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教育盛典演講中,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儲殷大聲喊:“沒有人告訴你,教育是來社會分層的。”。那麼,窮人的孩子有沒有跨越階層,成為社會精英的機會?我這裡先不說結論,講幾個身邊的真例項子。
01
親戚兩口子是農民,表妹兄有點木匠手藝,經常能來點小錢,表妹只能在地裡忙活。
他們有一男孩上了高中,可不怎麼愛學習,高考不到3百分,報了一個街頭大學,校址在西安。
不過上去不到半年,聽說是鑽入傳銷組織,他舅和他爸去西安,配合公安部門,將他救了回來。
翻過年,春季徵兵,因為高中畢業,身高也達標,順利進入部隊。
三年後,復員回家。正趕上村裡幹部老化換人之際,由於有當兵的經歷,便順利當選為文書。
這孩子已結婚了,他最好的出路是將來有機會參與公務員考試,進入國家公務員隊伍,但對他只有高中學歷的人來說,太難了。所以,他的未來,最大的可能是當村文書,再好點,成為支書。
02
我孃家鄰居大哥幾代都是農民,大哥姊妹幾個,只有他一個男丁。不過,他高個子,身材魁梧,後來娶的嫂子也高挑個子。二人都是莊稼行裡的把式。
他們有三個兒子,讀書不好不壞,但隨父母身高出眾,能言善辯。
老大高中畢業當兵十多年,在部隊混得很好,部隊領導很器重,後來,還娶了首長的女兒。復員後到市裡某單位供職。
二兒子也考上大學後,又參軍鍛鍊了一回,大學畢業,參與公務員考試,順利進入市政府。前兩年,成了市長秘書。現在,每次回家,縣鄉兩級領導也要來拜訪。
老三大學畢業後,現在省城工作。
老哥老嫂子也七十來歲的人了,兒子攢勁,自己說話硬氣。現如今,給兒子帶小孩,整無樂呵呵的。
03
三叔也是復轉軍人,安置到供銷系統。一兒一女。孩子不愛讀書,都讀了個初中,就開始在家裡幹活,外面打工。
如今,三叔老了。女兒嫁到外縣,也指不上。兒子在建築工地幹吊車。但人很孝順,他媳婦兒也能幹,這日子也過得還行。
不過,他吸取了教訓,對自己孩子的學習抓得很緊。
04
另外一家鄰居姐姐,招了一上門女婿。能歌善舞,琴棋書畫,樣樣拿得起,放得下,是遠近聞名的才子。後來,鄉上招他當了老師。年輕時,一家人日子過得不錯。生有兩兒一女三個。孩子們都很聰明。
大兒子讀書到初中,就不再讀了,開始做生意。那些年,我們這裡開飯館很掙錢,他就開了幾年。後來,不開了,不知道胡搞什麼,總之,錢沒掙著,還把個媳婦踢了。
二兒子說是讀了大學,在北京哪個出版社工作。估計,大學也沒讀成,多年不回家,也不知道混的咋樣。估計也不行,快五十歲了,也還沒娶上媳婦,成個家。把老姐姐操得不行。
05
同事家有兩個孩子,讀書很努力,學習很出色,高考都考上了很有名的大學,女兒讀的是上海財經大學,畢業後入職華為財會部,年薪七八十萬;兒子讀的是同濟大學,現在在試用階段,年薪已經拿到十五萬。兩個孩子算是成功地進入精英階層。
孩子們雖然在杭州、蘇州等房價高得嚇人的城市,但父母基本上不操心。孩子們表示,自己都會搞定。每年過年回家,孩子出手大方,紅包、禮物都沉甸甸的。有一年,親戚人手一部華為新款手機,真是讓人豔羨。。
從以上的例子可以大致得出結論,普通平民子弟要改變自身命運,最可靠的途徑,仍是讀書、考學。
高考制度、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考試,都離不開一個“考”字。既然有“考”就有競爭,所以,要學得好才行。學得好不得花時間,下苦功嗎?因此,那些減負的說話,精英們說可以,我們平民子弟就不要去湊熱鬧了,還是好好學習,能多學絕不少學,這樣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家庭的命運。