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其他老師聊天的時候,談的最多的就是學生的成績:xxx同學作業這次考試成績全班最後一名,他又拉了全班的後腿;xxx同學上課的時候接受能力很差,作業的錯誤率也高得嚇人……
學生成績差,算不算一無是處?按照我多年來的從教經驗,我發現一些全班成績倒數幾名的學生,他們後來的文憑都不高,但他們走出社會之後不一定是混得比較差的一類人,其中的一些人甚至在財富方面遠遠超過當年的授業恩師。
而另一種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後來成為大學生,在他們大學畢業之後也不一定會混得多麼好,有的甚至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為找工作而煩惱,甚至一輩子都過得窮困潦倒也並非多麼不正常的事情。從財富這個節骨眼上看,學生的學業成績並非和成績的好壞成正比。
或許有人會說,一個人這輩子有多成功,請別以財富論英雄。這樣的話當然有道理,有些賺到大額財富的人,後來因為走錯路而變回原來的一窮二白、一無所有的事情也並非沒有,但我覺得我們老師同樣也不要以學生的成績好壞來論成敗。
學生成績好,我們自然為他們感到驕傲,但學生成績差——如果對方已經很努力了,但成績還是一塌糊塗,我們要學會諒解,要學會釋懷:這個社會上的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能出能人巧匠,幹每一行的人都可以成為有出息的人。
從教18年,我沒有瞧不起任何一個尊重老師的學困生,這些學生雖然成績差,但他們懂得感恩,懂得用自己淳樸的方式來努力,雖然他們的努力成果微乎其微,但我同樣很欣賞他們。可能,他們並不是讀書的料,但我相信他們依然可以成為這個社會的棟樑之才。
老天在為你關閉一扇門的時候,可能會為你悄悄開啟一扇窗。唐代詩人張繼參加科舉考試落榜了,卻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楓橋夜泊》。因為《楓橋夜泊》這首詩,張繼的名字如同烙印一般印在我們的心間。而歷朝歷代的狀元雖然在當年紅極一時,可是真正能讓我們記住的科舉狀元其實並不多。
寫下這篇文章,並不是說讀書無用,讀書也有很大的作用,那些真正的超級富豪,確實是出自名校,目不識丁之人想要成為超級富豪難如登天。我只是想告訴老師和家長朋友們:當孩子成績實在不行的時候,也要學會寬恕他們,不要把成績當作衡量他們的唯一標準。
一個孩子,只要思想健康,心態健康,智商正常,就算成績差,將來他們也有機會出人頭地,這句話你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