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家長最關心的話題,從小到大,家長總會拿孩子的成績去作比較“成績”就變成了衡量一個孩子好壞的標準,回到家中拿到100分就會受到表揚。

成績好就會被貼上“別人家孩子”的“三好”標籤;成績差就會被冠上“不學無術”的大帽子,沒有人會去關心和理解孩子“喜不喜歡”、“想不想要”的問題,父母看的彷彿一直都是結果和這些虛無的分數。

有專家研究表明:學習並不是適用於所有的孩子的,孩子到底是不是學習的料,從上幼兒園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來。

俗話說:三歲看到老,父母既是孩子啟蒙老師,亦是孩子最關鍵的老師。

如何讓孩子在家庭這個教室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培養一個良好的,對孩子生命成長至關重要,每個家長都尤為清楚。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少走彎路,於是乎總希望自己的經驗值可以為孩子加分,希望孩子可以贏在起跑線上。

而我認為閱讀習慣的養成將對孩子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

這個觀點首先對我觸動極深,由於傳統教育理念以應試為主,不懂得閱讀的重要性,沒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至於吸收的知識廣度跟深度都非常有限。

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那麼,家長該怎麼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呢?

一,培養孩子學會從“聽”開始

也許有些家長會認為,嬰幼兒時期的孩子理解能力差,為他們讀書太費時,又沒實效。

其實不然,當我們為孩子們讀書時,也許現在他們未必聽得懂,但是他們的語言和理解能力卻在悄悄地發生變化。

就像你在為一株小樹苗澆水,它不會馬上長出葉子,但是它的根在靜靜地吸收,生長。

二,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買孩子感興趣的書

作為家長,首先要吸引孩子讀書。

既然孩子看不進枯燥的或相對他來說較為深奧的書,那麼就去買孩子感興趣的書,首先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提高他的閱讀速度,鍛鍊他讀書的耐心。

我的兒子我發現他十分愛看《西遊記》系列中的《三打白骨精》,坐在板凳上半天時間一動也不動很吸引他的注意力,並且裡面也有些動腦筋的環節。

吸引孩子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讓他被故事情節吸引從而愛看書,愛動腦。

當然,看這些書不是最終目的,這些書是初步用來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最終的目的是讓他們看各種書籍。

三、培養孩子的學習態度,讓孩子能靜心讀書。

我的孩子剛開始閱讀書籍的時候,常常靜不下心來,總會分心去幹別的事,為了引他進入故事情節,我陪著他一起閱讀,直至閱讀到最後一頁。

現在,他總是積極的讓我給她買新的書籍。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讀書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非常重要,它不僅使人知識廣博、學富五車,更重要的是它能陶冶人的品德,使人的精神內涵更加豐富。

而從小培養孩子讀書閱讀的習慣尤為重要。只有孩子自己能夠去讀書獲取知識,才能夠使他的知識永不枯竭。

心裡話:

總之,好的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養成是天長日久、不斷重複的結果。貴在持之以恆。聽故事是每個孩子的天性,講故事是每個家長的天職。我相信總有那麼一天,孩子會捧起以前由家長捧著的書自己看,也不用大人在一邊陪伴了。

13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國防七子和5所名校,為何上了美國實體清單?有什麼特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