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臨近尾聲,除了商人、旅遊業的員工,受影響最大的可能就是學生了,在本國的學生全部在家待著上課,而出國留學的學生都要坐飛機“逃回家”後,同樣在家待著上課。
那麼年底了,總覺得應該有個年度總結,於是QS帶著最新的調研報告來了。
前幾日,QS時隔3個月再次釋出了最新的國際學生調研報告,分別從以下6個問題來研究分析:
2020年的教育經歷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020年人們對線上學習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轉變?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潛在的國際學生如何改變他們的計劃?2020年,國際學生希望從院校獲得哪些交流?對於未來的國際學生,招生過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學生對未來的感覺如何?QS透過這幾個方面來分析研究,希望為其餘準留學生提供一定的借鑑意義,同時也希望在現在這個關鍵和複雜的時期,為全球高等教育部門提供見解和支援。
QS表示,這次的調研資料來自於中國、英國、美國、印度等世界各國的887名準留學生。由於資料樣本還偏小,因此還在繼續完善。
教育經歷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從QS的調研資料中可以看出,全球超過7成都為線上課程,這也是今年教育行業最大的一個變化。在疫情需要保持安全距離的情況下,線下面對面上課僅為15%。
而從9-11月的資料來看,11月份全部線上課程的比例從前兩個月的50%與51%上升至55%,這表明大學目前正朝著完全線上學習的方向發展。
QS也詢問了受訪學生“當到達留學目的地國家時,有被要求做什麼”,其中可以看到“開始線上課程直到線下安全”、“避免使用公共交通”、“接受常規新冠檢測”這三項是逐月提升的。
這表明學校隨著抵達學校的學生人數增加,也越發重視學生的安全問題。
人們對線上學習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轉變?隨著越來越多的院校在危機期間轉向線上學習以降低風險,學生和員工都在不斷調整自己以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方式。
準留學生們現在也必須考慮這種新的教育形式,並決定是否繼續他們的留學之旅。
在QS調研的學生中可以看到,60%的受訪學生表示,對於被迫調整為線上學習,有一定的興趣,畢竟這是當下唯一的繼續學習的途徑。
為了瞭解“線上學習是否會成為學生留學的障礙”這一問題,受訪學生中有3成表示“無法接受”,4成學生表示“可以接受”,結果與在讀學生的反饋基本一致。
潛在的國際學生如何改變他們的計劃?新冠病毒對高校招生、學生入學都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學生不得不重新規劃自己的留學進度。
在美國,一項針對700所美國高校的調查顯示,新冠病毒對國際入學人數產生了深遠影響,“2020年秋季的國際學生入學人數比2019年秋季減少了16%,而這一下降的原因是入學率下降了43%。”
從上面這個圖的資料可以看出,在今年2月還有超過3成的學生表示繼續留學、1成的學生將取消留學以及不到4成的學生決定明年在考慮留學。
而隨著疫情的發展以及全世界趨於穩定,僅5%左右的人表示不再留學、打算即將去留學的人數比例從最低的8%上漲至15%,而55%的人決定明年再考慮,就近幾個月的資料來看,已經趨於穩定。
而對於決定延遲留學的人群,從下表中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推移,選擇2021年入學的學生比例逐漸上升,到11月有接近7成(67%)的學生認為,2021年是他們的理想入學時間。
國際學生希望從院校獲得哪些交流?QS調研發現,在這個特殊時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更為重要,積極主動和定期的溝通,院校可以減輕學生的擔憂。
從上圖資料可以看到,7月至11月這5個月中,學生對於學費與獎學金最為關心,高達70%,且持續提升,因為學生都希望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學費等能打折。
對於國際生的招生方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課都在線上了,那麼入學申請的面試也緊跟步伐,從線下走到了線上。在QS對高等教育專業人士的調查中,50%的受訪者認為冠狀病毒將對他們在學校收到的學生申請數量產生不利影響。
但無奈這也是現在唯一的途徑,調研顯示已經參加過線上面試的準留學生人數全年顯著上升,從7月份的14%上升到11月份的20%。
學生對未來的感覺如何?對於未來的期望,QS整理出5條足以讓學生願意出國留學的理由,分別是:
留學國只有少數或無確診案例接種新冠疫苗後大學開放線下授課目的地不再有社交距離的限制可以正常合理的出國求學而其中第三條“大學開放線下授課”是學生考慮是否願意出國留學的最大因素,近一半(45%)的潛在國際學生表示,只有在校園開放和恢復面授課後,才能安心出國留學。
雖然,疫情仍在影響大部分學生的留學規劃,但好在疫苗已經研製完成,也有如俄羅斯、新加坡、加拿大等國,開始全民接種。相信學習與生活恢復正常的日子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