”來到了課堂。
這節課剛開始,一些學生還有些害羞不敢直視老師,但是經過維羅妮卡老師的一番引導與講解,收穫到了意想不到的課堂效果。學生們熱烈的討論著,老師每教一個部位,學生們便可以在老師的衣服上找到對應的位置看到每一個生動的器官形象。
這樣的教學,相信沒有孩子不喜歡吧?
其實維羅妮卡老師已經不是第一次運用這種新穎教學方式了,維羅妮卡老師教學15年,一直推崇創新教學。有曾經聽過她課的學生回憶:維羅妮卡老師的課總是讓人出其不意,她會把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帶進課堂,為了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她還裝扮過加勒比海盜,萬聖節時,還穿著“鬼服”來上課,這樣的課,總會受到學生們的喜愛。
維羅妮卡老師說:“教學工作是需要不斷創新的,我們的教學工具變得更加先進,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多彩,那我們的課程不能一成不變,相比於死板的文字教學,透過視覺接收資訊更直接,學生們也更容易吸收。以後我還會不斷更新教學方式,讓課堂內容更加生動有趣。”
看到這裡老苗只想說一句:“果然優秀的老師都是別人家的啊!”
回想我上學時第一次上人體器官課,那種氣氛尷尬到現在想起來依舊讓人抓耳撓腮。
為了避免尷尬,各位生物老師也都想盡辦法,有的班級直接跳過,將本節課變成課下自學;有的班級老師則是“硬著頭皮”點到為止;有的老師為了避免男女一起上課的奇怪氛圍,乾脆將男女生分開教授。各種辦法應有盡有,但是課程效果可想而知,我弱弱問一句各位家長,肝臟在什麼位置?有多少家長能夠準確的回答呢?
可見逃避是沒有用的,這樣的教學方法只會讓學生更加好奇。如果經過不良誘導,很可能導致學生走向歧途。
好的教學方法是什麼樣的呢?1、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從教學的目的出發,老師的教學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知識,從而融會貫通學以致用。所以能夠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上,最大程度接手資訊最重要。
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透過新穎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的方法都有助於學生準確的獲取知識。
尤其對於小學生,照本宣科遠不及生動形象的實物,因此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教育中尤其重要。
2、鼓勵式教學
鼓勵式教育最早出現在美國,他們提倡用積極的方式與學生溝通,營造輕鬆的學習氛圍。
前階段一個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可謂火到爆炸,而鼓勵在他們身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演員出生的王麗坤,唱歌本來就不是長項,和伊能靜一組練習時,總能聽到伊能靜說“你唱歌聽不到聲音”“你別再唱歌了”等等話語,而此時,王麗坤也越來越不自信。但是當她和李斯丹妮一組時,李斯丹妮的鼓勵式教學又讓他找回了自信。“你太棒了”,“你完全有突破”,“厲害”,這樣的稱讚,讓王麗坤臉上由重拾了笑容。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小孩子呢。
對於小學生,一味的嚴厲和批評不僅會打消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很可能還會導致他產生厭惡的情緒,以致影響一生。
但是鼓勵也要有客觀依據,就事論事,不能盲目誇獎,否則孩子容易認識不到自身問題,同樣影響發展。
老苗結語:
真正好的教學方法並不拘泥於傳統教學,老師也不再固定為傳統的形象,只要孩子能掌握知識,get基本技能,在不傷害孩子的情況下,用什麼樣的方法其實沒有那麼重要。
今日話題:你們認為老師需要也穿“校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