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辭職了,經過的掙扎和思想鬥爭,她以近乎最委屈的方式離開了奉獻了6年的校園和陪伴了3年的孩子們。
王老師是一所私立學校小學三年級的班主任,同時她還是一位準二胎媽媽。
6年前這所學校剛建成,王老師作為第一批進駐的老師,對工作兢兢業業,對孩子呵護有加。
3年前,她作為一年級新生的班主任開始教現在的班級,三年裡和孩子們建立的深厚的感情,也和家長建立了良好的友誼。
小學階段的孩子好動、調皮,所以王老師也會對孩子們有一些嚴厲的瞬間和小小的懲罰。
正所謂什麼樣的家長教育什麼樣的孩子,大部分家長都會王老師偶爾的嚴厲表示認可和贊同,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教育孩子需要。
而有的家長卻容不得老師對自己的孩子有丁點的批評,其中一位小劉同學是班裡的刺頭,經常欺負其他同學,每次受到老師的說教都要回家告訴家長,這也一次次的引起了劉家長對老師的不滿。
這一次,王老師的一次“失手”終於讓劉家長抓住了報仇的機會。
半個多月前,小劉同學又在班裡欺負別的學生,王老師對其進行說教,小劉同學還滿口不服的振振有詞。
於是王老師便推了他兩下讓他去旁邊罰站,而正是這幾下“推搡”給王老師引來了禍端。
小劉同學回家後告訴家長今天被老師打了。第二天,劉家長找到學校,以自己的孩子被打為為由要求檢視錄影。
錄影中王老師確實“動手”了,劉家長不管前因後果,僅僅以此為藉口要求學校將王老師調離此班。否則將以“老師毆打學生”之名告發至教育主管部門和新聞媒體。
此時正值年末,教育局的各種先進評比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如果此事被家長鬧到教育局或曝光給媒體造成較大的社會影響,先不說學校的聲譽和招生受到影響,眼前各校都集中突擊的各項“優秀”、“先進”獎也將功虧一簣。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王老師再過幾個月將要再次當媽媽,即將休產假。私立學校和私營企業性質差不多,對於這種短期內無法再做貢獻的員工都是不太待見。
所以,校長經過多方“綜合”考慮,答應了劉家長提出的要求。
起初,校方和王老師談話,以安撫家長和保重王老師的身體為由讓她先回家“休養”一週。
因為本身王老師再有2個月就要休產假,現在的班級也會有別的老師接替,這樣就將交接工作提前進行,王老師“休養”一週結束後另行安排工作。
也有個別家長小肚雞腸到連一句感謝的話都不願意說,只是一味的對新老師跪舔......
王老師“休養”的時間到了,新的一週回到了學校,她怎麼也想不到等待她的是一個無奈的結局。
校長把她請到辦公室,煞費苦心的為她著想,苦口婆心的勸她走一條明路。
總體意思就是王老師這次“毆打”學生的行為是一次重大錯誤,按照學校的程式是直接開除,但是為了不影響你的將來,你自己提出辭職會更好一些。
一個從建校初期就陪伴學校一路走來的老師,一位再有兩個月就要待產的準媽媽,就這樣被她的工作單位逼著離職。
不知道在接下來的兩天裡王老師進行了怎樣的思想鬥爭,也不知道她是否想過各種選擇將會產生的後果,最終她選擇了妥協。
家長勝利了,學校也勝利了。
老師教書育人,自古就是積功養德的職業,發展到今天竟然在學校和家長面前成了不能再“弱”的群體,何其悲哀。
今天王老師“敗”了,明天必定還會有更多的孫老師、李老師、張老師會失敗......
不過,事已至此,除了無奈,更多的是對未來的不可預知。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希望王老師能拋卻煩惱,盡情享受當媽媽的喜悅。也祝願好的老師會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和歸宿。
見慣了醫鬧,這一次又長見識認識了校鬧,接下來還會有什麼鬧呢?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